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张林;Jennifer Crocker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经急性期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一般工娱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集体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以联合音乐治疗的联想学习、记忆商教、WCST正确百分数和随机错误数成绩较常规治疗为好.结论 接受性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改善有积极意叉.
作者:查智群;李达;吴秋凤;张燕;陆江波;毛智群;张国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内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颅脑损伤病人73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首先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3种量表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行评估,然后用认知性心理疗法和支持性心理疗法进行干预.并于干预后第2周、第6周各测评1次进行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 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在干预后第2周,除躯体化、焦虑、精神症状3因子得分(t=3.101,2.801,2.912)具有显著性差异(P1<0.05)外,其余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实施干预第6周后再次评估,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相比,不同程度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2均<0.01).SAS、SDS总分评分在干预2周后下降(t=3.716,t=3.680)具有显著性差异(P1<0.05).特别是干预6周后,较干预前明显下降(t=7.542,t=6.78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2<0.01).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宁剑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感戴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426名在较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多数大学生对家人、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行动予以回报:②大学生感戴在不同性别(t=-2.265,P<0.05),专业(t=2.112,P<0.01)、是否独生子女(t=-2.534,P<0.05)等方面有显著差异;③大学生感戴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567,0.321 ;P<0.01);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对感戴有显著预测作用(R2=0.332).结论 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戴.
作者:燕展;朱从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中庸思维与情绪状态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收集369份在校大学生的量表结果,其中包括情绪调节问卷、中庸信念/价值量表、正负情绪检核表.结果 ①认知重评与正性情绪正相关、与负性情绪负相关,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正相关(r=0.259~0.159,P>0.05);中庸思维与认知重评有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绪有显著负相关(r=0.312,0.160;P>0.05);②中庸思维在认知重评与情绪之间没有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在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之间起到了显著的负调节作用(β=-0.114,P>0.05),中庸思维程度较高时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无显著相关(r=0.107,P>0.05),中庸思维程度较低时表达抑制与负性情绪显著正相关(r=0.225,P>0.01).结论 中庸思维使个体倾向使用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较高的中庸思维程度不易受到表达抑制的负面影响.
作者:郭侃;曾维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编制测查中考焦虑的有效问卷.方法 采用自编的中考焦虑问卷对1575名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考焦虑问卷包含考试焦虑发生时的身心反应、对考不好的担忧、考场环境的不利影响、自卑、对考试后果的担忧、考试自我效能感6个因子,这6个因子的贡献率达50.63%,表明结构效度较好.6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46~0.889之间,表明内容效度较高.总量表的a系数为0.9255,6个分量表的a系数在0.6003~0.8578之间,信度指标较高.初三学生中考焦虑发生率基本呈正态分布.结论 初三学生中考焦虑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可以作为中考焦虑的评估工具.
作者:孙永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邯郸市某公司女员工婚姻质量、自我和谐程度以度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探讨婚姻质量与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Olison婚姻质量问卷、自我和谐量表(SCCS)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邯郸市某大型商场82名女性销售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6.4296,P<0.01;t=-4.1643,P<0.01;t=-6.6874,P<0.01);②婚姻满意度与自我和谐呈负相关(r=-0.280,P<0.05),与自我的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303,P<0.01),与自我的刻板性呈负相关(r=-0.228,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240,P<0.05);夫妻交流与自我和谐呈负相关(r=-0.297,P<0.05),与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298,P<0.01).结论 婚姻质量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婚姻质量与应对方式关系较为复杂.
作者:邱鸿钟;鲁丹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的特点.方法 采用多维度一多向归国量表(MMCS)对右江民族医学院4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5.458,P<0.001);②不同民族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上不存在差异;③大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与大四的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5.887,P=0.001),在人际关系归因上与大二年级的学生有显著差异(F=3.482,P<0.05).结论 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在民族间几乎没有区别,但与性别和年级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侯小飞;李涛;值然;刘桂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放松疗法对改善耳鸣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调查耳鸣患者共116名.将有失眠问题的46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放松治疗,而对照组被试仅接受药物治疗.结果 ①耳鸣患者AIS的平均分为(8.54士3.83),>6分共46人,失眠检出率为39.7%;②耳鸣患者的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与失眠呈显著正相关(r=0.83,0.73,0.54,0.57,0.70,0.75,0.53,0.63,0.57,0.27;P<0.001);③干预后,两组被试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及失眠得分有显著性差异(t=-2.327,P<0.021;t=-2.436,P<0.018;t=-3.094,P<0.004;t=-2.957,P<0.005).结论 放松疗法对减少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特征的消极影响,提高睡眠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张永芬;白淑珍;高波;周砚春;王巧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高校实习生的心理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探讨如何在提升实习质量的同时保持学生心理健康.方法 研究使用自编实习满意度调查表,对489名完成高校实习的在校学生及毕业生进行了心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①学生对待实习的总体满意度尚可,不满,意率仅有6.5%,但有23.1%的学生反映心理压力较大;②毕业生在技能(t=4.06,P<0.001)和人际维度(t=5.44,P<0.001)得分较低;女生在人际(t=2.38,P<0.05),生涯(t=2.34,P<0.05)和总分方面(t=2.25,P<0.05)得分较高.师范专业学生在技能(t=2.18,P<0.05),生涯(t=3.44,P<0.01)和总分方面(t=2.29,P<0.05)得分较高.结论 增加实习工作量可以提升实习质量及总体满意度,但也会增加心理压力.
作者:赵永乐;何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英语教师教学行为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方法 采用学习自我调节问卷、一般性学习动机问卷、英语教师教学行为问卷对662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 在控制了一般性学习动机之后,英语教师的自主性支持行为会积极促进学生内在动机(β=0.34,P<0.001)和认同调节动机(β=0.22,P<0.001)的发展,组织行为对学生的认同调节动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10,P<0.01),控制行为则增强学生的外部调节动机(β9=0.19,P<0.001)和投射调节动机(β=0.08,P<0.05).初中生的一般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习动机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具有独特影响,同时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一般性学习动机.
作者:曾细花;王耘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对南昌市9所高校的764名大学生采用Campbell幸福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①相关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各因子及总分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孤独总分、朋友支持、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4个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解释量大(R2=0.197,F=40.79,P<0.001);③路径分析表明,孤独感作为中介变量对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产生影响.结论 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②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个体的孤独感增加主观幸福感.
作者:张志涛;王敬群;刘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修订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问卷,测量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发展特点.方法 采用修订的预测问卷和正式问卷分别对275名和104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修订的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问卷分4个纬度:调节生气/愤怒的效能感、表达快乐的效能感、调节沮丧/气馁的效能感和表达满意的效能感;②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3.12,P=0.002),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1.075,P=0.342).结论 修订的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中国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发展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作者:方春艳;余明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自评抑郁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13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不同性别医学院校大学生在焦虑情绪(t=1.826,P<0.05)、负性情绪(t=1.049,P<0.05)存在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焦虑情绪(t=0.072,P<0.05)、负性情绪(t=-0.698,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应对方式均不存在差异;③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以及负性情绪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医学院校男生焦虑情绪、负性情绪高于女生;心理学专业学生焦虑情绪高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负性情绪低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医学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其负性情绪.
作者:陈晓美;罗红格;郭永芳;郭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现状,探讨护士职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依据.方法 用国内通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对225名综合医院在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并进行差异性的相关分析.结果 护士的年龄和护龄的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F=3.08,3.93;P<0.05),且随着年龄和护龄的增加而递减;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职业延迟特质有显著性差异(F=2.93,P<0.05),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延迟特质就越高;婚否的延迟满足总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t=-2.6,P<0.05),而独身子士和户口性质对职业延迟总分没有统计学影响(t=-0.54,-0.08;P>0.05).结论 ①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年限的延长,护士的延迟满足能力会降低;②低学历护士的延迟满足能力比高学历的低,应给予更多的关注;③未婚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能力优于已婚护士.
作者:万憬;李晋;白海霞;穆燕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压力的结构并以此为基础编制问卷.方法 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等方法,编制大学生人际压力问卷,并对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人际压力包含6个因素:无助挫败、紧张约束、矛盾冲突、强势竞争、焦虑担忧和差距对比;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x2/df=2.86,GFI=0.87,AGFI=0.85,RM-SEA=0.06,NFI=0.82,IFI=0.88,CFI=0.86;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0.88.结论 大学生人际压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作者:马子媛;王俊刚;赫英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马氏量表(Mach Scale)和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山东某网瘾戒除学校42名学生和普通中学的5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学生类型的差异F(1,90)=1.376,0.652;P>0.05;②青少年问题行为在性别、学生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F(1,90) =8.13,10.932;P<0.01,但在性别与学生类型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0)=0.432,P>0.05;③青少年的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344,P<0.01).结论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受人际信任的影响,人际信任越低,问题行为出现的越多.
作者:嵇苗苗;李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评定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赛前心境对心理疲劳预测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运动员运动疲劳问卷、竞技动机量表(CMI)、赛前心境量表(POMS)在某省运会前对部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运动等级、不同文化水平的青少年运动员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差异显著(t=-1.49,-1.64;P<0.05).不同训练年限的青少年运动员在负评价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1.56,P<0.05);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动机、感性体验动机与低成就感、情绪体力耗竭、负评价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赛前心境量表可以作为预测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有效工具.
作者:周喜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人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Mach- Ⅳ)、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和知识共享评估量表对18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性别差异显著(t=3.886,4.284;P<0.001;t知识共享=2.924,P<0.01),文理科差异不显著;②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三者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③自我表露在大学生世故性和知识共享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比率为11.93%.结论 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三者密切相关,世故性可以通过自我表露的行为来影响知识共享的行为.
作者:蔡文娟;耿耀国;陈风春;蔡娜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编制异性魅力自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在借鉴国外相关量表及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3个样本共计25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调查,编制了异性魅力自知量表.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一维结构更适合,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因素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可以接受(NFI=0.91,NNFI=0.93,RFI=0.89,IFI=0.94,CFI=0.94,GFI=0.87,AGFI=0.84,RMSEA=0.067,x2=120.95,df=44,x2/df=2.75).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92和0.826,题总相关介于0.534~0.812,异性魅力自知与负面身体自我显著负相关(r=-0.393,P<0.01),与社会期许性仅有微弱且不显著的正相关(r=0.102,P>0.05),异性魅力自知与3年来的追求者数量(r=0.391,P<0.01)和目前潜在追求者数量(r=0.340,P<0.01)间显著正相关,但与谈恋爱的时间长短(r=0.085,P>0.05)和年龄(r=0.092,P>0.05)无关,异性魅力自知在是否有男女朋友上的差异显著(t=3.889,P<0.001).结论 异性魅力自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爱情及恋爱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对异性魅力进行自我评定与判断的有效工具.
作者:涂阳军;张慧斌;刘声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北京工科大学的需要结构的特点.方法 采用问卷法辅以访谈法,对北京某重点工科大学3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工科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可分为18种,其中强度大的前4位需要依次是:友情的需要、维持生存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身体素质开发的需要;强度弱的末4位是奉献的需要、性的需要、权力需要、减低压力的需要;②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法计算出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经济条件大学生等级序次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不同年级(r>0.9)、性别(r=0.73)、家庭经济条件(r=0.80)的需要排列等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③中位数检验表明,不同年级的工科大学生在维持生存(x2=9.12)、秩序(x2=7.88)、自尊自立(x2=9.81)、权力(x2=8.36)等基本需要的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求知和求美(x2=6.22)、精神愉悦(x2=6.57)的基本需要的强度存在边缘显著性差异(P<0.1);不同性别的工科大学生在性(x2=36.35)、归属(x2=5.33)、求知求美(x2=4.9)的基本需要强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工科大学生在奉献的需要强度存在边缘显著性差异(x2=3.49,P<0.01).结论 ①北京工科大学生需要结构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维持生存需要强度较高,奉献需要强度需要较低;②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的需要结构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某些基本需要的强度存在差异.
作者:牛勇;邱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