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丽娟;樊国康;游金辉
氯丙嗪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吩噻嗪类的代表药,1951年氯丙嗪作为第一个真正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在法国的研制成功宣告了精神病学中生物医学模式时代的到来[2].因其疗效显著价格低廉长期以来作为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对于控制阳性精神症状及兴奋躁动等症状疗效甚佳.但随着用药时间及药量的增加,其副作用也越来越多的凸显出来,比较常见的有抗胆碱能副作用、椎体外系副作用、迟发性运动障碍、粒细胞减少等.近年来,吩噻嗪类药物所致的肥胖、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等一些代谢综合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中所提糖代谢异常是指具有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糖阳性、血糖达糖尿病诊断标准,但上述症状是由于服用一些药物影响糖代谢所致的一组疾病群.本文介绍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服用氯丙嗪所致血糖增高误诊为糖尿病,供临床医师参考借鉴.
作者:张磊;田维忠;李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尊问卷(SES),应对方式问卷(CSS)和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SLS),对大学城不同学校19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自尊成正相关(r=0.388,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r=0.368,P<0.01)、求助(r=0.261,P<0.01)成正相关,与退避(r=-0.146,P<0.01)成负相关;②大学生自尊(t=5.11,P<0.001)、解决问题(t=2.96,P<0.01)和自责(t=2.30,P<0.05)能预测学校生活满意度,自尊和解决问题起正向预测作用,而自责起负向预测作用;③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t=3.02,P<0.05)和求助(t=2.16,P<0.05)在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应对方式在自尊和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即大学生的自尊能通过应对方式对学校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作者:刘伯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将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6周治疗后,其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0.0%,两组药物疗效无显著性差异(x2=0.13,P=0.72);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体质量增加和泌乳及月经紊乱高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锥体外系副作用、体质量增加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作者:赵蓓;汪周兵;鲍根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职业倦怠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而提供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EPQ),对某精神病医院精神科临床一线8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低于综合医院护士(P<0.01),去人格化倾向高于综合医院护士(P<0.05);情感耗竭同EPQ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r=0.543,P<0.01);个人成就感与神经质呈负相关(r=-0.321,P<0.05);性别、工龄与职业倦怠未构成显著差异性.结论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较综合医院护士低且受个性特征的影响.
作者:秦震新;魏志霞;苑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中国大学生的感戴现状.方法 通过修订Watkins等人编制的GRAT感戴量表,用于测量中国大学生的感戴倾向.对陕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长江大学3所院校的24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女大学生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3.95,P<0.001;t=-3.14,P<0.01),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大学生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无信仰的大学生(F=4.49,P=0.004;F=2.98,P=0.033);大学生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戴倾向显著高于其他对象(F=16.63,P<0.001);大学生在“对自然事物的感激”上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社会的感激”和“剥夺感缺失”(F=29.56,P<0.001).结论 中国大学生在感戴倾向上存在性别差异和个人信仰差异;他们把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戴放在首位;相比较“对社会的感激”和“剥夺感的缺失”,大学生更易对大自然产生感激之情.
作者:操龙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状况,了解医学研究生有无学习倦怠情况及对自身的专业认同度.方法 采用研究生学习倦怠量表和专业承诺量表对111名研究生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11名被调查的研究生中,有30%的学习倦怠者,仅有1%的学生没有学习倦怠.学习倦怠的平均得分为2.81,专业承诺的平均得分为3.41.专业承诺各维度在不同被试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情绪低落在不同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2.081,P<0.05),是否是第一志愿考生在情绪低落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t=2.526,P<0.05).情绪低落与继续承诺以及倦怠总分与继续承诺有相关关系.结论 医学研究生中有学习倦怠者,男生比女生以及第一志愿比调剂考生有更高的情绪低落.
作者:申丽娟;樊国康;游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Crocker等人编制的人际交往目标量表进行修订,并检验修订量表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翻译后的人际交往目标量表对43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信度检验:修订后的总量表、自我形象目标、关爱他人目标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2、0.787、0.789,分半信度分别为0.770、0.783、0.745;效度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产生的2个因子共解释38.54%的总方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对于数据的拟合程度良,x2/df=2.06,RMSEA=0.068,NFI=0.805,CFI=0.887,IFI=0.889,TLI=0.867.结论 修订后的人际交往目标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未来的相关领域研究中应用.
作者:张敏;张林;Jennifer Crocker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大学生大五人格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苏省某3所高校2374名大学生,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和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与儿童期虐待、性别、年龄、民族、独生子女、宗教信仰、亲属精神病、躯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有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神经质与情感虐待、忽视、外人虐待、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呈正相关,与性别、独生子女呈负相关(Beta值=0.055~0.207,-0.051~-0.049;P<0.01);外向性与情感虐待、忽视、躯体健康、家庭关系、年龄和家庭经济呈负相关(Beta值=-0.040~-0.217,P<0.05);开放性与年龄和躯体健康呈负相关(Beta值=-0.052~-0.073,P<0.05);友善性与情感虐待、外人虐待、忽视、性别和躯体健康呈负相关(Beta值=-0.061~-0.141,P<0.05);谨慎性与情感虐待、忽视、躯体虐待、躯体健康和家庭关系呈负相关(Beta值=-0.052~-0.130,P<0.05).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具有明显影响,躯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特征也是影响其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相华;王成东;周勤;乔娟;耿德勤;李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综述了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对rTMS改善认知功能的生物学机制,rTMS改善认知发展的临床作用以及rTMS改善认知功能和安全性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作者:乔君;王学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山东省重症监护室( ICU)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的相关性.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山东省ICU护理人员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相关分析中,除开放性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大五人格的其它维度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可对职业倦怠产生正向的预测作用,外倾性,自觉性可对职业倦怠产生负向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五人格可以预测ICU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
作者:刘红敏;李天民;王可玲;戚丽丽;李姗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分析本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以及不同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户籍地患者之间评分的差别.结果 ①本组患者SCL-90评分,除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常模(t=3.785,2.013,2.281,2.632,3.333,2.586,4.173;P<0.01或P<0.05);②年龄≥40岁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5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40岁组(t=2.255,2.079,2.112,2.383,2.077,2.538;P均<0.05);③病程≥5年组躯体化、抑郁2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5年组(t=2.335,2.121,2.273;P均<0.05);④除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4因子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和阳性项目数,文化程度≥高中组高于文化程度<高中组(t=2.235,2.381,2.612,2.228,2.478,2.823;P<0.01或P<0.05),城镇组高于农村组(t=2.472,2.915,2.500,2.326,2.881,2.248;P<0.01或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吴明珍;赵雪琼;章全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编制陆军士兵心理压力问卷,并进行初步的信效度检验.方法 对开放式问卷和焦点团体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建构欲编制问卷的维度,然后根据确定的问卷维度拟制问卷题项,收集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简化问卷题项,验证问卷结构.结果 正式问卷包括30道题5个维度即军事训练、工作负荷、军营生活、部队管理和人际关系;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建构的问卷维度与观察数据拟合较好,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8,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54~0.890,与效标问卷的得分也具有统计学的显著相关性.结论 编制的问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谢远俊;李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90后和90前大学生自我观差异和教育引导对策.方法 采取组间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故事主人公的性格评定和对被试自身性格判定进行比较分析,比较90前和90后两代人的自我观.结果 ①“90前”和“90后”大学生的自我评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170例被调查者中,两组被试对自我评定差异显著(F=3.183,P<0.1);②“90前”和“90后”被试对自我性格特征的评价都表现出和主人公(内向性性格特征)特征差异明显,两组被试评价自己性格特征外向的被试人数明显大于评价自己性格特征内向的被试人数;③外向型被试中,“90前”的被试数量明显小于“90后”的被试.内向型被试中,“90前”的被试数量明显大于“90后”的被试.均衡型被试两组被试的差异不是十分明显.结论 90后更强调开放性和自我主体地位,普遍寻求优秀,自我实现目标较高.
作者:王静;陈杰;王伟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女较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52名女校大学生样本进行测查,考察了女校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 ①除敌对因子外,女校大学生SCL- 90的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t=3.20~16.14,P<0.01);②神经质、宜人性和SCL- 90的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神经质和宜人性是女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稳定有力的预测指标,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宜人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作者:赵淑媛;蔡太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心理干预需求的一般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各科非危重住院患者602例.结果 ①20.9%的患者认为自己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干预;②卡方(x2)检验发现,住院患者心理干预需求各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x2=36.267,34.483,28.690,34.673,21.145,19.566;P<0.001)和年龄差异(x2=55.080,38.937,21.862,18.837,27.512,54.469;P<0.001),但并不存在显著的受教育程度差异(x2=2.399,P<0.521 ;x2=4.320,P<0.437;x2=7.112,P<0.103;x2=5.506,P<0.125;x2=10.726,P<0.078;x2=10.121,P<0.071);③82.1%的患者选择个别心理治疗方式,且认为在治疗的不同时期都需要心理干预;90%以上患者认为心理治疗合理费用应小于100元1次.结论 根据不同患者、治疗不同时期、具体问题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内容或方式,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怀亮;郭玉星;梁昆仑;王蔷;王红艳;贺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英语教师教学行为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方法 采用学习自我调节问卷、一般性学习动机问卷、英语教师教学行为问卷对662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 在控制了一般性学习动机之后,英语教师的自主性支持行为会积极促进学生内在动机(β=0.34,P<0.001)和认同调节动机(β=0.22,P<0.001)的发展,组织行为对学生的认同调节动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10,P<0.01),控制行为则增强学生的外部调节动机(β9=0.19,P<0.001)和投射调节动机(β=0.08,P<0.05).初中生的一般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习动机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具有独特影响,同时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一般性学习动机.
作者:曾细花;王耘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马氏量表(Mach Scale)和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山东某网瘾戒除学校42名学生和普通中学的5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学生类型的差异F(1,90)=1.376,0.652;P>0.05;②青少年问题行为在性别、学生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F(1,90) =8.13,10.932;P<0.01,但在性别与学生类型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0)=0.432,P>0.05;③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344,P<0.01).结论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受人际信任的影响,人际信任越低,问题行为出现的越多.
作者:嵇苗苗;李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重庆市3所大学的2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总体较好,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5.38,P<0.001);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5.07,P<0.05);希望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12.71,P<0.001);希望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3.84,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四年级大学生的希望水平显著高于三年级大学生;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不够理想,生活满意度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1.22,P<0.01);消极情感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8.27,P<0.01);③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正相关,前者对后者各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预测效应介于16.2%~29%之间).结论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作者:唐家林;李祚山;张小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感戴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426名在较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多数大学生对家人、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行动予以回报:②大学生感戴在不同性别(t=-2.265,P<0.05),专业(t=2.112,P<0.01)、是否独生子女(t=-2.534,P<0.05)等方面有显著差异;③大学生感戴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567,0.321 ;P<0.01);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对感戴有显著预测作用(R2=0.332).结论 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戴.
作者:燕展;朱从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优秀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某高校2007、2008年700名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大学生应用自编自杀意念问卷、自杀态度问卷等8个量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查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优秀大学生中有14.6%的人近1年内出现自杀意念,女生比男生高(x2=5.292,P=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的诱发因素,但不起主要作用,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对自杀性质的认识,担心错误,心理疾病倾向是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因素(P=0.00).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三者相互作用产生自杀意念,其中过度追求完美是优秀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人格因素.
作者:杨新华;林丽娅;朱翠英;杨青松;阳锡洲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