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新进展

乔君;王学义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研究进展, 综述
摘要:本文综述了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对rTMS改善认知功能的生物学机制,rTMS改善认知发展的临床作用以及rTMS改善认知功能和安全性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感戴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感戴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426名在较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多数大学生对家人、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行动予以回报:②大学生感戴在不同性别(t=-2.265,P<0.05),专业(t=2.112,P<0.01)、是否独生子女(t=-2.534,P<0.05)等方面有显著差异;③大学生感戴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567,0.321 ;P<0.01);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对感戴有显著预测作用(R2=0.332).结论 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戴.

    作者:燕展;朱从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环境关心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及应用

    目的 对环境心理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环境关心量表”(Environmental Concern Scales,ECS)进行中文版修订.方法 168名大学生和1102名城市居民完成测试,使用生态潜意识量表(Ecological Unconscious Scales,EUS)作为检验效度的指标之一.结果 ①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ECS包括3个维度,即生态圈、利己和利他环境关心;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ECS的三因素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在0.90以上;③EUS与ECS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48~0.471之间(P<0.01);④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8,分半信度为0.838,均已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⑤被试环境关心水平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424.5,P=0.005),环境关心与年龄显著正相关(r=0.178,P<0.01).结论 环境关心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环境关心研究的一个重要测量工具.

    作者:刘贤伟;吴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与自尊

    目的 探讨乐观主叉、悲观主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与自尊的关系.方法 以397名大学生为被试,用生活取向测验、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乐观主义与积极情绪(r=0.11,P<0.05)和自尊(r=0.29,P<0.001)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r=-0.17,P<0.01)显著负相关;悲观主义与消极情绪(r=0.13,P<0.05)显著正相关,与自尊(r=-0.22,P<0.001)显著负相关;②积极情绪(β=0.042)和消极情绪(β=0.048)在乐观主义与自尊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悲观主义直接对自尊起作用(β=-0.11,t=-2.73,P<0.01).结论 乐观主义有着良好的心理收益,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都能直接影响自尊,乐观主义还能通过积极和消极情绪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尊.

    作者:付志高;刘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文拉法辛与米氮平治疗急性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与米氮平对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的起效时间、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急性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文拉法辛与米氮平(各32例)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以治疗1周末HAMD减分率≥20%评定起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HAMD评分从第1周末起明显下降(P<0.01),文拉法辛组治疗1周末HAMD减分率≥20%25例(78.1%);米氮平组23例(71.8%),两组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0).治疗8周末文拉法辛显效率75%,米氮平组为78.1%,两组疗效相当.副反应量表(TES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文拉法辛与米氮平治疗急性期抑郁症起效迅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作者:刘世华;谢家玲;林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学生感戴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中国大学生的感戴现状.方法 通过修订Watkins等人编制的GRAT感戴量表,用于测量中国大学生的感戴倾向.对陕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长江大学3所院校的24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女大学生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3.95,P<0.001;t=-3.14,P<0.01),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大学生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无信仰的大学生(F=4.49,P=0.004;F=2.98,P=0.033);大学生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其他对象(F=16.63,P<0.001);大学生在“对自然事物的感激”上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社会的感激”和“剥夺感缺失”(F=29.56,P<0.001).结论 中国大学生在感戴倾向上存在性别差异和个人信仰差异;他们把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戴放在首位;相比较“对社会的感激”和“剥夺感的缺失”,大学生更易对大自然产生感激之情.

    作者:操龙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初三学生中考焦虑问卷的编制

    目的 编制测查中考焦虑的有效问卷.方法 采用自编的中考焦虑问卷对1575名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考焦虑问卷包含考试焦虑发生时的身心反应、对考不好的担忧、考场环境的不利影响、自卑、对考试后果的担忧、考试自我效能感6个因子,这6个因子的贡献率达50.63%,表明结构效度较好.6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46~0.889之间,表明内容效度较高.总量表的a系数为0.9255,6个分量表的a系数在0.6003~0.8578之间,信度指标较高.初三学生中考焦虑发生率基本呈正态分布.结论 初三学生中考焦虑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可以作为中考焦虑的评估工具.

    作者:孙永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简易肌肉放松缓解中学生学习疲劳的追踪研究

    目的 检验简易肌肉放松对缓解中学生学习疲劳长期效果的稳定性.方法 在芜湖市、沈阳市、临汾市抽取中学生样本461人.实验采用单组追踪设计,被试在现实情境下每天进行简易肌肉放松持续2个月,每半个月进行1次学习疲劳程度的测量,分析5次测量分数的差异.结果 学生训练后的学习疲劳程度出现显著下降(F=1007.35,P<0.001),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呈线性的下降趋势(F=1436.12,P<0.001).结论 简易肌肉放松对缓解学生学习疲劳的效果较为稳定.

    作者:张志园;汪勇;徐嘉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现状,探讨护士职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依据.方法 用国内通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对225名综合医院在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并进行差异性的相关分析.结果 护士的年龄和护龄的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F=3.08,3.93;P<0.05),且随着年龄和护龄的增加而递减;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职业延迟特质有显著性差异(F=2.93,P<0.05),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延迟特质就越高;婚否的延迟满足总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t=-2.6,P<0.05),而独身子士和户口性质对职业延迟总分没有统计学影响(t=-0.54,-0.08;P>0.05).结论 ①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年限的延长,护士的延迟满足能力会降低;②低学历护士的延迟满足能力比高学历的低,应给予更多的关注;③未婚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能力优于已婚护士.

    作者:万憬;李晋;白海霞;穆燕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学生中庸思维在情绪调节和情绪间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中庸思维与情绪状态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收集369份在校大学生的量表结果,其中包括情绪调节问卷、中庸信念/价值量表、正负情绪检核表.结果 ①认知重评与正性情绪正相关、与负性情绪负相关,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正相关(r=0.259~0.159,P>0.05);中庸思维与认知重评有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绪有显著负相关(r=0.312,0.160;P>0.05);②中庸思维在认知重评与情绪之间没有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在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之间起到了显著的负调节作用(β=-0.114,P>0.05),中庸思维程度较高时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无显著相关(r=0.107,P>0.05),中庸思维程度较低时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显著正相关(r=0.225,P>0.01).结论 中庸思维使个体倾向使用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较高的中庸思维程度不易受到表达抑制的负面影响.

    作者:郭侃;曾维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90前”和“90后”大学生的自我观比较

    目的 探讨90后和90前大学生自我观差异和教育引导对策.方法 采取组间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故事主人公的性格评定和对被试自身性格判定进行比较分析,比较90前和90后两代人的自我观.结果 ①“90前”和“90后”大学生的自我评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170例被调查者中,两组被试对自我评定差异显著(F=3.183,P<0.1);②“90前”和“90后”被试对自我性格特征的评价都表现出和主人公(内向性性格特征)特征差异明显,两组被试评价自己性格特征外向的被试人数明显大于评价自己性格特征内向的被试人数;③外向型被试中,“90前”的被试数量明显小于“90后”的被试.内向型被试中,“90前”的被试数量明显大于“90后”的被试.均衡型被试两组被试的差异不是十分明显.结论 90后更强调开放性和自我主体地位,普遍寻求优秀,自我实现目标较高.

    作者:王静;陈杰;王伟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早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目的 探讨留守经历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采用《Temperamenr and Character Inventory》(TCI)及自编调查表对四川省内15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①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无早期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人格的7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t=0.31~1.21,P>0.05);②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来说,留守经历对人格有明显的影响:父母亲外出打工时孩子的年龄越小,其成人后的自我指向这一维度的得分越高(r父=-0.105,P<0.05;r母=-0.117,P<0.05);母亲外出打工时孩子的年龄越小,协调性的得分越高(r=-0.135,P<0.05);父亲在外打工的时间越长,孩子成人后追求刺激性的人格特征越弱(r=-0.132,P<0.05).结论 早期的留守经历对人格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陈孜;卢溪;何骢;陆阳;杨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抑郁症的经颅刺激作用原理,对不同脑区和神经环路的影响;对脑血流和代谢、神经递质的影响,对神经元可塑性、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凝;宋美;王学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例研究生惊恐障碍的元认知心理干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惊恐障碍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方法,为惊恐障碍的心理干预提供临床借鉴.方法 采用单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来访者进行临床干预.结果 干预前来访者症状自评量表(SCL- 90)所有因子均显示异常, 其中抑郁3.38,焦虑3.30,敌对3.6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为36分.干预结束后SCL-90各项因子分均达到正常水平,HAMA得分为6分,基线指标稳定,惊恐发作次数减少,焦虑水平降低,社会适应性增强.结论 实验证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是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心理干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金洪源;白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人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Mach- Ⅳ)、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和知识共享评估量表对18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性别差异显著(t=3.886,4.284;P<0.001;t知识共享=2.924,P<0.01),文理科差异不显著;②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三者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③自我表露在大学生世故性和知识共享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比率为11.93%.结论 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三者密切相关,世故性可以通过自我表露的行为来影响知识共享的行为.

    作者:蔡文娟;耿耀国;陈风春;蔡娜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动机的影响研究

    目的 考察英语教师教学行为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方法 采用学习自我调节问卷、一般性学习动机问卷、英语教师教学行为问卷对662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 在控制了一般性学习动机之后,英语教师的自主性支持行为会积极促进学生内在动机(β=0.34,P<0.001)和认同调节动机(β=0.22,P<0.001)的发展,组织行为对学生的认同调节动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10,P<0.01),控制行为则增强学生的外部调节动机(β9=0.19,P<0.001)和投射调节动机(β=0.08,P<0.05).初中生的一般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习动机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具有独特影响,同时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一般性学习动机.

    作者:曾细花;王耘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成人婚恋依恋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

    成人婚恋依恋是指个体与配偶或未婚但忠诚的恋人之问的情感联结.它一般出现在成人早期,且同早期的母婴依恋一样,对个体的依恋历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者着重探讨了成人婚恋依恋形成的心理机制,并提出了多种成人婚恋依恋的测量工具.研究发现,成人婚恋依恋对个体婚姻质量和身心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今后的研究可以侧重考察成对的婚恋伴侣,深入探讨成人婚恋依恋对个体在婚恋关系寻求、互动等方面的影响.

    作者:刁春婷;刘华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与竞技动机、赛前心境的关系研究

    目的 为了评定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赛前心境对心理疲劳预测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运动员运动疲劳问卷、竞技动机量表(CMI)、赛前心境量表(POMS)在某省运会前对部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运动等级、不同文化水平的青少年运动员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差异显著(t=-1.49,-1.64;P<0.05).不同训练年限的青少年运动员在负评价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1.56,P<0.05);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动机、感性体验动机与低成就感、情绪体力耗竭、负评价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赛前心境量表可以作为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有效工具.

    作者:周喜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青少年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青少年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马氏量表(Mach Scale)和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山东某网瘾戒除学校42名学生和普通中学的5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学生类型的差异F(1,90)=1.376,0.652;P>0.05;②青少年问题行为在性别、学生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F(1,90) =8.13,10.932;P<0.01,但在性别与学生类型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0)=0.432,P>0.05;③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344,P<0.01).结论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受人际信任的影响,人际信任越低,问题行为出现的越多.

    作者:嵇苗苗;李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武警心理健康与自我价值感、工作状况的关系

    目的 探究工作负荷、工作支持和自我价值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某地区武警做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工作状况和工作自我感受问卷调查.结果 除了工作支持外,异常组的价值感受因子、工作有效节奏、工作负荷与正常组差异显著,t值均在正负3以上,P均<0.01;异常组的加班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t=-2.235,P=0.033),异常组中加班和未加班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无差异(t=0.724,P=0.471);心理健康与工作支持、自我价值感因子、工作节奏呈显著负相关,小r值为-0.146,P<0.01,与工作负荷的相关极其显著(r=0.197,P<0.01);工作负荷与工作支持通过自我价值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路径模型指标良好.结论 异常群体的自我价值感和工作节奏低于正常者,工作负荷、工作支持通过自我价值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自我价值感和工作有效节奏既彼此互为中介间接影响心理健康,亦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

    作者:钟建军;陈中永;王春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校实习生心理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对高校实习生的心理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探讨如何在提升实习质量的同时保持学生心理健康.方法 研究使用自编实习满意度调查表,对489名完成高校实习的在校学生及毕业生进行了心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①学生对待实习的总体满意度尚可,不满,意率仅有6.5%,但有23.1%的学生反映心理压力较大;②毕业生在技能(t=4.06,P<0.001)和人际维度(t=5.44,P<0.001)得分较低;女生在人际(t=2.38,P<0.05),生涯(t=2.34,P<0.05)和总分方面(t=2.25,P<0.05)得分较高.师范专业学生在技能(t=2.18,P<0.05),生涯(t=3.44,P<0.01)和总分方面(t=2.29,P<0.05)得分较高.结论 增加实习工作量可以提升实习质量及总体满意度,但也会增加心理压力.

    作者:赵永乐;何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