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中庸思维在情绪调节和情绪间的作用

郭侃;曾维希

关键词:情绪调节, 中庸思维, 情绪状态, 大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中庸思维与情绪状态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收集369份在校大学生的量表结果,其中包括情绪调节问卷、中庸信念/价值量表、正负情绪检核表.结果 ①认知重评与正性情绪正相关、与负性情绪负相关,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正相关(r=0.259~0.159,P>0.05);中庸思维与认知重评有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绪有显著负相关(r=0.312,0.160;P>0.05);②中庸思维在认知重评与情绪之间没有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在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之间起到了显著的负调节作用(β=-0.114,P>0.05),中庸思维程度较高时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无显著相关(r=0.107,P>0.05),中庸思维程度较低时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显著正相关(r=0.225,P>0.01).结论 中庸思维使个体倾向使用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较高的中庸思维程度不易受到表达抑制的负面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对南昌市9所高校的764名大学生采用Campbell幸福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①相关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各因子及总分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孤独总分、朋友支持、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4个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解释量大(R2=0.197,F=40.79,P<0.001);③路径分析表明,孤独感作为中介变量对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产生影响.结论 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②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个体的孤独感增加主观幸福感.

    作者:张志涛;王敬群;刘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武警心理健康与自我价值感、工作状况的关系

    目的 探究工作负荷、工作支持和自我价值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某地区武警做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工作状况和工作自我感受问卷调查.结果 除了工作支持外,异常组的价值感受因子、工作有效节奏、工作负荷与正常组差异显著,t值均在正负3以上,P均<0.01;异常组的加班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t=-2.235,P=0.033),异常组中加班和未加班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无差异(t=0.724,P=0.471);心理健康与工作支持、自我价值感因子、工作节奏呈显著负相关,小r值为-0.146,P<0.01,与工作负荷的相关极其显著(r=0.197,P<0.01);工作负荷与工作支持通过自我价值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路径模型指标良好.结论 异常群体的自我价值感和工作节奏低于正常者,工作负荷、工作支持通过自我价值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自我价值感和工作有效节奏既彼此互为中介间接影响心理健康,亦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

    作者:钟建军;陈中永;王春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青少年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青少年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马氏量表(Mach Scale)和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山东某网瘾戒除学校42名学生和普通中学的5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学生类型的差异F(1,90)=1.376,0.652;P>0.05;②青少年问题行为在性别、学生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F(1,90) =8.13,10.932;P<0.01,但在性别与学生类型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0)=0.432,P>0.05;③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344,P<0.01).结论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受人际信任的影响,人际信任越低,问题行为出现的越多.

    作者:嵇苗苗;李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问卷的修订及应用

    目的 修订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问卷,测量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发展特点.方法 采用修订的预测问卷和正式问卷分别对275名和104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修订的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问卷分4个纬度:调节生气/愤怒的效能感、表达快乐的效能感、调节沮丧/气馁的效能感和表达满意的效能感;②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3.12,P=0.002),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1.075,P=0.342).结论 修订的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中国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发展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作者:方春艳;余明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诺族中学生自我意识现状分析

    目的 考察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49名基诺乡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基诺乡中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检出率=52.61%);②寄宿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于走读生(t=-0.10,P<0.05);③各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偏低的人数不同(x2=8.736,P<0.05);④男生的行为、智力与学校因子分较低(分别为t=3.89,P<0.01 ;t=2.50,P<0.05),女生的焦虑因子分较低(t=-3.32,P<0.01);⑤经济状况、父亲民族是自我意识的保护因素,父亲文化程度是危险因素.结论 基诺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耿洪春;杨建中;刘恋;谢丽琴;朱祖欣;李秋媛;李洪毅;刘小彦;杨晓斌;李培凯;曾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人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Mach- Ⅳ)、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和知识共享评估量表对18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性别差异显著(t=3.886,4.284;P<0.001;t知识共享=2.924,P<0.01),文理科差异不显著;②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三者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③自我表露在大学生世故性和知识共享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比率为11.93%.结论 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三者密切相关,世故性可以通过自我表露的行为来影响知识共享的行为.

    作者:蔡文娟;耿耀国;陈风春;蔡娜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初三学生中考焦虑问卷的编制

    目的 编制测查中考焦虑的有效问卷.方法 采用自编的中考焦虑问卷对1575名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考焦虑问卷包含考试焦虑发生时的身心反应、对考不好的担忧、考场环境的不利影响、自卑、对考试后果的担忧、考试自我效能感6个因子,这6个因子的贡献率达50.63%,表明结构效度较好.6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46~0.889之间,表明内容效度较高.总量表的a系数为0.9255,6个分量表的a系数在0.6003~0.8578之间,信度指标较高.初三学生中考焦虑发生率基本呈正态分布.结论 初三学生中考焦虑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可以作为中考焦虑的评估工具.

    作者:孙永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早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目的 探讨留守经历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采用《Temperamenr and Character Inventory》(TCI)及自编调查表对四川省内15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①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无早期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人格的7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t=0.31~1.21,P>0.05);②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来说,留守经历对人格有明显的影响:父母亲外出打工时孩子的年龄越小,其成人后的自我指向这一维度的得分越高(r父=-0.105,P<0.05;r母=-0.117,P<0.05);母亲外出打工时孩子的年龄越小,协调性的得分越高(r=-0.135,P<0.05);父亲在外打工的时间越长,孩子成人后追求刺激性的人格特征越弱(r=-0.132,P<0.05).结论 早期的留守经历对人格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陈孜;卢溪;何骢;陆阳;杨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肢体在发病驰缓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观察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方法 将14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康复训练组在发病早期进行心理康复和肢体强化康复训练,对照组60例按常规治疗,执行常规治疗护理.结果 康复训练后Barthel指数评测两组日常能力,康复训练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进行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王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学院校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自评抑郁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13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不同性别医学院校大学生在焦虑情绪(t=1.826,P<0.05)、负性情绪(t=1.049,P<0.05)存在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焦虑情绪(t=0.072,P<0.05)、负性情绪(t=-0.698,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应对方式均不存在差异;③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以及负性情绪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医学院校男生焦虑情绪、负性情绪高于女生;心理学专业学生焦虑情绪高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负性情绪低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医学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其负性情绪.

    作者:陈晓美;罗红格;郭永芳;郭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文拉法辛与米氮平治疗急性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与米氮平对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的起效时间、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急性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文拉法辛与米氮平(各32例)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以治疗1周末HAMD减分率≥20%评定起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HAMD评分从第1周末起明显下降(P<0.01),文拉法辛组治疗1周末HAMD减分率≥20%25例(78.1%);米氮平组23例(71.8%),两组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0).治疗8周末文拉法辛显效率75%,米氮平组为78.1%,两组疗效相当.副反应量表(TES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文拉法辛与米氮平治疗急性期抑郁症起效迅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作者:刘世华;谢家玲;林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影响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睡眠质量.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即: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功能舒适而促进患者睡眠质量.于治疗第4周周末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并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 治疗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各成分评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睡眠质量7个成分及总分比较(分别为t=7.925,4.303,7.101,7.786.4.091,4.610,5.001,9.983;P均<0.01),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睡眠质量的好坏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与转归,采用中西医结合舒适护理在改善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同时,可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作者:杨彩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状况,了解医学研究生有无学习倦怠情况及对自身的专业认同度.方法 采用研究生学习倦怠量表和专业承诺量表对111名研究生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11名被调查的研究生中,有30%的学习倦怠者,仅有1%的学生没有学习倦怠.学习倦怠的平均得分为2.81,专业承诺的平均得分为3.41.专业承诺各维度在不同被试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情绪低落在不同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2.081,P<0.05),是否是第一志愿考生在情绪低落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t=2.526,P<0.05).情绪低落与继续承诺以及倦怠总分与继续承诺有相关关系.结论 医学研究生中有学习倦怠者,男生比女生以及第一志愿比调剂考生有更高的情绪低落.

    作者:申丽娟;樊国康;游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专业军医大学生学习动力分析

    目的 调查不同专业军医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分析专业因素对其学习动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军医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动力缺失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 各专业的学习动力来源比较,长学年制学员来源于兴趣爱好的比例高(53.7%).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比较,护理学员来源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比例(62.7%)高,长学年制学员学习动力不足来源于“文凭易得没有压力”(21.9%)、“得过且过不想未来”的比例(35.9%)高.结论 专业差异是军医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之一,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作者:鲁娟;陈晰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不良心理情绪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内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颅脑损伤病人73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首先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3种量表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行评估,然后用认知性心理疗法和支持性心理疗法进行干预.并于干预后第2周、第6周各测评1次进行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 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在干预后第2周,除躯体化、焦虑、精神症状3因子得分(t=3.101,2.801,2.912)具有显著性差异(P1<0.05)外,其余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实施干预第6周后再次评估,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相比,不同程度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2均<0.01).SAS、SDS总分评分在干预2周后下降(t=3.716,t=3.680)具有显著性差异(P1<0.05).特别是干预6周后,较干预前明显下降(t=7.542,t=6.78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2<0.01).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宁剑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QOLI- 74)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TCSQ)对46例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及46例健康儿童的父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①孤独症儿童父母的GQOLI—74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以物质生活状态(t=1.98,P<0.05)和心理健康(t=2.56,P<0.01)尤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叉;②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t=1.91,P<0.05),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t=-2.59,P<0.01),消极应对表现突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较健康对照者差,他们应对生活应激事件时易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王新刚;王俊凤;于东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健康调查

    目的 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分析本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以及不同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户籍地患者之间评分的差别.结果 ①本组患者SCL-90评分,除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常模(t=3.785,2.013,2.281,2.632,3.333,2.586,4.173;P<0.01或P<0.05);②年龄≥40岁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5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40岁组(t=2.255,2.079,2.112,2.383,2.077,2.538;P均<0.05);③病程≥5年组躯体化、抑郁2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5年组(t=2.335,2.121,2.273;P均<0.05);④除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4因子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文化程度≥高中组高于文化程度<高中组(t=2.235,2.381,2.612,2.228,2.478,2.823;P<0.01或P<0.05),城镇组高于农村组(t=2.472,2.915,2.500,2.326,2.881,2.248;P<0.01或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吴明珍;赵雪琼;章全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女员工婚姻质量与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 考察邯郸市某公司女员工婚姻质量、自我和谐程度以度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探讨婚姻质量与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Olison婚姻质量问卷、自我和谐量表(SCCS)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邯郸市某大型商场82名女性销售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6.4296,P<0.01;t=-4.1643,P<0.01;t=-6.6874,P<0.01);②婚姻满意度与自我和谐呈负相关(r=-0.280,P<0.05),与自我的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303,P<0.01),与自我的刻板性呈负相关(r=-0.228,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240,P<0.05);夫妻交流与自我和谐呈负相关(r=-0.297,P<0.05),与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298,P<0.01).结论 婚姻质量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婚姻质量与应对方式关系较为复杂.

    作者:邱鸿钟;鲁丹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异性魅力自知量表的编制

    目的 编制异性魅力自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在借鉴国外相关量表及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3个样本共计25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调查,编制了异性魅力自知量表.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一维结构更适合,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因素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可以接受(NFI=0.91,NNFI=0.93,RFI=0.89,IFI=0.94,CFI=0.94,GFI=0.87,AGFI=0.84,RMSEA=0.067,x2=120.95,df=44,x2/df=2.75).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92和0.826,题总相关介于0.534~0.812,异性魅力自知与负面身体自我显著负相关(r=-0.393,P<0.01),与社会期许性仅有微弱且不显著的正相关(r=0.102,P>0.05),异性魅力自知与3年来的追求者数量(r=0.391,P<0.01)和目前潜在追求者数量(r=0.340,P<0.01)间显著正相关,但与谈恋爱的时间长短(r=0.085,P>0.05)和年龄(r=0.092,P>0.05)无关,异性魅力自知在是否有男女朋友上的差异显著(t=3.889,P<0.001).结论 异性魅力自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爱情及恋爱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对异性魅力进行自我评定与判断的有效工具.

    作者:涂阳军;张慧斌;刘声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职业倦怠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而提供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EPQ),对某精神病医院精神科临床一线8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低于综合医院护士(P<0.01),去人格化倾向高于综合医院护士(P<0.05);情感耗竭同EPQ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r=0.543,P<0.01);个人成就感与神经质呈负相关(r=-0.321,P<0.05);性别、工龄与职业倦怠未构成显著差异性.结论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较综合医院护士低且受个性特征的影响.

    作者:秦震新;魏志霞;苑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