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自我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知识及行为影响的研究

文杰

关键词: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F)具有高住院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它是65岁以上患者常见的住院原因[1],约59%的男性患者和45%女性患者在出现首发症状后5年内死亡[2].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行为是影响CHF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键所在,也是CHF患者复发、反复入院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自我管理行为不佳的原因与缺乏社会支持、缺乏相关知识、缺乏动力或督促、缺乏激励机制、单独居住以及症状严重等因素有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成立儿童居家保健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居家护理起源于美国,且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重视.在国外运行多年.其优势在于节约医疗资源,具有方便性、经济性、灵活性等特点,其核心概念简单概括为尊重、支持、灵活性、选择、合作、信息、授权及力量.儿童居家保健护理也是居家护理的一部分,这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国外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模型[1],也是我国儿童保健发展的趋势.

    作者:冉伶;吴霞飞;杨爱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肿瘤科低年资护士负性身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近几年来,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肿瘤患者数量的增长加大了对肿瘤护理工作者的考验.临床低年资护士作为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身心健康不仅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升[1],也影响着肿瘤护理事业未来发展质量与安全.目前对肿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研究很多,但应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甚少.

    作者:邢淑君;张彦新;黎贵;褚亚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留置胃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主要用于胸腹部手术前后胃肠减压、昏迷或营养不良患者鼻饲营养液.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置管目的其胃管选择、胃管保留时间、置管方法都不同,国内护理同仁在这方面的研究颇多.本文就胃管的选择、不同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留置胃管时间等问题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新;刘颖;李静;顾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放疗同步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护理

    我院肿瘤科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恩度联合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24例,近期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24例宫颈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鳞癌16例,腺癌8例,年龄33~63岁.

    作者:任道琼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自制各式护理印章在输液中心的应用

    在输液中心所有的护理操作属于一次性、一过性的操作,常规是不同的患者、个人的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流动性特别大,在护理治疗中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存在安全隐患,口头告知及宣教力度不够大,患者着急输液减轻症状,心情特别急躁.

    作者:袁君;林丽萍;赵雪金;张桂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护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是我院碎石手术室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型微创手术,具有碎石彻底、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花费少、康复快等优点.是一个先进的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式.我科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年开展MPCNL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洁;张春玲;刘秀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病素性脑炎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实验室资料及治疗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治愈,好转3例,1例转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通过采取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及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加强病毒性脑炎健康宣教,能使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患儿家属对该疾病认识,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总结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48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出血情况及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348例患者中有319例患者术后无出血发生,28例患者出现穿刺口少量渗血,1例患者出现大量渗血并形成皮下血肿,经相关治疗及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预防措施能有效地减少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出血,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血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清;陶玮;潘慧玲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河南省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更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做保障.本课题就河南省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经过文献查找,咨询专家意见等,总结分析了河南省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和发展方向,现报道如下.

    作者:臧舒婷;李玉萍;王淑靖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浅析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人们对医疗服务过高的期望与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再加之医疗卫生行业的高风险性及风险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护理上的不安全事件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关注.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规范制度、从服务流程改进、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识别和评估护理服务中各个环节的不安全因素,研究和探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程序和重点,制定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目标,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及效果评价,努力将护理风险降到低点,从而为患儿提供安全、实用、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是非常必要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正芳;黄馨;李建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颌面外科手术室护生护理安全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实习护生人数逐年增加,来源于不同院校、不同学历、不同水平,同时,到颌面外科手术室进行实习的护生人数也明显增加,因此,为颌面外科手术室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安全主要是指给患者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和安全的护理操作,保障患者得到优质服务.随着颌面外科手术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对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颌面外科手术存在特殊性和高风险性,而实习护生也是一支特殊的护理队伍,因此也给手术室的带教老师为提高护生护理安全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者:胡莉为;杨晖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应用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对缩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效果评价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病情常迁延,患者的社会能力、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有不同程度减弱.有研究表明,住院的管理模式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使病人的行动受到限制,有的患者甚至整天都躺在床上,吃饭、吃药、日常生活料理都要护士监督,缺乏主动性.由于受环境的局限,以及长期脱离社会,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静;莫龙香;彭春莲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批量白内障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应用及评价

    我科2008年开展批量白内障助残复明工作以来,依照临床路径要求,每次批量手术40例次左右,根据患者多,不住院,手术集中,工作量大的情况,设计了眼科门诊白内障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该表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于临床实践,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玉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预防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发生血尿的集束干预策略

    目的 探讨预防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发生血尿的集束干预策略.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发生血尿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集束干预策略,于2010年3月开始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后血尿发生率由2.1%降至0,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制定集束干预策略并使之成为规范化的护理程序,有效预防了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发生血尿.

    作者:魏娟;陈享媛;段鸿露;陈玉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延续性护理及其在国内现状

    在以家庭和社区医学为基石的欧美医疗体系内,延续性护理(continuity of care)目前被认为是核心要素之一,其目的在于提供有效和低成本的健康服务,减少病患反复住院的需求,改善医护、患满意度和病患结局[1-4].国内延续性护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现综述如下.

    作者:袁玉珍;徐飞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加强危重患者床头抬高的规范管理和效果

    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1].目前对于危重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相关指南有明确的规定,但临床上护士对床头抬高执行率不高,护士对抬高床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及实际抬高角度判断有偏差是其主要原因[2].危重患者使用肠内营养和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增高,由此产生的并发症令人关注,其中以吸入性肺炎为严重.

    作者:郭燕梅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策略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关注由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同时对CVC-RI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及临床操作方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感染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调查及其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干预

    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因其感染的复杂性和难治性,易引起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本文回顾我科2012年1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MORO患者34例,分析其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控制MORO感染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珺;付学勤;杨梅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联合疗法缓解自然分娩产妇切口疼痛的疗效观察

    自然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通过软产道,必然对会阴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会阴位于骶尾神经支配区域,该区神经分布广泛,敏感度高.有研究对产妇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切口疼痛占47.35%[1].产后会阴裂伤或侧切口的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得不到有效缓解,将会对患者的身心及对新生儿的喂哺产生不利的影响[2].冰袋冷敷会阴部对自然产后会阴部疼痛指数的降低具有一定疗效,且该方法简便易行[3].

    作者:徐丽琴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方法与思考

    为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和管理的要求,我院形成了完善的随访体系和具有特色的医德管理工作模式,凸显了患者在医德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建立起医院、患者共同促进医德改进的良性运行机制.这一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患者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冬香;辛翠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