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高;刘亚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的特点.方法 采用多维度一多向归国量表(MMCS)对右江民族医学院4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5.458,P<0.001);②不同民族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上不存在差异;③大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与大四的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5.887,P=0.001),在人际关系归因上与大二年级的学生有显著差异(F=3.482,P<0.05).结论 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在民族间几乎没有区别,但与性别和年级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侯小飞;李涛;值然;刘桂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自评抑郁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13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不同性别医学院校大学生在焦虑情绪(t=1.826,P<0.05)、负性情绪(t=1.049,P<0.05)存在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焦虑情绪(t=0.072,P<0.05)、负性情绪(t=-0.698,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应对方式均不存在差异;③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以及负性情绪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医学院校男生焦虑情绪、负性情绪高于女生;心理学专业学生焦虑情绪高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负性情绪低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医学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其负性情绪.
作者:陈晓美;罗红格;郭永芳;郭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编制测查中考焦虑的有效问卷.方法 采用自编的中考焦虑问卷对1575名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考焦虑问卷包含考试焦虑发生时的身心反应、对考不好的担忧、考场环境的不利影响、自卑、对考试后果的担忧、考试自我效能感6个因子,这6个因子的贡献率达50.63%,表明结构效度较好.6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46~0.889之间,表明内容效度较高.总量表的a系数为0.9255,6个分量表的a系数在0.6003~0.8578之间,信度指标较高.初三学生中考焦虑发生率基本呈正态分布.结论 初三学生中考焦虑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可以作为中考焦虑的评估工具.
作者:孙永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不同类别军医大学生学习动力情况,重点对无军籍学员和战士学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某军医大学所有在校学员学习动力来源、动力缺失的原因等.结果 各类别学员学习动力来源比较,战士学员动力来源于考试压力(53.5%)的比例高,无军籍学员来源于自身前途(65.0%)的比例高.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比较,战士学员来源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55.8%)的比例高.对于提高学习动力应当采取的措施,无军籍学员认为应当提高教员授课水平(55.6%)的比例高.结论 不同类别军医大学生学习动力特点不同.
作者:鲁娟;陈晰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将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6周治疗后,其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0.0%,两组药物疗效无显著性差异(x2=0.13,P=0.72);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体质量增加和泌乳及月经紊乱高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锥体外系副作用、体质量增加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作者:赵蓓;汪周兵;鲍根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格特征、心理健康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成人)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员工满意度综合调查问卷对2700名油田企业青年员工进行抽样测试研究.结果 不同性别的企业员工在内外倾和情绪性、精神质等人格特点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2.90,-2.75,-6.07;P<0.001);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与员工满意度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个别因子能联合预测员工满意度的18.7%的变异量.结论 企业员工的人格特征受性别因素的影响;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与员工满意度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个别因子对员工满意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许丽伟;史海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感戴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426名在较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多数大学生对家人、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行动予以回报:②大学生感戴在不同性别(t=-2.265,P<0.05),专业(t=2.112,P<0.01)、是否独生子女(t=-2.534,P<0.05)等方面有显著差异;③大学生感戴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567,0.321 ;P<0.01);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对感戴有显著预测作用(R2=0.332).结论 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戴.
作者:燕展;朱从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师新生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湛江某高师院校494名大一新生进行集体施测,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结果 ①自我和谐总分及3个维度,性别和生源地主效应均不显著,在自我的灵活性上性别和生源地的交互作用显著(F=5.26,P<0.05);②除父母偏爱被试外,高师新生自我和谐程度与其他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显著(r=-0.34~0.32,P<0.01);③高师新生自我和谐程度与人格特征相关显著(r=-0.37~0.53,P<0.01);④神经质、内外倾、精神质以及父亲拒绝否认、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保护对自我和谐总分具有显著预测力(R2=0.40).结论 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高师新生的自我和谐水平.
作者:武慧多;杨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放松疗法对改善耳鸣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调查耳鸣患者共116名.将有失眠问题的46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放松治疗,而对照组被试仅接受药物治疗.结果 ①耳鸣患者AIS的平均分为(8.54士3.83),>6分共46人,失眠检出率为39.7%;②耳鸣患者的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与失眠呈显著正相关(r=0.83,0.73,0.54,0.57,0.70,0.75,0.53,0.63,0.57,0.27;P<0.001);③干预后,两组被试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及失眠得分有显著性差异(t=-2.327,P<0.021;t=-2.436,P<0.018;t=-3.094,P<0.004;t=-2.957,P<0.005).结论 放松疗法对减少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特征的消极影响,提高睡眠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张永芬;白淑珍;高波;周砚春;王巧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中国大学生的感戴现状.方法 通过修订Watkins等人编制的GRAT感戴量表,用于测量中国大学生的感戴倾向.对陕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长江大学3所院校的24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女大学生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3.95,P<0.001;t=-3.14,P<0.01),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大学生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无信仰的大学生(F=4.49,P=0.004;F=2.98,P=0.033);大学生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其他对象(F=16.63,P<0.001);大学生在“对自然事物的感激”上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社会的感激”和“剥夺感缺失”(F=29.56,P<0.001).结论 中国大学生在感戴倾向上存在性别差异和个人信仰差异;他们把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戴放在首位;相比较“对社会的感激”和“剥夺感的缺失”,大学生更易对大自然产生感激之情.
作者:操龙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现状,探讨护士职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依据.方法 用国内通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对225名综合医院在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并进行差异性的相关分析.结果 护士的年龄和护龄的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F=3.08,3.93;P<0.05),且随着年龄和护龄的增加而递减;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职业延迟特质有显著性差异(F=2.93,P<0.05),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延迟特质就越高;婚否的延迟满足总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t=-2.6,P<0.05),而独身子士和户口性质对职业延迟总分没有统计学影响(t=-0.54,-0.08;P>0.05).结论 ①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年限的延长,护士的延迟满足能力会降低;②低学历护士的延迟满足能力比高学历的低,应给予更多的关注;③未婚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能力优于已婚护士.
作者:万憬;李晋;白海霞;穆燕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重庆市3所大学的2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总体较好,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5.38,P<0.001);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5.07,P<0.05);希望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12.71,P<0.001);希望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3.84,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四年级大学生的希望水平显著高于三年级大学生;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不够理想,生活满意度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1.22,P<0.01);消极情感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8.27,P<0.01);③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正相关,前者对后者各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预测效应介于16.2%~29%之间).结论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作者:唐家林;李祚山;张小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山东省重症监护室( ICU)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的相关性.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山东省ICU护理人员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相关分析中,除开放性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大五人格的其它维度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可对职业倦怠产生正向的预测作用,外倾性,自觉性可对职业倦怠产生负向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五人格可以预测ICU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
作者:刘红敏;李天民;王可玲;戚丽丽;李姗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与米氮平对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的起效时间、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急性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文拉法辛与米氮平(各32例)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以治疗1周末HAMD减分率≥20%评定起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HAMD评分从第1周末起明显下降(P<0.01),文拉法辛组治疗1周末HAMD减分率≥20%25例(78.1%);米氮平组23例(71.8%),两组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0).治疗8周末文拉法辛显效率75%,米氮平组为78.1%,两组疗效相当.副反应量表(TES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文拉法辛与米氮平治疗急性期抑郁症起效迅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作者:刘世华;谢家玲;林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对南昌市9所高校的764名大学生采用Campbell幸福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①相关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各因子及总分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孤独总分、朋友支持、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4个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解释量大(R2=0.197,F=40.79,P<0.001);③路径分析表明,孤独感作为中介变量对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产生影响.结论 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②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个体的孤独感增加主观幸福感.
作者:张志涛;王敬群;刘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不同专业军医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分析专业因素对其学习动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军医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动力缺失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 各专业的学习动力来源比较,长学年制学员来源于兴趣爱好的比例高(53.7%).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比较,护理学员来源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比例(62.7%)高,长学年制学员学习动力不足来源于“文凭易得没有压力”(21.9%)、“得过且过不想未来”的比例(35.9%)高.结论 专业差异是军医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之一,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作者:鲁娟;陈晰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大学生大五人格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苏省某3所高校2374名大学生,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和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与儿童期虐待、性别、年龄、民族、独生子女、宗教信仰、亲属精神病、躯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有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神经质与情感虐待、忽视、外人虐待、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呈正相关,与性别、独生子女呈负相关(Beta值=0.055~0.207,-0.051~-0.049;P<0.01);外向性与情感虐待、忽视、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年龄和家庭经济呈负相关(Beta值=-0.040~-0.217,P<0.05);开放性与年龄和躯体健康呈负相关(Beta值=-0.052~-0.073,P<0.05);友善性与情感虐待、外人虐待、忽视、性别和躯体健康呈负相关(Beta值=-0.061~-0.141,P<0.05);谨慎性与情感虐待、忽视、躯体虐待、躯体健康和家庭关系呈负相关(Beta值=-0.052~-0.130,P<0.05).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具有明显影响,躯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特征也是影响其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相华;王成东;周勤;乔娟;耿德勤;李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优秀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某高校2007、2008年700名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大学生应用自编自杀意念问卷、自杀态度问卷等8个量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查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优秀大学生中有14.6%的人近1年内出现自杀意念,女生比男生高(x2=5.292,P=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的诱发因素,但不起主要作用,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对自杀性质的认识,担心错误,心理疾病倾向是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因素(P=0.00).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三者相互作用产生自杀意念,其中过度追求完美是优秀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人格因素.
作者:杨新华;林丽娅;朱翠英;杨青松;阳锡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环境心理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环境关心量表”(Environmental Concern Scales,ECS)进行中文版修订.方法 168名大学生和1102名城市居民完成测试,使用生态潜意识量表(Ecological Unconscious Scales,EUS)作为检验效度的指标之一.结果 ①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ECS包括3个维度,即生态圈、利己和利他环境关心;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ECS的三因素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在0.90以上;③EUS与ECS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48~0.471之间(P<0.01);④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8,分半信度为0.838,均已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⑤被试环境关心水平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424.5,P=0.005),环境关心与年龄显著正相关(r=0.178,P<0.01).结论 环境关心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环境关心研究的一个重要测量工具.
作者:刘贤伟;吴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探讨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应激同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人格特质对工作应激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校教师为对象,共发放有效问卷538份.用工作应激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测查.结果 结构方程显示,t<-1.96,表明工作应激对于工作满意度的主效应显著,且为负相关;t>1.96,表明内外向人格对于工作满意度的主效应显著;t>-1.96,表明神经质人格对于工作满意度的主效应不显著,且为负相关.结论 工作应激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直接反向预测作用;人格特质可以直接预测工作满意度.
作者:贺腾飞;刘文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