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玲;乔霞
目的 对流动与非流动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自立人格、心理韧性、正性-负性情绪进行比较,为推动流动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立人格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深圳某中学658名初中1~3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筛选出的392名流动初中生为研究组,其他学生为对照组.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流动与非流动初中生在自立人格各因子及正性-负性情绪上无显著差异;②流动初中生在心理韧性的积极认知上得分显著高于非流动初中生(F=4.078,P<0.05),其它因子无显著差异.结论 流动对流动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可通过教育发挥流动的积极意义.
作者:彭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自恋与归因方式、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14名大学生进行自恋人格问卷(NPI)、归因方式问卷(ASQ)、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 ①高、低自恋者在归因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5.12,P<0.001);②自恋与整体归因(r=0.199,P<0.01)、人际事件归因(r=0.215,P<0.01)、成就事件归因(r=0.138,P<0.01)以及归因的内外维度(r=0.185,P<0.01)、持续维度(r=0.151,P<0.01)、普遍维度(r=0.166,P<0.01)都显著性正相关;③高、低自恋者在心理异常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没有表现出差异性;④自恋总分与心理异常总体上无显著性相关,仅与人际敏感(r =-0.108,P<0.01)、恐怖(r=-0.119,P<0.05)两个因子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自恋者自我服务的归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心理健康;自恋的权欲、优越感、自我钦羡3个因子与心理健康相联系,代表自恋的适应方面;特权感因子则与病态心理相联系,是自恋的不适应方面.
作者:严顺琴;张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驻军中心医院住院医师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整群覆盖调查方式,以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被试群体进行调查,结果以成组t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PSQI:被试群体中44.50%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组7个因子及总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t=4.218~36.477,P<0.01);②EPQ:睡眠障碍组内外向(t=2.531,P<0.05)极显著低于非睡眠障碍组,而神经质分(t=3.213,P<0.01)极显著高于后者;③LES:睡眠障碍组在“家庭问题”(t=2.398,P<0.05)、“正性事件”(t=2.617,P<0.01)、“负性事件”(t=2.617,P<0.01)、“生活事件总和”(t=2.777,P<0.05)4项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睡眠障碍组;④应付方式问卷:睡眠障碍组在“解决问题”(t=3.293,P<0.01)、“求助”(t=3.105,P<0.01)2项得分显著低于非睡眠障碍组,而在“自责”(t=3.105,P<0.01)、“幻想”(t=3.216,P<0.01)、“回避”(t=3.163,P<0.01)、“合理化”(t=2.963,P<0.01)4项得分显著高于后者;⑤SSRS:睡眠障碍组在“客观支持”(t=5.544,P<0.01)、“主观支持”(t=3.265,P<0.01)、“支持利用度”(t=6.366,P<0.01)、“总分”(t=2.456,P<0.05)4项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睡眠障碍组;⑥PSQI的影响因素:所有入选因素中,以“神经质”对因变量的出现频率高,其次为“负性事件”、“客观支持”、“幻想”,而“解决问题”为唯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军队医院住院医师的睡眠障碍严重,且与情绪不稳定性、高生活事件数量、不成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程度缺乏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李晨;郎森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幸福感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22,P<0.01);幸福感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38,P<0.01);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显著正相关(r=0.41,P<0.01);②幸福感指数、社会支持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2,-0.34;P<0.01),交互作用也显著(β=-0.09,P<0.01);③引入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其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36,P<0.01).结论 大学生自杀风险与社会支持及幸福感密切相关;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及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赵久波;姜美俊;赵静波;肖蓉;杨雪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效果.方法 9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6人,对照组48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情况.然后,干预组实施为期18个月的综合性社区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随访.干预结束后,通过终期调查,了解干预前后干预组、对照组社会支持状况的变化,对干预效果做出评价.结果 基线调查时,干预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得分为23.65分、12.43分、6.24分、4.98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25.25分、11.52分、7.48分、6.38分,对照组的社会支持状况好于干预组.终期调查时,干预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得分为27.00分、13.89分、7.02分、6.09分,均比基线调查时有明显提高(t=3.372,2.214,2.482,2.991;P<0.001);对照组平均得分为27.29分、12.56分、7.63分、7.10分,提高幅度均小于干预组(P<0.05).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效果显著,可促使干预对象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姜明霞;季一薇;周路佳;徐婉婉;戴丽琴;唐文忠;季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军校学员的学习风格.方法 通过Myers-Briggs心理量表和感官偏爱测试表,调查某军校2010-2012年选修《时间管理与学习技巧》课程的所有学员的个性类型和感官偏爱等.结果 军校学员的个性类型以内向为主,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x2=7.320,P=0.026);2010年学员的感官偏爱主要是运动知觉,其次是听觉、阅读/写作、视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2.400,P=0.006).结论 军校学员的个性类型以ISFJ(内向-直觉-情感-判断)为主,感官偏爱以运动知觉为主.掌握学员的学习风格,是科学有效的进行教学和学习的基础.
作者:鲁娟;李建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FBG、2hPBG、HbA(1)c值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N)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N评分、FBG、2hPBG、HbA1c值明显低于治疗前(t=8.55,6.70,6.50.8.81;P<0.05);观察组患者HMAD评分、FBG、2hPBG、HbA1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10.11,9.44,7.52.10.3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1.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 %),(x2=9.78,P<0.05).结论 药物治疗糖尿病伴抑郁症的同时予以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胡春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应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中文版第三次修订版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中医院校3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①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均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②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可以显著预测积极应对得分(t=3.947,P=0.000;t=2.595,P=0.010),而家庭亲密度可以显著预测消极应对得分(t=-3.039,P=0.003).结论 中医院校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越高,就越能以更积极、稳定且成熟的方式应对各类问题和事件,进而形成独立自主、适应性强的性格特点.
作者:王瑞姗;杨振宁;田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士兵工作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以及自尊在士兵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从某军区某部队5个陆军单位抽取士兵507名,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工作倦怠问卷(MBI-GS)以及自尊量表(SES)进行测查.结果 21~25岁组士兵成就感低落得分低于≤20岁组(P<0.05)和≥26岁组(P<0.05);家庭贫困组士兵的情感衰竭和玩世不恭得分高于一般组(P均<0.01);初中组士兵的成就感低落得分低于高中/中专组(P=0.053)和大专以上组(P=0.004).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表明,应对方式(成熟型和非成熟型)对工作倦怠(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的回归效应显著(β=-0.24,-0.37,-0.44,0.38,0.49,0.32;P均<0.001);自尊在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0,-0.24,-0.29,0.29,0.40,0.17;P均<0.001).结论 士兵工作倦怠在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及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自尊在士兵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孙慧明;李少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意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意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出走意念产生原因及其与患者一般资料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出走意念发生率62.5%.无配偶、首发、首次住院患者出走意念发生率较高(x2=6.838,20.907,17.145;P<0.001);出走意念发生率与年龄、病程、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呈反向关联(x2=20.846、8.177、9.351,24.722;P<0.05);住院时间-出走意念发生率曲线呈倒“S”型(x2=15.166,P=0.004);出走意念产生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362,73.516,26.710,31.469,46.712;P<0.01).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意念发生率较高,住院初期以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影响较大,后期以正常心理需要为主.此外,年轻、无配偶、首发、首次住院、病程较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较差的患者更易产生出走意念.
作者:曾德志;顾桂英;樊学文;饶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信访干部工作满意度、幸福感、积极情绪、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之间关系.方法 方便选取陕西省部分城市信访干部191名,对其施测工作满意度、总体幸福感、情绪量表与SCL-90量表.结果 ①信访干部的工作满意度较高,幸福感较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体验较少,心理健康状况较好;②信访干部的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r=-0.668,P>0.01)、幸福感(r=-0.298,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769,P<0.01);工作满意度、消极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效应显著(t=-5.309,10.175,P=0.000);③工作满意度是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变量(β=0.50,P=0.000).结论 消极情绪和工作满意度是影响信访干部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娟;王振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北京市部队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探讨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士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量袁(MBI)对北京市部队医院的1266名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被调查的1266名护士MBI情感衰竭维度、去人格化维度、低成就感维度分值平均为(18.75±10.24)分、(4.83±5.27)分、(30.87±10.61)分;低于Maslach样本组(P<0.01);②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毕业院校、健康状况、年龄、生育状况(t=3.613,-3.220,-2.999,2.686,P<0.01),决定系数R2为0.075,可解释总变异量的7.5%.结论 部队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医院管理者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程度,以促进部队医院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苏迅;蒋萍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军区空军25个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官兵共598人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估,并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结果 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t=2.266,P<0.05)、焦虑(t=2.903,P<0.01)、敌对(t=2.876,P<0.01)、精神病性(t=3.891,P<0.001)和阳性数(t=6.011,P<0.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t=-2.170,P<0.05)、抑郁(t=-2.929,P<0.01)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余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官兵的消极应对方式和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官兵易存在躯体化、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问题,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胡乃鉴;王洪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心理健康的程度及其独特的人格特点.方法 选取64例IBS患者和64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研究IBS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正常人人格之间的差异.结果 IBS患者的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人(t=2.76~7.26,P<0.05).除恐怖因子外(F=3.18,P<0.05),不同年龄的IBS的SCL-90得分无明显差异.而女性的躯体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性(F=3.04,P<0.05).而人格测验结果显示IBS患者精神质P、神经质N和掩饰性L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t=4.45~7.12,P<0.01),内外向E得分显著低于正常人(t=3.51,P<0.01).结论 IBS患者的人格出现明显的异常,其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得分显著比正常人高,而且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偏低.
作者:陈丽娜;夏亮;哈琳琳;郭建英;张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食品安全的乐观偏差及其影响因素,丰富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方法 采用食品安全乐观偏差量表、自尊量表对4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聚焦自我时,被试对食品安全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均存在显著的乐观偏差(t=-2.62,10.96;P<0.01);聚焦他人时,被试对食品安全积极事件存在乐观偏差(t=2.87,P<0.01),对食品安全消极事件不存在乐观偏差;②聚焦自我时,高自尊组对食品安全积极事件的乐观偏差显著高于低自尊组(F=4.17,P<0.01);③聚焦自我时,被试对食品安全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乐观偏差均显著高于聚焦他人时(t=9.81,-2.99;P<0.01).结论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乐观偏差具有普遍性;自尊、聚焦自我对乐观偏差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沈潘艳;滕召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潜艇军人的述情障碍特点以及述情障碍程度与所用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20个条目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应付方式问卷(CSQ)、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对369名潜艇军人进行测评.据一般资料特征将被试分为义务兵、士官、军官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对不同组别的TAS得分进行比较;以TAS得分区分述情障碍高、中、低分组,对3组的CSQ各分量表得分进行比较;对369名潜艇军人的CSQ得分与TAS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义务兵、士官与军官组的TAS总分、F1、F3因子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18,11.19.3.42;P<0.05);独生子女组F3因子分高于非独生子女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2.67,P<0.01);述情障碍高、低、中分组的CSQ 6个分量表得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F=12.48,37.58,20.24,23.88,32.40,23.19;P<0.01),两两比较中,高分组在不成熟型或混合型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避让和合理化因子得分上高于中、低分组(P<0.01);在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分量表得分上低于中、低分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应付方式分量表中解决问题、求助分量表得分与TAS总分及各因子分间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192~-0.350,P<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各分量表得分与TAS总分及各因子分间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169~0.505,P<0.01).结论 义务兵、士官、军官的述情障碍程度不同,主要体现在情感辨认与外向性思维上;潜艇军人的应对方式与述情障碍程度有关,高述情障碍者倾向于采用不成熟应对方式.
作者:王晓燕;兰智杰;叶远鹏;张鸿凯;晋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综合分析武警女干部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状况,为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和卡特尔人格测试(16PF)对340名武警女干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军人常模,也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几个维度上与军人常模差异显著(t=-3.12,3.21,4.02,3.31,4.23,4.12;P<0.01);应对方式6个因素与全国军人常模相比,差异显著(t=16.81,14.57,7.21,8.41,9.49,9.31;P<0.01);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高于全国常模(t=9.92,8.31,20.14,22.53,21.60,11.78;P<0.01),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则明显低于全国常模(t=-10.67,-34.15,-33.42,-8.53,-13.83,-12.01;P<0.05或0.01);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总分相关显著(r=-0.640,0.381,-0.482,0.069,0.341,-0.09;P<0.01);16PF各因子分与SCL-90总分相关显著(P<0.01),16PF次级人格因素和预测心理因素与SCL-90各因子分相关显著(P<0.01),回归分析表明,适应与焦虑型(X1)、内向与外向型(X2)、怯懦与果断型(X4)、心理健康因素(Y1)、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Y4)是应对方式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 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个性外向、乐群,良好的人格特征和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晏海珍;郑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分析军人愤世嫉俗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RPHN)中的愤世嫉俗分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对1800名陆、海、空现役军人进行测查.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军兵种愤世嫉俗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军人愤世嫉俗与个性因素(r=0.05~0.154,P<0.05或<0.01)、SCL-90总分及各因子(r=0.06~0.13,P<0.01)相关显著;Amos路径分析显示,稳定性特质对军人个性的贡献大(β=0.75,P<0.001);抑郁因子对军人心理健康的贡献大(β=0.91,P<0.01);个性、心理健康对愤世嫉俗直接效应(β=-0.16,0.07;P<0.001)及个性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与愤世嫉俗之间的调节效应(β=0.135,0.07)显著.结论 军人愤世嫉俗受个性及心理健康影响显著,且个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卢天娇;娄振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我国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健康状况不佳,通过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因素,探索和寻找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办法,为提升医疗质量、推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作者:马国平;张永;何明武;刘菊英;高萍;杨京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自杀意念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检验其在海南医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海南医学院696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①量表的重复信度为0.922,Cronbachα系数为0.762,Spearman-Brown分半相关系数为0.765,均在0.700以上,具有较高的信度;②自杀意念量表效度采用结构效度检验,对26个条目进行因子分析,5个因子共可解释方差总变异的41.78%,基本代表了量表的基本结构;预想的各部分内容的条目有明显的分开归因倾向,各因子内部条目的载荷较高,说明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 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用于了解海南医学生的自杀意念.
作者:陈用成;王小丹;高允锁;敦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