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飞琳;黎玮
为了适应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工作模式,我科于2007年1月开始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专业化岗位技能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培训对象消毒供应中心人员18人,护士10人,技术工人8人.护士大年龄44岁,小年龄25岁,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1人,护士5人,平均年龄34.5岁;本科毕业3人,大专毕业7人;技术工人大年龄50岁,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38岁;高中毕业4名,初中毕业4名.
作者:张胜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前我国床护比例尚未完全达到1∶0.4,且与发达国家的床护比例相差5~6倍,床护比例紧张,护士紧缺,这些客观现状为护工行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护工队伍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关注护工压力源和心理健康,对护工这个群体的自身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小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医院感染给住院患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应采取有效管理方法,控制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暴发的传播途径中以接触传播为主[2].在手术科室中,有效控制各种不洁接触,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避免交叉感染的有效途径.医护人员通过正确的洗手可以显著地减少手上携带的潜在病原菌,有效地切断接触传播[3].
作者:邸玉娜;郑如庚;侯晓丽;赵丽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术后化疗后儿童肾母细胞瘤接受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化疗后行放射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的改变等.结论 给予术后化疗后肾母细胞瘤患儿放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钟文欢;冯惠霞;黄滨莲;张甫银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现今治疗大面积瘢痕多采用软组织扩张术,由于扩张后的皮肤在颜色、质地、结构和毛发数量等方面与相邻部位的正常皮肤组织十分相近,具有正常的感觉,与其它组织移植技术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胸部是烧伤的常见部位之一,严重者可妨碍呼吸运动和直立体位,还易发展成为难治愈的瘢痕疙瘩.治疗大面积瘢痕常需要埋植多个扩张器及二次扩张,而应用超量扩张的背阔肌岛状肌皮瓣带蒂修复胸部瘢痕只利用了背阔肌下一个大容量扩张器,不仅修复了胸部大面积瘢痕,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局部组织功能结构.
作者:王大方;梁言娟;何红宾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年来,随着各种专业软件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计算机技术也越来越地应用于护理工作领域.2011年我院引进了新的信息系统分有35个分系统及子系统,其中有住院及病房分系统,分系统内又含有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46个项目.经信息科、护理部、临床科室,医保科及全院工作人员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于11月18日正式启动,现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化验、检查、药品,PACS,电子病历等系统己开通,护士工作站能完成患者的入院、出院、转科登记,生成患者一览卡;完成患者生命体征信息(体温、脉搏、呼吸等)的录入,护理记录的书写;医嘱的录入并根据医嘱自动生成各种执行单.
作者:彭春莲;陈静;莫龙香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年不断有媒体披露,在会议、婚礼等大型活动中,因放飞氢气球引起的群体伤害事件不断出现.而在医院病房里悬挂卡通氢气球,却没有引起病房管理者足够重视,是一种十分容易被忽略的安全隐患.
作者:陆升红 刊期: 2013年第z1期
2010年4月我院成功抢救1例子宫肌瘤手术中心脏骤停患者,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系本院手术室护士.2008年3月体检时发现子宫多发性肌瘤并逐渐增大,要求住院手术治疗.于2010年4月12日在连硬外麻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丁继玲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调查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准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90例COPD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64.4%的患者焦虑情绪为阳性,68.9%的患者抑郁情绪为阳性,51.1%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存;不同性别的COPD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差异显著,且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独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独居患者;COPD患者每年入院次数越多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文化程度越高且对疾病越了解的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结论 COPD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受性别、文化程度、每年住院次数以及疾病了解情况的影响,心理护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小娟;王国强;林焕英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治疗中的个性化护理.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对照组患者只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特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在基线及6个月后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的变化.结果 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治疗及维护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好.
作者:蚁旭贤;吴慕廉;詹小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在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手术室是外科临床医疗工作实施治疗手段的场所之一,它承担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一旦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而且感染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可明显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陈利姑;王欣;张贵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抢救过程,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开胸心脏按压直接刺激自主心跳的恢复,增加心脏和脑组织的灌注压和血流量,且对中心静脉压和颅内压的影响较小,更加有利于自主循环的恢复和脑细胞的保护[1].2012年10月我院一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型术后患者出现血压持续下降、室颤等心衰表现,经医护人员迅速而积极的抢救,患者康复出院,本文将抢救过程和护理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秀;于惠芝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3位[1-3].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严重危害着妇女健康.化疗即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化疗方案种类较多,但多数以烷化剂及铂类为基础,由于卵巢癌对化疗相对不敏感加上对部分化疗药耐药,而且目前医学界也无统一的标准化疗方案,哪几类药物联用更有效还都在临床观察阶段[4].
作者:李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对疾病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可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改变患者的态度和行为,自觉遵守各种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提高对患者病情控制,防治或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降低糖尿病致残率有重要意义[1].
作者:程亚男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腰穿脑脊液血性,患者往往容易并发脑血管痉挛,颅内再次出血,蛛网膜粘连等并发症,其诱因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情绪激动、饮酒等引起.我科于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SAH患者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晶;朱方方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疼痛作为肿瘤患者的主要自觉症状,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其厌世、轻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界已将癌性疼痛作为一个影响到全球性健康的重要问题予以广泛关注.目前,疼痛研究的重点已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而护士在疼痛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作者:周珺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为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维持在稳定状态,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大限度地进行自我管理,我院对4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的健康教育,以期进一步求证健康教育对该类患者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静;火静兰;朱美利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以泌尿外科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完成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5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个体化护理,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24h平均睡眠时间及出院前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运用系统的整体护理,采用心理支持和个体化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实际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杨秀冬;申海燕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在我国,结直肠癌是前五位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率的逐渐上升,做结肠造瘘口的患者也随着增多,我院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自制了一种造口罩应用于结肠造瘘的护理中,它具有性能良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无毒性、舒适柔软、透明度较好等特点.我们把它运用到腹部同样可以起到贴腹作用.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将自制结肠罩用于结肠造瘘口术后的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友花;彭春莲;陈静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通过调查住院患者输液现状和量化输液护理工作量来了解近年来住院患者输液状况的变化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对比2002年和2012年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输液使用率、输液天数、每天输液的瓶数及输液药物分类比例,同时量化本科室配制液体、静脉穿刺和更换药物等输液相关的护理工作量,分析输液状况的变化特点和对输液护理的影响程度.结果 2012年输液使用率均为100%,与2002年相比,平均住院天数和输液天数分别增加1d,但平均每天输液瓶数却翻了1番(3/6),以肿瘤化疗药物和复方氨基酸等营养物增加较突出;我科室每配制输液1瓶平均所需时间为1.78,静脉穿刺1次平均时间为5.6,每更换药物1次所需的平均时间为1.2.每人每增加1瓶需增加的护理时间=2.98,与2002年相比,科室每天静脉输液护理增加的时间为112.结论 目前住院患者输液治疗较前大幅度增加,显著地增加了输液护理工作的负荷,对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都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陈娇香;伦雪萍;谢春玲;沈雅洁 刊期: 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