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陈春洁;孙芸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均需放置头低足高约30°截石位使盆腔器官向头侧移位来获取良好的视野[1].同时在双肩部放置肩托挡板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下滑.但该体位可能影响通气以及引起眼部、肩部不适等一些体位相关并发症.本次研究旨在研究采用改良式头低臀高截石位是否可以减少和预防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小香;朱莉莉;钱卫玲;周清河;刘芳;安尔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子宫内膜癌是常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上皮组织恶性肿瘤,其致死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居于第三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有数据资料显示在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仅低于宫颈癌而位于第二位.临床上,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选择主要依赖于患者的术前分期情况,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又与其深肌层浸润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深肌层浸润情况对临床采取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次研究以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就MRI扫描中使用磁共振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ing, T2WI)、T1WI常规剂量增强扫描(contrast-enhanced T1-weighted imaging,CE-T1WI)、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等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方法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情况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其诊断价值.
作者:施俊进;康书朝;徐鹏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护理临床带教工作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如何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护理人员是护理带教工作面临的课题.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中,审慎地、明确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大数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学习辅助工具.培养护生的循证护理思维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本院于2016年5月开始对护理实习生开展循证护理融合思维导图带教模式,效果较好.
作者:杨颖;张广吾;陈鸿尔;陆丹;俞艳;戚维芬;林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浙江省台州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13例AE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格的痰液样本,用Vitek2 Compact系统联合K-B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366株,其中非发酵菌185株(50.55%),肠杆菌科细菌84株(22.95%),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97株(26.5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检出83株和14株,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18株,对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除外)和米诺环素耐药率均≥7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检出45株和52株,对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均高度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均无耐药.结论 AECOPD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非发酵菌、肠杆菌科细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多重耐药现象尤为严重;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MRSA和MRCNS.
作者:周炜;邵雪华;齐激扬;彭敏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经皮肾镜碎石术逐步取代开放手术用来治疗结石负荷较大的肾结石,特别是鹿角型结石[1].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碎石取石率较高,但是,经皮肾镜技术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如鹿角型结石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鹿角型结石是指位于肾盂的肾结石有分支进入肾盏[2].使用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时,穿刺通道可能与鹿角型结石所在肾盏平行,肾镜不能探查所有肾盏使得清石率降低[3].多通道经皮肾镜虽然能提高碎石清石率,但是也增加了出血风险,同时对手术医生的要求也更高,在广大基层医院中推广有难度[4].
作者:张东友;陈艺成;李代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手术及放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乳腺癌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本身、手术治疗以及化疗等多个因素而导致出现免疫力下降,还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出现感染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本次研究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炜;陈春洁;孙芸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2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术前和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2 h、12 h、24 h的疼痛程度.观察两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即刻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t分别=2.19、5.64、3.16、6.87,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12 h、24 h 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6.13、7.84、7.16、7.34、9.02、8.35、8.26、9.59、9.06,P均<0.05).观察组术后2 h、12 h、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62、31.89、26.71,P均<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能有效降低甲状腺癌术后炎症反应状态,减轻术后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懿;贾忠;吴龙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帕金森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 ~2%[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尚不能治愈帕金森病,也无法减缓疾病的进程,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不良反应日趋严重.为打破被动的对症治疗局面,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当今研究将目标定为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2].而神经保护性治疗需建立在神经元尚未完全变性坏死的基础之上,因此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对开展神经保护性治疗有很大影响[3].社区全科医师是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守门人,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其庞大的队伍和独特的工作性质可以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强社区医师对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的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帕金森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工作,有利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及保护性治疗,可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对纳入的49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社区早期诊断筛查工作,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许华;吴冬梅;朱卫红;孟翠翠;周丽萍;黄惠敏;杨森;黄少俊;石建军;张含之;何娟媚;马乐;金花;潘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IVCRVI)、每博心输出量变异度(SVV)等指标对非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的预测.方法 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行容量负荷实验152次,以心指数(CI)增加≥10%为容量反应阳性(R)组,<10%为容量反应阴性(NR)组.对比两组容量负荷实验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分析IVCRVI、SVV、脉压变异率(PPV)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以及与CI的相关性.另外,以IVCRVI>40%为预判容量反应阳性,将容量反应阳性组又分为真阳性组和假阳性组,分析两亚组的容量负荷实验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R组容量负荷实验前IVCRVI、SVV、PPV高于N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01、9.98、12.70,P均<0.05),R组容量负荷实验后IVCRVI、SVV、PPV低于容量负荷实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08、6.61、6.64,P均<0.05).R组容量负荷实验前后IVCRVI、SVV、PPV、MAP差值大于NR组(t分别=2.97、3.59、4.29、5.20,P均<0.05).IVCRVI、SVV、PPV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86、0.92;以IVCRVI 40%、SVV 9%、PPV 10%为截点,灵敏度分别为69.50%、68.30%、84.10%,特异度分别为91.40%、90.00%、88.60%.IVCRVI、SVV、PPV与CI明显相关(r分别=0.57、0.51、0.49,P均<0.05).IVCRVI假阴性组呼吸频率及HR均高于真阳性组(t分别=4.76、5.55,P均<0.05),而GEDVI、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6、0.86,P均>0.05).结论 IVCRVI、SVV、PPV能预测非机械通气脓毒血症患者容量反应.呼吸、心率偏快的患者IVCRVI、SVV阴性不能提示容量无反应性.
作者:陈卫英;陈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与地佐辛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异同.方法将88例无创正压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1~0.2μg·kg-1·h-1静脉输注,同时给予布托啡诺以0.01μg·kg-1·h-1静脉输注;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1~0.2μg·kg-1·h-1静脉输注,地佐辛0.1 mg/kg静脉注射后再持续静脉泵入0.01~0.04 mg·kg-1·h-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CPOT)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气管插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HR、RR、MA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分别=10.34、12.14、14.86、4.81、8.95、7.07,P均<0.05),PaO2、Sp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分别=23.11、20.06、24.39、13.27,P均<0.05).A组治疗后HR、MAP、RR指标低于B组治疗后,PaO2、SpO2指标高于B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05、5.40、7.32、2.17、6.55,P均<0.05).两组治疗后CPOT、Ramsay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分别=15.24、24.16、8.82、30.85,P均<0.05),A组治疗后CPOT评分优于B组,且A组达到Ramsay评分3~4分的起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87、9.75,P均<0.05).A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χ2分别=17.52、20.02,P均<0.05).结论布托啡诺与右美托咪定联合用药可提高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通气质量,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莫路姣;沈晓圆;潘萍;许冠华;俞林峰;曹力佳;董洪亮;沈建军;王云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冠心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冠心病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不良所导致的疾病[1],既往通过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措施,在改变患者生活方式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大部分患者虽然自我康复意识较强,但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模式帮助其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和维持.动机性访谈[2]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沟通方法,跨理论模型[3]是个体行为改变的一种预测性理论模型,两者已在健康行为领域取得良好干预效果.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应用了动机性访谈结合跨理论模型进行管理,旨在帮助患者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从而改变不良行为,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目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李华;朱慧芬;蔡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完全肠内营养对肿瘤并发脓毒症患者肠血清标志物的影响,并分析肠血清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肿瘤并发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完全肠内营养(TEN)组和在肠内营养基础上辅助肠外营养(SPN)组,每组各30例.TEN组患者在胃肠功能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增加EN的喂养量,并于7 d内达到目标热卡量.SPN组患者依据TEN组方案支持3 d后开始辅助肠外营养使其达到目标热卡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7 d观察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以及瓜氨酸水平变化.并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情况.结果 组内比较,SPN组和TEN组治疗后7 d的IL-6、TNF-α、血浆IFABP、D-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 d,治疗后3 d的IL-6、TNF-α、血浆IFABP、D-乳酸水平亦明显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7 d的瓜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 d,治疗后3 d的瓜氨酸水平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与SPN组比较,TEN组治疗后3 d及7 d的血浆IL-6、TNF-α、血浆IFABP及D-乳酸均明显降低(t分别=5.56、5.13;4.00、3.43;2.83、7.88;4.23、5.71,P均<0.05),而瓜氨酸水平明显升高(t分别=-2.43、-4.30,P均<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29、1.98,χ2=0.30,P均>0.05).患者入科时血浆IFABP、瓜氨酸及D-乳酸水平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无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0.02、-0.04、0.12;0.14、-0.08、0.12;0.22、-0.12、0.07,P均>0.05).结论 早期完全肠内营养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血清标志物水平,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作用;但并不能降低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
作者:张明;童静;高天巍;徐雁;陈欣;汪建英;余晓婷;章建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的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常由于基础疾病产生疼痛、焦虑及躁动等不良应激,从而造成血压增高、心率加快、代谢及氧耗增加等,因此,需进行镇静治疗.镇静治疗目前已经成为ICU治疗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镇静评估是制定镇静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2].镇静不足会加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减少重要脏器灌注,引起病人躁动、人机不协调、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3];镇静过度则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延长ICU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4].传统的Ramsay评分方法用于镇静评估存在主观性强、不便于调控和非连续性监测等缺点,而近些年来脑电波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由于其客观性、连续性及与Ramsay评分良好的相关性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本次研究旨在研究BIS监测下镇静在ICU中机械通气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宇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生活方式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成为两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ASCVD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发病人数逐步增长,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据调查,我国目前ASCVD现患人数约为2.9亿,ASCVD相关死亡构成占40%以上[1];而女性ASCVD发病比男性晚10年左右,绝经后发病率则明显上升,至65~70岁时发病率与男性相当[2].早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OP患病率为20.7%,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会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P和ASCVD具有相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4,5].本次研究将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三个方面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ASCVD的关系作简要阐述.
作者:张俊璐;潘炳;陈丽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我国康复医学教育起步比较晚,起点低,目前相关配套政策仍未跟上,康复医学教育严重滞后,进一步导致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康复医学教育健康持续良性发展[1,2].因此,如何克服当前所面临的条件差、经验少等困难,培养大批高素质等康复人才已成为目前发展康复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要课题[3].本次研究结合自身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指导下改进了康复医学的教学方案,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康复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樊留博;田瑛;王仲苔;刘宝华;刘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20例患有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且接受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分别经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和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分娩镇痛实施前(T0)、实施后30 min(T1)、60 min(T2)、120 min(T3)及停止时(T4)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T0及T2时的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以及产妇分娩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T1及T4时VAS评分均低于同时点对照组(t分别=8.76、6.53、3.79、3.15,P均<0.05);右美托咪定组T2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4.23、5.98,P均<0.05);右美托咪定组T1及T4时MAP低于对照组,T2、T3及T4时HR低于对照组(t分别=3.49、3.97、3.89、4.21、3.12,P均<0.05);右美托咪定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t=2.34,P<0.05);两组在血压过低、心动过缓及过度镇静发生率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21、1.21、0.72,P均>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镇痛是有效和安全的.右美托咪定能改善分娩疼痛和降低血压.
作者:王赟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渐进递增态势[1],使脑卒中幸存后偏瘫者数量亦相应增长,极有必要帮助该类病患尽早实现功能恢复与社会回归[2],这对科学有效的脑卒中偏瘫病例康复护理提出了探索与突破要求[3].偏瘫患者恢复期所处的功能状态各不相同,则其自理水平必然存在差异性,故本次研究采用评估先行差异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施加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若瑶;江敏;余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产科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选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0例,按照其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各50例,比较两组分娩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婴儿Apgar评分、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窒息、产后感染、产后大出血、尿潴留)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在分娩时间、婴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32、1.50,P均>0.05),而阴道分娩组住院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t分别=2.91、3.25,P均<0.05).阴道分娩组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9,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尿潴留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01、0.69、0.51,P均>0.05).剖宫产组产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χ2=5.11,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具备一定可行性,同时能够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刘蓓;蔡锋成;朱立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英国是早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已拥有了灵活、独立、高效的全科医疗诊所以及严格、高标准的全科社区就诊制度.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在医疗体系、全科制度方面也紧跟英国的步伐,其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力量,其公共卫生服务的经验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是市场医疗保险体系的典型代表,全科医生服务是体系组成的一部分,美国也是全科医生的发源地.我国的全科医疗模式起步较晚,但自2011年至今,短短几年,我国已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疗制度的建设中取得了较大进展.
作者:吴童;栾奕;刘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由于护理对象在性别及生理方面的特殊性[1],对妇产科护理提出了较其它普通护理单元更加严苛的服务质量要求[2],护理人员除需具备基础性临床操作技术外,还需全面深入地掌握妇产科理论并能够精湛熟练地完成妇产科专科操作技术[3].护士核心胜任力是指对岗位改变具备高度适应力、能够顺利完成各类护理实践活动的职业核心能力[4],其特点为工具性、可迁移性及普遍性[5],故作为护理专业人员的核心能力而存在[6].要使妇产科护理人员高度适应专科特性,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在其核心胜任力的培养与提升上狠下功夫.本次研究观察基于妇产科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提升的风格-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玲华;柳春波;卢斌;李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