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分裂症患者杀亲行为的司法鉴定

姚付新;刘双臣;孙德江;王鸿勋;张家明;孙毅;魏立和

关键词:司法精神病鉴定, 刑事责任能力, 杀亲行为, 精神分裂症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杀亲行为的特征及相关的精神病理学的差异.方法 采用自编犯罪学调查表对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亲属为凶杀对象的凶杀案,与68例以非亲属为凶杀对象的凶杀案进行比较.结果 ①两组凶杀行为的主要原因均为幻觉、妄想,但对照组的关系妄想(x2=4.04,P<0.05)及未经诊治问题突出(x2=4.09,P<0.05);②在凶杀行为的决意实施方面,研究组计划、预谋明显少于对照组(x2=5.27,P<0.05);③作案工具的选择方面,研究组绝大多数是随机取得(x2=18.08,P<0.01);④受害人中研究组以配偶(28/61,45.90%)及母亲(24/61,38.24%)为多见,对照组以邻居为多见(27/68,39.71%).结论 精神分裂症杀亲行为的犯罪学特征更具有代表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受害人中的重点预防对象,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卫生宣教有利于凶杀预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对上海地区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发放400份问卷,研究对象为上海大学生志愿者(A)组,对照组为大学生非志愿者(B)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问卷(GSES)为测查工具,运用t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水平以及影响因素开展调查研究.结果 A组GSES得分均值高于B组(t=2.137,P<0.05);大学生志愿者性别、专业、城乡差异等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对自我效能感影响不显著;运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志愿者母亲受教育程度(t=1.800,P<0.05),志愿者是否面临就业(t=3.039,P<0.01),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心情快乐指数(t=-3.272,P=0.001),是影响其自我效能感水平的3个因素.结论 A组较B组而言,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说明大学生志愿者在对自己“做事”能力的自我评价上更高;大学生志愿者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其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影响;大学生志愿者面临就业情况,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快乐感对其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影响,心情越快乐,自我效能感越强.

    作者:高志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层军官胜任力的军校学员素质调查研究

    目的 在构建优秀基层军官胜任力要素基础上对军校学员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在文献分析、访谈及专家判定基础上形成问卷,分两阶段对263名基层军官和273名军校学员施测.结果 ①问卷由38个项目组成,包括忠诚与适应、影响特征等6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63.723%;全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4,各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在0.806~0.911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0.478~0.774之间,P<0.01;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在0.608~0.699之间,P<0.011②二年级学员与优秀基层军官在忠诚与适应、影响特征、认知特征、管理特征及民主服务上存在显著差异(t=15.610,19.640,12.670,12.190,9.803;P<0.001);③四年级学员与优秀基层军官在适应与忠诚和管理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t=2.563,4.562;P<0.05).结论 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军校学员胜任力素质的调查工具;基层优秀军官在忠诚与适应、影响特征、认知特征、管理特征及民主服务维度上明显优于二年级学员,在适应与忠诚和管理特征维度上明显优于四年级学员.

    作者:李志;朱鹏;刘树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系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致残率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系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致残率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干预组采用系统治疗,两组随访期限3年.于1年、2年、3年时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精神残疾程度、阴性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实际完成154例.干预组各量表指标改善程度于各阶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系统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社会功能,延缓精神衰退.

    作者:李和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杀亲行为的司法鉴定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杀亲行为的特征及相关的精神病理学的差异.方法 采用自编犯罪学调查表对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亲属为凶杀对象的凶杀案,与68例以非亲属为凶杀对象的凶杀案进行比较.结果 ①两组凶杀行为的主要原因均为幻觉、妄想,但对照组的关系妄想(x2=4.04,P<0.05)及未经诊治问题突出(x2=4.09,P<0.05);②在凶杀行为的决意实施方面,研究组计划、预谋明显少于对照组(x2=5.27,P<0.05);③作案工具的选择方面,研究组绝大多数是随机取得(x2=18.08,P<0.01);④受害人中研究组以配偶(28/61,45.90%)及母亲(24/61,38.24%)为多见,对照组以邻居为多见(27/68,39.71%).结论 精神分裂症杀亲行为的犯罪学特征更具有代表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受害人中的重点预防对象,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卫生宣教有利于凶杀预防.

    作者:姚付新;刘双臣;孙德江;王鸿勋;张家明;孙毅;魏立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心理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以期早期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及艾森克个性量表(EPQ)对1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研究组)进行心理测试和评定,并将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研究组在SCL-90评定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等因子分高于常模(t=15.54,2.89,15.29,11.23,2.70;P<0.05),EPQ评定男女N分均高于常模(t=4.07,5.67;P<0.05),E分低于常模(t=6.63,5.18;P<0.05).结论 分裂症子女存在显明心理问题,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

    作者:岳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公安高职院校与军校、普通高校学生自信比较

    目的 比较会安高职院校、军校、普通高校学生的自信,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采用青年自信问卷对3类院校共51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公安高职院校不同年级学生在成就、才智、应对、品质和人际自信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公安高职院校男生才智自信和应对自信水平高于女生(F=4.191,5.143;P<0.05);在自信各个维度上公安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公安院校和普通高校学生的自信水平均显著低于军校学生(P<0.05).结论 公安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从警意识,增强职业荣誉感,培养女生信息接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作者:申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团体心理干预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将自愿参加小组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28人分为2个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为期7次,每次2~3小时的团体心理干预辅导,采用中文版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中文版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小组成员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所改善;在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方面也有显著变化.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问题、增强其社会支持和同伴支持、提高心理韧性方面有一定效果.

    作者:张曼华;王宇;来源;张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抑郁症、焦虑症症状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抑郁症、焦虑症症状的分布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心理科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 SDS量表比较:抑郁症中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的项目依次有性欲减退、决断困难、空虚感、晨重晚轻、兴趣减退、睡眠障碍、忧郁7个项目,焦虑症中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的项目依次有睡眠障碍、能力减退2个项目,易哭、自杀意念、易激惹、决断困难及无用感5个项目得分抑郁症(分别为2.23±1.03,1.85±1.01,2.53±1.07,3.28±0.78,2.90±1.04)均显著高于焦虑症(分别为1.58±0.94,t=3.60,P<0.01;1.20±0.55,t=4.40,P<0.01;2.05±1.06,2.42±1.20,2.90±1.05,t=2.49,2.26,2.36;P均<0.05).SAS量表比较:焦虑症中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的项目依次有睡眠障碍、多汗2个项目,抑郁症中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的项目依次有睡眠障碍、不幸预感、多汗、静坐不能4个项目,心悸、尿意频数、手足颤抖、躯体疼痛、晕厥感、面部潮红6个项目得分焦虑症(2.72±0.92,2.98±1.03,2.23±1.11,2.60±1.21,2.12±1.08,1.83±0.92)均显著高于抑郁症(2.00±0.97,t=-4.14,P<0.01;1.85±0.95,t=-6.24,P<0.01;1.73±0.88,2.05±0.93,1.42±0.72,1.63±0.80,t=-2.73,-2.79,-2.79,-2.76;P均<0.05),不幸预感项目得分抑郁症(3.25±1.00)显著高于焦虑症(2.77±1.36,t=2.22,P<0.05).结论 抑郁症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焦虑症的抑郁情绪不明显;抑郁症的焦虑症状多表现为精神性焦虑,焦虑症突出表现为躯体性焦虑.

    作者:尹红蕾;赵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

    目的 考察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异同.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100名创业大学生和100名非创业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创业大学生的总体自我概念处于中等水平;②在自我概念的几个维度上,创业大学生皆高于非创业大学生,并且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t =-2.056,0.078,-1.945;P均<0.05).自我批评(t=-2.890,P<0.01)差异显著;③理工类与艺体类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各维度差异不显著,而文史类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中有显著差异,即生理自我、自我批评(t=2.821,3.325;P均<0.01)、自我满意与自我行动(t=2.779,2.544;P<0.05),而且总均分(t=2.629,P<0.05)差异显著;④男女创业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各维度差异不显著,仅男性自我批评项目存在创业非创业的显著性差异(t=0.110,P<0.05).结论 创业大学生和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子维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偏高;自我概念也受到学科及性别等因素的调节作用.

    作者:俞金波;葛国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状况及人口学特点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及其差异.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整群随机抽取山东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180名进行团体测量.结果 医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总检出率为31.51%;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不同(F=10.064,P<0.01);人际交谈和交友困扰地域主效应显著(F=6.061,4.272;P<0.05).结论 医学生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尤其是大一和来自乡镇的医学生.

    作者:田卫卫;陈彩琦;王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女大学生的内隐食物态度

    目的 通过内隐联想测验探讨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和非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的内隐食物态度差异.方法 采用异常进食行为问卷及开放式问卷,筛选出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和非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测量其对食物的内隐态度.结果 ①与非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相比、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总分(t=29.91,P<0.001)、心理症状雏度(t=25.18,P<0.001)、节食与补偿行为维度(t=10.59,P<0.001)、暴食行为维度(t=6.42,P<0.001)差异均显著;②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与非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实际体重指数(BMI)差异显著(t=4.71,P<0.001),理想BMI差异不显著(t=0.61,P>0.05);③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与非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对不同食物的内隐态度差异呈边缘性显著(P=0.06).结论 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和非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者对不同热量食物的内隐态度差异显著.

    作者:胡彬;包盛楠;冯成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将冲突方式量表改编为《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使用改编的《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对57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自我构念量表为效标检验量表的效标效度,同时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结果 ①《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共有78个条目和11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x2/df=3.23,P<0.05,NFI=0.95,NNFI=0.96,IFI=0.96,CFI=0.96,RMSEA=0.07),量表与自我构念量表之间存在预期相关;②《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7,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6~0.92之间.结论 《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应用于大学生宿舍冲突的研究.

    作者:光裕;曾细花;陈文星;胡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语言整合训练及绘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语言整合训练及绘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自尊水平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语言整合训练及绘画疗法,在治疗前后采用自尊量表及幸福指数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完成后,实验组2个量表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4,-24.45;P<0.05);实验组治疗后两个量表的得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1,-8.87;P<0.05).结论 语言整合训练及绘画疗法可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及生活满意度.

    作者:张磊;李丹;边亚栋;田维忠;董永生;毛晓东;王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研究

    目的 考察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特度的关系.方法 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某师范大学不同年级的2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 ①大学生的焦虑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t=1.697,P>0.05),但在年级和出身地上的差异明显(t=4.179,4.813:P<0.05):②大学生的年级、出生地和性别在家庭支持上没有显著差异(t=4.172,2.714,3.797;P>0.05),在朋友支持上也是如此(t=4.639,0.157,3.392;P>0.05),但性别在其他人的支持上存在差异(t=3.221,P<0.05);③大学生的焦虑水平与社会支待各因子之间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社会支持有助于大学生焦虑水平的降低,应重视和加强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

    作者:李雪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会支持系统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支持组和对照组,支持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社会支持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20天、30天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干预后20天和30天均降低,而支持组HAMD评分降低更显著,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6.313,8.057,P<0.01).结论 增加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在促进疾病康复的同时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王春华;钱文茹;王树艳;岳振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我院病房100名责任护士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分析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6个月后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其中基础护理认真、经常巡视、视病人如亲人、让病人感觉像在家一样(t=5.238,5384,5.872,5.534;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护士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上升.

    作者:宋改芹;宋亚伟;郭艳峤;李秋霞;张东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中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高中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的关系,为提高高中生睡眠质量与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高中一~三年级学生共34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7.80%高中生有睡眠障碍,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得分中位数为7.00;22.40%高中生有焦虑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中位数为42.50.高中生睡眠质量PSQI总分与父亲文化程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009,P=0.001);睡眠时间(x2=15.347,P=0.004)、日间功能影响(x2=14.031,P=0.029)与年级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秩相关分析显示:焦虑状况SAS标准分与睡眠质量PSQI总分及各成分间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高中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茂玲;董泾青;杨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进行调查.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72名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地描述?对高一、高二年级,男、女不同性别,独生、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就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各个方面作相关分析.结果 ①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仍有其情绪性与盲目性;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智力项目上有显著差异(t=2.18,P<0.05);③智力因素是高中生关注的焦点,与自我意识量表总分存在显著性相关(r=0.76,P<0.01).结论 高中生具者格高的自我意识,教师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悦纳自我.

    作者:赵瑾;陈默;杨来启;陈风春;王国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师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师范高师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获得策略量表对安徽阜阳师范学院378名师范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激烈表现、提供报酬、威胁上都是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239,2.197,3.894;P<0.05),而在哀求、理性诉说上都是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5.498,-2.626;P<0.05).理科生在因子2-哀求上得分显著低于文科(t=2.768,P<0.05).大三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得分在激烈表现、委婉的表现、利用他人、提供报酬、威胁上都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F=12.75,3.984,3.140,10.907,5.639;P<0.05).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在利用他人和威胁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069,4.687;P<0.05).家庭一般的师范大学生哀求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困难的师范大学生(t=-2.421,P<0.05).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及父亲文化程度在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各因子上得分都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社会支持获得策略的利用率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依次为:理性的诉说、委婉的表现、利用他人、提供报酬、哀求、激烈表现、威胁,且任意两相邻因子的利用率差异显著.结论 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的利用率受性别、年级、不同学科、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的影响较大;而不受生源地、是否是独生子女、父亲文化程度因素的影响.对社会支特获得策略使用较为理性.

    作者:杨震;马小艳;柏晓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体育疗法对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体育疗法对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体育疗法组和西酞普兰组各30例,进行8周的对照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末,体育疗法组显效率73.3%,西酞普兰组显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体育疗法组TESS改善明显优于西酞普兰组(P<0.001).结论 体育疗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与西酞普兰疗效相当,不良反应逐渐减少,安全性高.

    作者:刘海军;赵安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