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血竭粉和磺胺嘧啶银联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评价

彭玲聪;赵崇燕;孙自芬;黄君林

关键词:压疮, 龙血竭粉, 磺胺嘧啶银
摘要:目的 探讨龙血竭粉和磺胺嘧啶银软膏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后使用康惠尔敷料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龙血竭粉联合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73.3%,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时间和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龙血竭粉和磺胺嘧啶银软膏联合应用可以明显促进压疮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此种方法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龙血竭粉和磺胺嘧啶银联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龙血竭粉和磺胺嘧啶银软膏联合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后使用康惠尔敷料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龙血竭粉联合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73.3%,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时间和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龙血竭粉和磺胺嘧啶银软膏联合应用可以明显促进压疮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此种方法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玲聪;赵崇燕;孙自芬;黄君林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香港大学医学院PBL应用现状及启示

    2012年7月,笔者有幸赴香港大学医学院学习PBL的教学过程,使本人对PBL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一定的启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英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目的 测量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 采用IPAQ与PA日记2次测量高血压患者的体力活动状况,分析IPAQ的信度与效度.结果 IPAQ在不同强度、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间体力活动的重测系数具有相关性,组内相关系数在0.60~0.82.PA日记中不同强度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总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与IPAQ问卷的各维度存在相关性,第一次测量的Spearman相关系数在0.27~0.61,第二次在0.28~0.58.结论 IPAQ中文版信度与效度较好,适用于评价高血压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

    作者:马春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全身运动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心理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全身运动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疲乏感、抑郁感、焦虑感和体象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INAHL、Psycinfo、SportDiscus、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的英文和中文文献资料.要求文献内容为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运动干预的独立随机对照研究(RCT),严格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文献16篇,其中英文13篇,中文3篇.分别有4篇、6篇、9篇、5篇、3篇、4篇文献纳入对FACT-B总分、FACT-B乳腺癌分量表、疲乏感、抑郁感、焦虑感、体象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过全身运动,干预组FACT-B总分和乳腺癌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疲乏感、抑郁感和焦虑感明显减轻,自尊增强.对各结局指标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均无发表偏倚存在.对各结局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原分析结果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全身运动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相关心理社会问题的缓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将运动锻炼融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以进一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作者:谷利斌;于明明;徐德国;孙志岭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半椎体畸形患儿行后路三维矫形内固定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采用经后路完全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0年6~8月为3例先天性腰段半椎体脊柱侧弯畸形的患儿采用经后路完全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结果 3例手术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结论 腰椎后路完全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要确保此类手术的成功,要求手术人员有过硬的业务本领,熟练的操作技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完善的手术器械的准备,术中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温丽婷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基于贝叶斯学习理论的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研制

    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是一种可行的患者跌倒风险评估方法.目前常用的评估量表有国外的Berg平衡量表[1]、Morse跌倒评估量表[2].国内有许多医院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了适合自己使用的评估量表.这些量表多是根据影响跌倒的风险因子,依据风险因子与跌倒之间的关联关系制定的.本文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贝叶斯学习理论[3]引入到量表的研制中,从而提高了量表的准确性、精细性与适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贺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肾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恶性肿瘤的80% ~90%,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血尿、腰痛和肿块是肾癌的晚期症状.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肾癌的首选方法,可以提高生存率.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包括患肾、肾周围脂肪及肾周筋膜、肾周区域肿大淋巴结.肾上极肿瘤和肿瘤已累及肾上腺时,需切除同侧肾上腺组织;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应同时取出.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创伤重,并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有较大打击,因此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泌尿外科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对206例肾癌患者实施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玉娟;李冬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注射用氟氯西林钠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氟氯西林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状粉末,主要成分为氟氯西林钠,无辅料,适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等.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黄色的澄清液体,主要成分为盐酸莫西沙星,辅料为: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是具有广谱活性和杀菌作用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适用于成人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复杂腹腔感染等.临床工作中可见此2种药联合用于治疗复杂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等.2012年2月,我科在联合应用此2种药物时,发现二者存在配伍禁忌,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我们进行了相关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婷;陈俊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应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应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作用.方法 2012年1-6月我科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有关抗生素的应用知识,干预前后各选择16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抗生素应用的认知行为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对抗生素应用的认知行为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改善.结论 健康教育在患者应用抗生素时起到一定作用,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应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减少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现象.

    作者:王美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亲子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后家庭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亲子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后家庭的影响.方法 将100个家庭(每个家庭包括产妇、丈夫、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个.干预组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一对一地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2组家庭产后父母的角色适应情况、新生儿睡眠时间、啼哭次数及父母照顾新生儿的自信心.结果 干预组家庭产后父亲、母亲的角色适应情况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睡眠时间长,啼哭次数少于对照组;父母照顾新生儿的自信心优于对照组.结论 亲子互动护理干预使产后家庭尽快适应“父母”角色的转变;教会父母从触、视、听、嗅觉等方面对新生儿进行适宜刺激,达到全面认知新生儿的行为,有利于新生儿的早期心理发育;增强父母养育新生儿的自信心.

    作者:罗宏;曹学华;李蓉;闵丽华;张小建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床上悬吊支架的制作与应用

    严重的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常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处理有一定难度,较易发生软组织的感染、坏死、压疮,尤其是合并足跟、小腿后侧受压部位皮肤软组织的损伤.临床上常早期选用外固定架固定,以利于伤口和皮肤软组织的处理,但是术后足跟、小腿后侧受压部位的皮肤软组织仍然容易发生感染、坏死和压疮,即便行皮肤移植或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如何减少足跟、小腿后侧受压,提高皮肤或皮瓣存活率仍然是护理的难题.通常的方法是使用毛巾等软垫垫在受压部位,每1~2 h变换软垫位置以起到减压作用来预防足跟、小腿后侧受压部位的皮肤软组织发生感染、坏死和压疮,但效果欠佳.

    作者:张瑶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手外伤患者卧床肢体抬高简易垫的制作与应用

    手部有其独特精细的解剖结构,手部淋巴回流均经手背淋巴管输送,手外伤术后手背极易肿胀,致组织内压升高而引起剧烈疼痛.手部外伤后患肢抬高是术后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目的是促进肢体血液回流,减轻水肿,改善循环.手外科常用的患肢抬高方法大体包括两种:一是垫高式,二是悬吊式.垫高式较常用,临床利用软枕或软垫垫高患肢,常缺乏稳定性,特别是在睡眠时易滑脱.悬吊式适用于起床活动患者.为解决上述不足,我院研制了一种手外伤患者卧床肢体抬高简易垫,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于200例手外伤患者,使患者感觉舒适,并减轻肿胀和减轻疼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育红;徐敏;李月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急性胰腺炎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酒精相关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些地区酒精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胆源性[1];另外,酗酒者在大量饮酒时常伴高脂肪、高蛋白进食,而高蛋白质摄入可促进胰腺腺泡细胞结构的破坏,加速酒精对胰腺的损伤[2].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因停用或减少饮用酒精所致的综合征,由此引起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3].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晓红;范青青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存在配伍禁忌

    我院2012年4月在泮托拉唑钠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使用时,在临床药物配制过程中发现两药混合后液体变成乳白色混浊,遂对上述两种药物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林招;余珍玲;蒋巧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自制简易压疮测量器的设计与应用

    临床上要求客观准确的记录患者身上造口、压疮、淤斑、硬结等的大小.以往的测量方法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而大多数伤口是无菌的,使用直尺测量有跨越无菌区的风险.为了保持伤口的无菌性,测量方法多是在离伤口较远的正上方,或伤口的一侧进行测量.这种方法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不便于数据的连续采集与记录.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压疮测量器,既不跨越无菌区,保持伤口无菌性,又能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丹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汶川地震两年后重灾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汶川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灾区医务人员既是灾后医疗救护人员,同时又是事件经历者和直接受灾者,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自身的生存、安全需要和职业角色需要的冲突,导致他们比非直接受灾的医疗救护人员更易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和抑郁[1].关于汶川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是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之一[2~4].据研究报道,与健康关系密切的护理工作已成为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大的职业之一[5].绝大部分从业人员为女性的护士队伍,面对巨大的职业压力及地震灾难的生理心理冲击,灾区护士的心理健康应当受到关注.目前尚无针对灾区护士地震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对汶川地震发生2年后,灾区护士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制订相关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稀;李小麟;马英;吴学华;朱仕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减少血液透析中意外失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如何在日常的透析操作中尽量减少血液的不必要浪费,从而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透析患者81例,寻找透析过程中意外失血的各项原因并进行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9892例次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意外失血3211例次,占透析总例次的32.46%.结论 详细掌握透析患者情况,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严格操作规程,细化操作流程,可使透析过程中意外失血量减少到低程度.

    作者:傅晴;杨春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女性接尿器的制作与应用

    我们在骨科的临床工作中,遇到了许多脊柱骨折和下肢骨折牵引的女患者,她们卧床时间长,排尿不方便,使用便盆时抬高患者臀部,引起患处疼痛不适,增加了患者痛苦,患者及家属不愿意配合.为了解决以上不足,我科于2012年1月研制了一种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的接尿器.2012年1~6月使用该接尿器的105例女患者中,无一例尿湿床,无一例尿路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玖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4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选择常规气道管理方法结合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照组选择常规气道管理方法,未予气囊上滞留物引流.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护理措施均基本相同.比较2组VAP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VAP的发生率为30%,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55%.实验组VA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VAP发生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结论 气囊上滞留物中病原菌的移行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引流气囊上滞留物能有效防止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者:李军;李素玲;韩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小儿便携式胃肠减压固定器的制作与应用

    小儿腹部手术后常常使用胃肠减压器,当患儿下床活动时,由于胃肠减压器无法固定,家长常常将胃肠减压器装入一次性使用塑料袋中,家长一边手提着塑料袋,一边还要照看和搀扶患儿行走,极不方便.在行走过程中,稍不留神胃管就容易被扯脱,反复置管又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为了给患儿下床活动提供方便,更好地做好术后护理,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小儿便携式胃肠减压固定器,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本文将制作及使用方法进行介绍,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琳;侯连杰;曾小燕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