李晨;郎森阳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共情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对我院1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精神科护士的共情能力评分为(105.57±11.87)分,处于中高水平;②学历高的护士共情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学历低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职称高的护士共情能力评分反而降低,呈现出负相关(F=6.23,P<0.05);④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与共情能力呈负相关(P<0.005);⑤护士的工龄及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均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共情能力相对较好,共情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付欣;任海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名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非心理护理干预组,治疗6周,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和单独使用药物治疗,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项(TAS-2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进行评定.所有数据输入SPSS17.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间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6周心理护理干预组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非心理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86,-3.501,-9.487,-13.152;P<0.01).治疗后第6周,心理护理干预组TAS-2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67,8.209,16.351,29.000;P<0.01),非心理护理干预组TAS-2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两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6周心理护理干预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非心理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8,P<0.05).治疗后第6周,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87,14.300;P<0.01);③治疗前两组间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6周心理护理干预组CGI-SI评分显著低于非心理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8,P<0.05).治疗后第6周,两组CGI-S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3,11.696;P<0.01).结论 产后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和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毛庆娟;高飞;张高峰;张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住院早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00例抑郁症患者入院后2周内睡眠状况进行观察,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HAMD和TESS评分与患者PSQI评分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PSQI评分阳性率62%;多元回归分析,HAMD、TESS评分和性别3个因素进入PSQI逐步回归方程:y=5.205+0.385x1-1.395x2+0.182x3(F=40.940,P=0.000),能预测PSQI评分总变异的74.8%.结论 抑郁症患者住院早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抑郁情绪和药物不良反应对睡眠有较大影响,此外,男性患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且程度更重.临床护理中,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促进患者病情缓解.
作者:曾德志;顾桂英;樊学文;饶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离异家庭大学生自我和谐情况,从而为离异家庭大学生自我和谐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选取泰山学院38名离异家庭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172名完整家庭大学生为参照系.结果 与常模差异性检验,离异家庭大学生的“自我的灵活性”与“自我的刻板性”存在显著的差异(t=4.88,5.02;P<0.0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离异家庭大学生在“自我和谐”总分及3个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离异家庭大学生的“自我的刻板性”和“自我的灵活性”与非离异家庭大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t=5.23,-4.56;P<0.01).结论 离异家庭大学生自我和谐度低于正常家庭大学生,尤其在“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上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心理适应性量表和应对效能量表对2632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心理适应性呈显著性正相关(r=0.358,0.263;P<0.01),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心理适应性呈显著性负相关(r=-0.164,-0.157,-0.196,-0.233,-0.156,-0.181,-0.195;P<0.01);②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有直接正效应(t=19.642,14.011;P<0.001),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性有直接负效应(t=-8.451,-8.112,-9.974,-12.005,-8.012,-9.310,-10.112;P<0.001);③应对效能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适应性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通过应对效能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有间接正效应,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通过应对效能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有问接负效应.结论 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仅可以直接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造成影响,还通过影响应对效能间接影响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
作者:缪子梅;闫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幸福感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22,P<0.01);幸福感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38,P<0.01);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显著正相关(r=0.41,P<0.01);②幸福感指数、社会支持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2,-0.34;P<0.01),交互作用也显著(β=-0.09,P<0.01);③引入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其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36,P<0.01).结论 大学生自杀风险与社会支持及幸福感密切相关;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及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赵久波;姜美俊;赵静波;肖蓉;杨雪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拟行CT冠脉成像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评估该检查对病患的情绪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CT冠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组,选取普通内科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组做测试和评估.结果 ①拟行CT冠脉造影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均高于中国常模,有统计学意义(t=10.94,10.17,P<0.01);②在精神情感症状条目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78,P<0.05);③在躯体性障碍症状条目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47,P<0.01),有显著性差异;④在精神运动症状条目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拟行CT冠脉造影的患者存在以焦虑、抑郁为主的心理症侯群,且在精神情感、躯体感觉症状方面症状明显,而精神运动方面的症状表现不明显.
作者:张萍;闫航舸;寇小娜;沈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我国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健康状况不佳,通过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因素,探索和寻找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办法,为提升医疗质量、推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作者:马国平;张永;何明武;刘菊英;高萍;杨京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流动与非流动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自立人格、心理韧性、正性-负性情绪进行比较,为推动流动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立人格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深圳某中学658名初中1~3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筛选出的392名流动初中生为研究组,其他学生为对照组.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流动与非流动初中生在自立人格各因子及正性-负性情绪上无显著差异;②流动初中生在心理韧性的积极认知上得分显著高于非流动初中生(F=4.078,P<0.05),其它因子无显著差异.结论 流动对流动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可通过教育发挥流动的积极意义.
作者:彭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结合农民的生活特点,编制农民幸福源量表,为研究农民的幸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初步编制了40个题目.其次,选取353名农民进行施测,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项目筛选和提取因素.再次,选取413名农民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通过项目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农民幸福源量表由23个题目组成和4个因素构成,即收入保障、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健康状况,4个因素的累积解释方差率为55.12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f果表明该量表的结构模型拟合较好;信效度检验表明该量表的α系数、分半信度分别为0.891、0.834.结论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以作为今后农民幸福研究的工具.
作者:程利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中山市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影响因素,为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中山市两所大学176名单亲大学生及181名完整家庭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 ①单亲家庭大学生多采用中间型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投射、幻想、回避、退缩、理想化、否认(t=5.77,2.09,3.89,4.49,4.44,2.40;P<0.05);②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更倾向于运用投射、理想化、退缩、回避、潜意识显现等防御机制(t=3.38,2.96,2.33,3.51,2.12;P<0.05),男性倾向于运用否认、被动攻击等防御机制(t=-2.14,-2.54;P<0.05).结论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不成熟,需针对不同性别的单亲大学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冰容;徐秀梅;陈怡华;孙祥义;付林;孙录;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契约量表、组织承诺量表和工作满意感量表,对420名知识型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感的相关系数r=0.456(P<0.01),心理契约与组织承诺的相关系数r=0.599(P<0.01),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的相关系数r=0.489(P<0.01),表明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发现,在加入了组织承诺这一变量后,心理契约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由0.58调整为0.28,组织承诺在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 心理契约通过组织承诺对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
作者:王玉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军校学员的心理弹性水平与对军校生活的适应状况.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某军校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共409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军校不同性别、年级、是否学员干部的军校学员的心理弹性无显著差异.不同适应程度学员的心理弹性相关显著(F=13.480,P<0.01).结论 军校学员的心理弹性越好,学员对军校生活的适应程度越高.
作者:石磊;陈珑;毕竟优;李敏;钱嘉骏;黄振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军校学员的学习风格.方法 通过Myers-Briggs心理量表和感官偏爱测试表,调查某军校2010-2012年选修《时间管理与学习技巧》课程的所有学员的个性类型和感官偏爱等.结果 军校学员的个性类型以内向为主,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x2=7.320,P=0.026);2010年学员的感官偏爱主要是运动知觉,其次是听觉、阅读/写作、视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2.400,P=0.006).结论 军校学员的个性类型以ISFJ(内向-直觉-情感-判断)为主,感官偏爱以运动知觉为主.掌握学员的学习风格,是科学有效的进行教学和学习的基础.
作者:鲁娟;李建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加用小剂量的帕罗西汀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1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干预组给予利培酮加用帕罗西汀;对照组单用利陪酮.临床疗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在加药后12周时,干预组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t=-5.801,P<0.001).阳性量表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PSP评分中,干预组的评分大于对照组评分(t=7.08,P<0.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利培酮合用帕罗西汀可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表达,减轻病耻感、焦虑情绪、增加生活动力,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育军;李玲;韩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本市3家医院300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①年龄30~39岁的医护人员情感耗竭较高,40~49岁的医护人员有较高的成就感(F=4.39,4.17;P<0.05);②工龄10~19年的医护人员情感耗竭较高,20~29年的医护人员有较高的成就感(F=4.18,4.21;P<0.05);③妇产科医护人员情感耗竭较高,精神科医护人员的人格解体较高(F=5.02,5.40;P<0.05);④医护人员的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t=0.94,0.96;P<0.01).结论 医护人员面对工作的压力,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谢家玲;尹学琼;李蓉;陈科;刘红;刘世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应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中文版第三次修订版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中医院校3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①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均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②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可以显著预测积极应对得分(t=3.947,P=0.000;t=2.595,P=0.010),而家庭亲密度可以显著预测消极应对得分(t=-3.039,P=0.003).结论 中医院校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越高,就越能以更积极、稳定且成熟的方式应对各类问题和事件,进而形成独立自主、适应性强的性格特点.
作者:王瑞姗;杨振宁;田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效果.方法 9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6人,对照组48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情况.然后,干预组实施为期18个月的综合性社区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随访.干预结束后,通过终期调查,了解干预前后干预组、对照组社会支持状况的变化,对干预效果做出评价.结果 基线调查时,干预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得分为23.65分、12.43分、6.24分、4.98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25.25分、11.52分、7.48分、6.38分,对照组的社会支持状况好于干预组.终期调查时,干预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得分为27.00分、13.89分、7.02分、6.09分,均比基线调查时有明显提高(t=3.372,2.214,2.482,2.991;P<0.001);对照组平均得分为27.29分、12.56分、7.63分、7.10分,提高幅度均小于干预组(P<0.05).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效果显著,可促使干预对象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姜明霞;季一薇;周路佳;徐婉婉;戴丽琴;唐文忠;季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河南省600名农村小学教师采用组织承诺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小学教师的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4~0.51,P<0.01),不同的群体和组织承诺对工作满意度的回归极显著(F=14.58,P<0.001).结论 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现居住地直接影响其对组织的承诺以及工作满意感的获得.
作者:顾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探讨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集体施测于2187名医护专科新生.结果 ①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第一类学生筛选率为24.14%,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占1.87%;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女生高(t=-4.07,P<0.001);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②男女生在EPQ问卷的精神质P(t=9.05,3.92;P<0.001)、内-外倾E(t=-2.30,-5.18;P<0.001)、神经质N(t=11.29,5.19;P<0.001)3个分量表上分数与常模均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N分量表上的分数差异极其显著,女生的分数显著高于男生(t=-5.72,P<0.001);③UPI评定的三类学生在EPQ问卷的P(F=107.23,P<0.001)、E(F=164.28,P<0.001)、N(F=601.92,P<0.001)、L(F=129.56,P<0.001)分量表上的差异均极其显著.结论 个性对心理健康存在影响,性格越外向,情绪越稳定,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作者:聂仁秀;须建;陈艳丽;董鑫;晏琳春;王惠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