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伟;吴建平
目的 探讨乐观主叉、悲观主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与自尊的关系.方法 以397名大学生为被试,用生活取向测验、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乐观主义与积极情绪(r=0.11,P<0.05)和自尊(r=0.29,P<0.001)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r=-0.17,P<0.01)显著负相关;悲观主义与消极情绪(r=0.13,P<0.05)显著正相关,与自尊(r=-0.22,P<0.001)显著负相关;②积极情绪(β=0.042)和消极情绪(β=0.048)在乐观主义与自尊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悲观主义直接对自尊起作用(β=-0.11,t=-2.73,P<0.01).结论 乐观主义有着良好的心理收益,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都能直接影响自尊,乐观主义还能通过积极和消极情绪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尊.
作者:付志高;刘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放松疗法对改善耳鸣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调查耳鸣患者共116名.将有失眠问题的46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放松治疗,而对照组被试仅接受药物治疗.结果 ①耳鸣患者AIS的平均分为(8.54士3.83),>6分共46人,失眠检出率为39.7%;②耳鸣患者的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与失眠呈显著正相关(r=0.83,0.73,0.54,0.57,0.70,0.75,0.53,0.63,0.57,0.27;P<0.001);③干预后,两组被试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及失眠得分有显著性差异(t=-2.327,P<0.021;t=-2.436,P<0.018;t=-3.094,P<0.004;t=-2.957,P<0.005).结论 放松疗法对减少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特征的消极影响,提高睡眠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张永芬;白淑珍;高波;周砚春;王巧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感戴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426名在较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多数大学生对家人、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行动予以回报:②大学生感戴在不同性别(t=-2.265,P<0.05),专业(t=2.112,P<0.01)、是否独生子女(t=-2.534,P<0.05)等方面有显著差异;③大学生感戴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567,0.321 ;P<0.01);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对感戴有显著预测作用(R2=0.332).结论 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戴.
作者:燕展;朱从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分析本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以及不同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户籍地患者之间评分的差别.结果 ①本组患者SCL-90评分,除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常模(t=3.785,2.013,2.281,2.632,3.333,2.586,4.173;P<0.01或P<0.05);②年龄≥40岁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5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40岁组(t=2.255,2.079,2.112,2.383,2.077,2.538;P均<0.05);③病程≥5年组躯体化、抑郁2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5年组(t=2.335,2.121,2.273;P均<0.05);④除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4因子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文化程度≥高中组高于文化程度<高中组(t=2.235,2.381,2.612,2.228,2.478,2.823;P<0.01或P<0.05),城镇组高于农村组(t=2.472,2.915,2.500,2.326,2.881,2.248;P<0.01或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吴明珍;赵雪琼;章全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编制陆军士兵心理压力问卷,并进行初步的信效度检验.方法 对开放式问卷和焦点团体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建构欲编制问卷的维度,然后根据确定的问卷维度拟制问卷题项,收集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简化问卷题项,验证问卷结构.结果 正式问卷包括30道题5个维度即军事训练、工作负荷、军营生活、部队管理和人际关系;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建构的问卷维度与观察数据拟合较好,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8,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54~0.890,与效标问卷的得分也具有统计学的显著相关性.结论 编制的问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谢远俊;李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工作负荷、工作支持和自我价值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某地区武警做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工作状况和工作自我感受问卷调查.结果 除了工作支持外,异常组的价值感受因子、工作有效节奏、工作负荷与正常组差异显著,t值均在正负3以上,P均<0.01;异常组的加班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t=-2.235,P=0.033),异常组中加班和未加班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无差异(t=0.724,P=0.471);心理健康与工作支持、自我价值感因子、工作节奏呈显著负相关,小r值为-0.146,P<0.01,与工作负荷的相关极其显著(r=0.197,P<0.01);工作负荷与工作支持通过自我价值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路径模型指标良好.结论 异常群体的自我价值感和工作节奏低于正常者,工作负荷、工作支持通过自我价值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自我价值感和工作有效节奏既彼此互为中介间接影响心理健康,亦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
作者:钟建军;陈中永;王春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自评抑郁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13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不同性别医学院校大学生在焦虑情绪(t=1.826,P<0.05)、负性情绪(t=1.049,P<0.05)存在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焦虑情绪(t=0.072,P<0.05)、负性情绪(t=-0.698,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应对方式均不存在差异;③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以及负性情绪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医学院校男生焦虑情绪、负性情绪高于女生;心理学专业学生焦虑情绪高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负性情绪低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医学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其负性情绪.
作者:陈晓美;罗红格;郭永芳;郭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尊问卷(SES),应对方式问卷(CSS)和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SLS),对大学城不同学校19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自尊成正相关(r=0.388,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r=0.368,P<0.01)、求助(r=0.261,P<0.01)成正相关,与退避(r=-0.146,P<0.01)成负相关;②大学生自尊(t=5.11,P<0.001)、解决问题(t=2.96,P<0.01)和自责(t=2.30,P<0.05)能预测学校生活满意度,自尊和解决问题起正向预测作用,而自责起负向预测作用;③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t=3.02,P<0.05)和求助(t=2.16,P<0.05)在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应对方式在自尊和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即大学生的自尊能通过应对方式对学校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作者:刘伯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检验简易肌肉放松对缓解中学生学习疲劳长期效果的稳定性.方法 在芜湖市、沈阳市、临汾市抽取中学生样本461人.实验采用单组追踪设计,被试在现实情境下每天进行简易肌肉放松持续2个月,每半个月进行1次学习疲劳程度的测量,分析5次测量分数的差异.结果 学生训练后的学习疲劳程度出现显著下降(F=1007.35,P<0.001),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呈线性的下降趋势(F=1436.12,P<0.001).结论 简易肌肉放松对缓解学生学习疲劳的效果较为稳定.
作者:张志园;汪勇;徐嘉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综述了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对rTMS改善认知功能的生物学机制,rTMS改善认知发展的临床作用以及rTMS改善认知功能和安全性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作者:乔君;王学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傣族初中生心理复原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云南省德宏地区265名傣族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不同性别傣族初中生的心理复原力总均分(t=2.21,P<0.05)、人际协助得分(t=7.586,P<0.01)有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②城镇学生的积极认知水平(t=3.74,P<0.001)明显高于农村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学生心理复原力总均分(t=2.35,P<0.05)、目标专注(t=2.04,P<0.05)、积极认知(t=4.68,P<0.001)和家庭支持(t=2.94,P<0.01)得分都有显著差异;③不同类别学校的傣族初中生在心理复原力总均分(F=3.01,P<0.05)、积极认知(F=7.09,P<0.001)和家庭支持(F=4.92,P<0.01)维度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傣族初中生积极认知(F=2.78,5.83,P<0.05)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不同父母职业傣族初中生的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9,2.56,P<0.05),傣族初中生积极认知水平随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呈递增趋势.不同文化程度父母的傣族初中生积极认知水平有显著的差异(F=3.83,P<0.01).结论 傣族初中生心理复原力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性别、城乡类别、独生情况、学校类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及父母职业对傣族初中生心理复原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孙丽婷;赵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肢体在发病驰缓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观察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方法 将14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康复训练组在发病早期进行心理康复和肢体强化康复训练,对照组60例按常规治疗,执行常规治疗护理.结果 康复训练后Barthel指数评测两组日常能力,康复训练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进行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王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北京工科大学的需要结构的特点.方法 采用问卷法辅以访谈法,对北京某重点工科大学3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工科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可分为18种,其中强度大的前4位需要依次是:友情的需要、维持生存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身体素质开发的需要;强度弱的末4位是奉献的需要、性的需要、权力需要、减低压力的需要;②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法计算出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经济条件大学生等级序次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不同年级(r>0.9)、性别(r=0.73)、家庭经济条件(r=0.80)的需要排列等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③中位数检验表明,不同年级的工科大学生在维持生存(x2=9.12)、秩序(x2=7.88)、自尊自立(x2=9.81)、权力(x2=8.36)等基本需要的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求知和求美(x2=6.22)、精神愉悦(x2=6.57)的基本需要的强度存在边缘显著性差异(P<0.1);不同性别的工科大学生在性(x2=36.35)、归属(x2=5.33)、求知求美(x2=4.9)的基本需要强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工科大学生在奉献的需要强度存在边缘显著性差异(x2=3.49,P<0.01).结论 ①北京工科大学生需要结构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维持生存需要强度较高,奉献需要强度需要较低;②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的需要结构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某些基本需要的强度存在差异.
作者:牛勇;邱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中国大学生的感戴现状.方法 通过修订Watkins等人编制的GRAT感戴量表,用于测量中国大学生的感戴倾向.对陕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长江大学3所院校的24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女大学生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3.95,P<0.001;t=-3.14,P<0.01),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大学生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无信仰的大学生(F=4.49,P=0.004;F=2.98,P=0.033);大学生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其他对象(F=16.63,P<0.001);大学生在“对自然事物的感激”上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社会的感激”和“剥夺感缺失”(F=29.56,P<0.001).结论 中国大学生在感戴倾向上存在性别差异和个人信仰差异;他们把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戴放在首位;相比较“对社会的感激”和“剥夺感的缺失”,大学生更易对大自然产生感激之情.
作者:操龙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从遗传因素、生理因素、人格因素、认知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学校、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原因;介绍了大学生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即心理疗法、药物治疗,体育疗法、音乐疗法.倡导自疗、教育及家庭治疗.
作者:魏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评定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赛前心境对心理疲劳预测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运动员运动疲劳问卷、竞技动机量表(CMI)、赛前心境量表(POMS)在某省运会前对部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运动等级、不同文化水平的青少年运动员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差异显著(t=-1.49,-1.64;P<0.05).不同训练年限的青少年运动员在负评价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1.56,P<0.05);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动机、感性体验动机与低成就感、情绪体力耗竭、负评价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赛前心境量表可以作为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有效工具.
作者:周喜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马氏量表(Mach Scale)和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山东某网瘾戒除学校42名学生和普通中学的5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学生类型的差异F(1,90)=1.376,0.652;P>0.05;②青少年问题行为在性别、学生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F(1,90) =8.13,10.932;P<0.01,但在性别与学生类型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0)=0.432,P>0.05;③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344,P<0.01).结论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受人际信任的影响,人际信任越低,问题行为出现的越多.
作者:嵇苗苗;李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编制异性魅力自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在借鉴国外相关量表及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3个样本共计25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调查,编制了异性魅力自知量表.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一维结构更适合,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因素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可以接受(NFI=0.91,NNFI=0.93,RFI=0.89,IFI=0.94,CFI=0.94,GFI=0.87,AGFI=0.84,RMSEA=0.067,x2=120.95,df=44,x2/df=2.75).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92和0.826,题总相关介于0.534~0.812,异性魅力自知与负面身体自我显著负相关(r=-0.393,P<0.01),与社会期许性仅有微弱且不显著的正相关(r=0.102,P>0.05),异性魅力自知与3年来的追求者数量(r=0.391,P<0.01)和目前潜在追求者数量(r=0.340,P<0.01)间显著正相关,但与谈恋爱的时间长短(r=0.085,P>0.05)和年龄(r=0.092,P>0.05)无关,异性魅力自知在是否有男女朋友上的差异显著(t=3.889,P<0.001).结论 异性魅力自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爱情及恋爱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对异性魅力进行自我评定与判断的有效工具.
作者:涂阳军;张慧斌;刘声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重庆市3所大学的2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总体较好,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5.38,P<0.001);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5.07,P<0.05);希望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12.71,P<0.001);希望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3.84,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四年级大学生的希望水平显著高于三年级大学生;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不够理想,生活满意度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1.22,P<0.01);消极情感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8.27,P<0.01);③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正相关,前者对后者各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预测效应介于16.2%~29%之间).结论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作者:唐家林;李祚山;张小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睡眠质量.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即: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功能舒适而促进患者睡眠质量.于治疗第4周周末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并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 治疗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各成分评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睡眠质量7个成分及总分比较(分别为t=7.925,4.303,7.101,7.786.4.091,4.610,5.001,9.983;P均<0.01),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睡眠质量的好坏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与转归,采用中西医结合舒适护理在改善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同时,可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作者:杨彩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