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吕雁;金国栋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 巨大儿, 手术时机, 功能锻炼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及早期诊治的方法.方法对本院的8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肩难产及胎位不正是导致该损伤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早期手术的佳时机.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适当放宽剖宫产指症,可以避免和预防臂丛神经的损伤;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尽量做到及早诊治,可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保持功能体位,结合功能锻炼和手术治疗,以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皮肤脂膜炎1例报告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逐渐增加,但国内对于其肠外表现的报道较少.近期我们收治了1例以肠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迎春;孙蕾民;高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病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期间中心体温36例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期间中心体温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中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GE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0(T10)、20(T20)、30(T30)、40(T40)、50(T50)、60(T60)、90(T90)、120(T120)min及手术结束(Tend)各个时间点的食道温度,并记录两组低体温食管温度<36℃)的例数.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的食道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GE组在诱导40min后的各个时间点体温下降幅度比G组大(P<0.05),低体温GE组13例,G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期间更容易导致低体温,术中应当做好保温措施,以减少相关并发症.

    作者:胡东军;王海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透过民营医院检验科工作质量探索民营医院的建设

    自2003年起我们连续二次有选择性地对我省设有病床设施的民营医院进行了书面或实地调查,并重点对其中八家医院检验科硬、软件建设,工作质量和医院管理作了考核.其目的是通过本次调研,对今后民营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作一有益的探索.

    作者:张伟民;王伯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腔镜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开窗引流术9例观察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对于较大的囊肿常需手术治疗,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切口感染及肠粘连等并发症较多,穿刺引流术虽然创伤小,操作简单,但较易复发,自2002年9月至2005年10月,我们经腹腔镜对9例非寄生虫性肝囊肿行肝囊肿开窗术,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短等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翁辞海;徐明生;顾秋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运用及培训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以其便捷、高效、经济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整体性、协调性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从而形成全科医学专业服务主要特色.为此其服务中所使用的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一般应具备社区中容易实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而又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病人参与度大等特征.具有这些特征的适且技术的广泛运用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作者:李俊伟;陈瑞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的应用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的残死率仍较高,常规的手术入路和骨瓣对暴露病灶和充分减压难以满足要求,效果不佳.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49例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并与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术47例患者比较,表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顶部损伤疗效优于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良叠;商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TNF-α、IL-6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及PGE1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者(DNP)患者血清TNF-α及IL-6的变化;前列腺素E1(PGE1)干预前后的疗效观察及TNF-α,IL-6的变化.方法选择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神经病变(DN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20例;DNP组应用PGE1 20μg/d治疗.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TNF-α、IL-6水平在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NP组TNF-α较DM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E1治疗DNP前后T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可能通过其介导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IL-6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不能肯定.PGE1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明显,但并不能显著降低TNF-α和IL-6水平,故无法肯定PGE1是否通过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炎症反应发挥作用.

    作者:张丽;陆颖理;王国兴;王琦;金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塞50例疗效观察

    笔者于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应用东菱克栓酶(DF-521)治疗50例脑梗塞患者,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丁珺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英国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

    目的通过对NHS的发展经过、运转模式、成就、缺陷等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来认识英国的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去英国短期的考察和学习;浏览英国卫生部、英国国民卫生保健署网站;进行国内外资料搜集、文献阅览及分析.

    作者:潘景业;全世超;郭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小肠良性肿瘤的常见类型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良性肿瘤在临床上的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总结了近15年来的23例临床病例,对其中的病理类型,分布部位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和治疗方式及结果进行循证分析.结果小肠良性肿瘤早期缺乏临床症状,随着瘤体的长大和并发症的出现,临床症状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布部位、瘤体大小有关,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急性出血、贫血及腹部包块,而在治疗上,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效果好.结论小肠原发性良性肿瘤发病率不高,临床上缺少特定症状.影像学,内窥镜,血管造影等能提高诊断率,而手术探查中的确认仍是主要方法.在治疗上,完整切除肿瘤是佳的治疗的方案.

    作者:任作航;廖武军;吴舟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镁剂辅佐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镁离子制剂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幕上性出血、出血量<50ml的血患者96例,采用如何随机分组,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5%硫酸镁针20ml,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及死亡人数.结果治疗组NDS评分在用药后第7、15天ND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死亡人数治疗组4例(8.33%),对照组5例(10.4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及时补充镁离子能促进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小量出血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而对死亡率降低则不明显.

    作者:吕剑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肾功能不全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感染是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笔者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136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林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迅速,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可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的依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的质量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临床治疗赢得了时间[1,3].尽管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也会带来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但通针对性护理和指导配合,这些并发症能够减少甚至避免.2002年11月~2004年12月,本院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患者2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利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04年10月15至10月23日我院先后收治84例同一天在学校食堂集体进餐后发生食物中毒的学生.由于病人多,住院时间集中,病人及家属情绪反应大,为了稳定病人情绪,探讨健康教育在康复中的作用,我们对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吕笑吹;成丽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反应性评价对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的启示

    在对反应性指标及其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全科医学的观念与反应性指标间的关系,并提出改进全科医学的临床和教育工作的三点措施.

    作者:李显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纳洛酮抗颅脑损伤后细胞凋亡及信号传递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普通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纳洛酮组,分别予非致伤、致伤、致伤后纳洛酮腹腔注射处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家兔致伤部位和对侧非致伤部位脑组织中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的神经细胞数量.结果在致伤部位或对侧非致伤部位,正常组、纳洛酮组及对照组脑组织中凋亡的及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的神经细胞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数值大小为:正常组<纳洛酮组<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可抑制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导机制可能参与纳洛酮抗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

    作者:董晓巧;刘伟国;杨小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足月腹腔双胎妊娠活胎1例报告

    腹腔妊娠是指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妊娠,其发生率[1]约为1:1 5000~3 0000.腹腔妊娠非常罕见,一般以单胎为主,活胎少见,而足月腹腔双胎妊娠胎儿均成活,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2,3]也极为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腹腔双胎妊娠,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房颤

    房颤是危害人群健康的高发疾病,据统计,房颤大约占成年人群的4%,40岁以后房颤发生开始增加,65岁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老年人房颤发生率约7%~14%.一项包括23250例意大利老年患者药物应用研究(GIFA)公布的资料显示,在住院的患者中,房颤患者占10.1%,其中大于80岁的患者高达14.8%.

    作者:徐秋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弱视儿童调节和隐斜的研究

    目的研究远视性弱视儿童的调节和隐斜状态和矫正镜片对其调节和隐斜的影响.方法测定了30例远视性弱视儿童的调节幅度和裸眼及戴矫正镜片情况下看近的隐斜度,并与20名正视儿童进行对比.6月后重复检查其调节和隐斜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弱视组调节幅度为(12.35±1.30)D,正视组为(12.50±1.24)D,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4,P>0.05).弱视组裸眼隐斜度为(-1.37±4.77)△,戴矫正镜片时隐斜度为(-3.70±3.83)△,正视组隐斜度为(-3.95±3.30)△.经统计学分析,弱视组裸眼与戴矫正镜片时的隐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5,<0.01),弱视组裸眼与正视组隐斜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4,P<0.01),而弱视组戴矫正镜片时隐斜度与正视组隐斜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P>0.05).6月后,弱视组调节幅度为(12.34±1.27)D,与6个月比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6,P>0.05),裸眼的隐斜度为(-1.90±4.05)△,戴矫正眼镜的隐斜度为(-3.87±4.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8,P<0.01),但与6个月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裸眼t=1.859,P>0.05;戴镜t=1.526,P>0.05).结论远视性弱视儿童戴矫正眼镜对调节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使隐斜向外隐斜的方向偏移,有利于减少内隐斜.所以戴矫正眼镜不仅可以使视网膜成像清楚有利于弱视治疗,而且可以减少看近的内隐斜.

    作者:刘曦;陈偕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提取DNA并定量检测EB病毒

    目的定量检测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EB病毒(EBV)的表达.方法对TES水浴DNA提取法进行了改良,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EBV.结果在60例标本中平均提取DNA量为3.97ng(10μm厚切片2片),86.7%(52/60)标本DNA的纯度(260nm/280nm)≥1.6,其中50%(30/60)淋巴瘤组织EBV呈阳性表达(100~106拷贝/ngDNA).结论采用改良TES水浴法能获取石蜡包埋组织中高质量基因组DNA,使用该新的实验技术可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标本资源进行与疾病相关科学的研究.

    作者:张行;屠其华;陈萍;曹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