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张丽娟;周海燕

关键词:化疗过程, 药物外渗, 相关因素, 局部组织, 非特异性炎症, 组织坏死, 肿瘤治疗, 软组织, 并发症, 疼痛, 皮肤, 溃疡, 肌腱, 红肿, 关节
摘要: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局部并发症.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组织红肿、疼痛及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甚至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喉罩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fibroscope,FOB)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因有术中咳嗽反应较多、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影响了操作的顺利进行,且患者在施术的过程中也较痛苦.

    作者:毛伟;崔恩海;王斌;汪卫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Coflex非融合固定术棘突间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Coflex非融合固定植入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分别应用Coflex植入治疗、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其手术方法、术中评估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Coflex手术的手术时间(70.02±8.67)min和出血量(181.46+16.59)ml均明显低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09、3.01,P均<0.05),而与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4、0.24.P均>0.05).JOA评分中Coflex组优良率为94.32%,高于单纯摘除髓核组89.55%,略低于PLIF组为95.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11、1.26,P均>0.05).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棘突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Coflex固定术能减少手术创伤,并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何齐芳;周少波;李民;朱六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的镇痛作用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各类患儿在接受治疗,护理中包括了大量与疼痛有关的诊断性、治疗性操作,其中常见的是足跟采血.反复的疼痛刺激除了短期影响外,未经治疗的疼痛和应激刺激可产生长期影响,影响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包括对痛觉的反应,因而寻求有效的干扰措施来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是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者:邢月华;洪爱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以意识障碍为首发表现4例的小脑梗死诊治体会

    小脑梗死是脑梗死中的少见类型,以意识障碍为首发表现的小脑梗死更少见,但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近3年来收治的4例以昏迷就诊并确诊为小脑梗死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沈卫强;吴立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良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78例

    大隐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的下肢血管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浅静脉曲张、肢体肿胀、足靴部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轻者妨碍生活和工作能力,重者可致不同程度病残.

    作者:徐新华;卫长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后路椎管侧前方潜行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对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的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经后路椎管侧前方潜行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总结技术要点.方法 对39例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的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椎管侧前方潜行减压、椎体内及后外侧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3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7~41月,平均(14.22±7.41)月.椎体前缘高度与原高度比由术前平均(48.42±5.38)%恢复到术后平均(92.23±2.49)%;椎体后缘高度与原高度比由术前平均(74.31±3.56)%恢复到术后平均(97.76±1.06)%;Cobb角由术前平均(19.47±3.94)°矫正到术后平均(3.96±1.87)°,手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62、39.40、22.24,P均<0.05).神经功能根据Frankel分级评定,术后较术前有0~3级的恢复.其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全部融合,术后39例CT复查显示椎管矢状径得到有效扩大,脊髓压迫解除.结论 经后路椎管侧前方潜行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的胸腰椎骨折是可行的.

    作者:张招波;周小小;李小亚;马宁;朱贤平;滕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网球肘120例疗效观察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肘肌劳损等,属祖国医学中筋骨损伤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其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本次研究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本病120例,取得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鞠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盲肠置管引流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盲肠置管引流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植.方法 低住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共64例,分盲肠置管引流组(研究组,n=32)和保护性回肠造漏组(对照组,n=32),,分别从手术创伤、留置管的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生活质量及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3.25±0.52)d低于对照组(5.68±0.84)d、术后疼痛评分(3.31±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08±0.22)分、住院费用(25456.72±23.56)元低于对照组(36879.55±164.34)元,术后生活质量满意度(84.79%)明显优于对照组(3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62、1.82、1.76,x2=49.38,P均<0.05) 而留置管引流量、置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及发生吻合口漏病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8、0.42、0.54,X2=0.50,P均>0.05).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行盲肠置管引流可避免两次手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陈坚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应用Hamric高级临床护理模式培训糖尿病教育护士

    护士在糖尿病护理、教育与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我国各大医院纷纷设立了糖尿病教育护士,有为数不多的护士被送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糖尿病教育护士的培养[1],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被培训护士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能胜任日常工作并成为一名合格的糖尿病教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作者:楼青青;周小萍;杨丽黎;冯金娥;叶志弘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肠炎122例观察

    腹泻病是小儿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类常见多发病,以6个月至2岁婴儿发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多见.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病毒性腹泻、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等防治上,有着较明显的优势.

    作者:吴延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万古霉素硫酸钙与万古霉素骨水泥在体内抗生素释放规律的动物实验观察比较

    目的 与万古霉素骨水泥相比较,探讨万古霉素硫酸钙在体内抗生素释放的规律.方法 将成功建立左胫骨慢性骨髓炎的16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万古霉素硫酸钙组)和对照组(万古霉素骨水泥组),在左胫骨分别植入万古霉素骨水泥栓及万古霉素硫酸钙栓,收集两组实验对象术后0.5 h、1 h、1.5h、2 h、4 h、6 h、12 h、24 h、48 h、72 h的引流液及血液,测量万古霉素药物浓度至引流液消失、血液中药物浓度测不到为止;收集1 h、2 h、6 h、12 h、24 h、48 h、4 d、7 d的尿液测量药物浓度,至尿液药物浓度消失并比较两组的药物浓度的差异.结果 在观察时间范围内,实验组引流液在各个时间点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5、3.34、3.24、3.75、3.96、4.56、5.32、5.53,P均<0.05).对照组血液药物浓度和尿液药物浓度一直处于测不到的状态,而实验组血液药物浓度在植入后1.5 h开始被检测到药物浓度,与对照组同时间点药物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2、3.01、2.54、2.33、1.95、2.17,P均<0.05);实验组植入后1h开始测到尿液药物浓度,药物浓度迅速增高,于24 h达到高峰,于1周后下降至极低的药物浓度.其中2~48 h与对照组同时间点尿液药物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55、3.22、3.48、4.13、3.46、3.15,P均<0.05).结果 万古霉素硫酸钙在体内的抗生素释放优于万古霉素骨水泥.

    作者:赵俊强;陈琼;郑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腱鞘巨细胞瘤11例MRI征象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腱鞘巨细胞瘤的MRI病例资料,所有病例行MRI平扫,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病变位于手掌指6例、腕关节1例、足4例,MRI主要表现为关节周围肿块,T1WI序列11例均为等信号,T2WI序列5例呈高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2例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呈低信号,2例增强后病灶有强化,骨质受侵犯3例,关节囊积液1例,关节周围软组织受推移包绕3例.结论 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王静;胡红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肛减压导管治疗急性结直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症,结直肠梗阻大多为癌性梗阻.对于结直肠肿瘤造成的梗阻,通常行肠造口,然后二期行吻合术.经肛门的肠梗阻导管的应用使部分结直肠肿瘤造成的急性大肠梗阻的患者能够在梗阻近段结肠减压和肠道准备后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从而避免了造口后再行二期手术.本次研究应用内镜下经肛门放置减压导管治疗结直肠梗阻11例,疗效满意,避免了仓促进行的各种急诊手术.

    作者:林琪;洪捷敏;张佩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麻中气管导管引导法置胃管术的临床效果

    传统手术病人胃管置入的时间是术日晨在病房清醒状态下进行,这不仅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胃管置入失败率也高,有时盘于口咽部或食道内,术中需要重新安置.

    作者:张永春;王欣;叶小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3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以肺部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区域的特发性、弥漫性、炎性和阻塞性气道疾病.本病在1969年由日本学者早报道.在我国也并非罕见,如果早期确诊、及时使用红霉素治疗可以阻止病变进展,改善预后.但由于临床上对该疾病警惕性不高,常易误诊,贻误治疗.本次研究总结3例DPB患者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下腰痛的复发与危险因素的预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目前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作者:范顺武;赵兴;方向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ye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小儿非典型肺炎和许多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临床表现除累及呼吸系统外,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神经、心脏、肝脏、肾脏和胃肠道病变等.

    作者:裘江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1例临床分析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8%[1].肿瘤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远处转移,但术前很难确诊,治疗不当极易复发.

    作者:何军民;章鲁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家庭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气道受限常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也常呈进行性下降,导致劳力性气促加重,由此引起日常活动受限、身体机能失调、低下.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惠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口服,对治疗前后喘憋缓解、咳嗽消失、哮鸣音消失、湿哆音消失时间及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喘憋缓解时间为(2.65±1.13)d、咳嗽消失时间为(5.72±2.51)d、哮鸣音消失时间为(4.86±1.53)d、湿哆音消失时间为(6.57±1.92)d,以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53、3.79、6.92、2.46,P均<0.05),治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5.15,P<0.05).结论 孟鲁司特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且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

    作者:刘婉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