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作航;廖武军;吴舟锋
盐酸戊乙奎醚是新型的具有选择性的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M1和M3受体亚型,而对M2受体亚型(主要分布在心肌和神经突触前膜)无明显拮抗作用.从理论上它可以避免在抑制唾液分泌时引起的心率增快.本文观察了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肌注对血压、心率、腺体分泌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临床效果.
作者:俞渭生;周其富;单立新;楼静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临床特点(一)定义·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血栓)
作者:陆远强;王观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的特点.方法对50例抑郁症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睡眠脑电图检测,并进行对照.结果抑郁症患者REM睡眠密度增加、潜伏期缩短、时间缩短、周期减少.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中的REM指标,可作为抑郁症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孙毅;胡悦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良性肿瘤在临床上的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总结了近15年来的23例临床病例,对其中的病理类型,分布部位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和治疗方式及结果进行循证分析.结果小肠良性肿瘤早期缺乏临床症状,随着瘤体的长大和并发症的出现,临床症状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布部位、瘤体大小有关,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急性出血、贫血及腹部包块,而在治疗上,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效果好.结论小肠原发性良性肿瘤发病率不高,临床上缺少特定症状.影像学,内窥镜,血管造影等能提高诊断率,而手术探查中的确认仍是主要方法.在治疗上,完整切除肿瘤是佳的治疗的方案.
作者:任作航;廖武军;吴舟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腹腔妊娠是指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妊娠,其发生率[1]约为1:1 5000~3 0000.腹腔妊娠非常罕见,一般以单胎为主,活胎少见,而足月腹腔双胎妊娠胎儿均成活,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2,3]也极为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腹腔双胎妊娠,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已成为治疗输尿管出口疾病的微创手段[1],手术时间接近开放手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无明显并发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输尿管出口疾病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法.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应用腹腔镜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出口梗阻24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陈肖敏;周敏燕;徐雪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镁离子制剂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幕上性出血、出血量<50ml的血患者96例,采用如何随机分组,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5%硫酸镁针20ml,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及死亡人数.结果治疗组NDS评分在用药后第7、15天ND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死亡人数治疗组4例(8.33%),对照组5例(10.4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及时补充镁离子能促进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小量出血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而对死亡率降低则不明显.
作者:吕剑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不炮提高我国人禽流感的防治水平,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人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根据国内外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禽流感防治工作新进展,我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进行了修订,现将<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在体内与己糖发生缓慢的非酶促化反应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化合物.而真正与葡萄糖发生结合的糖化血红蛋白称为HbA1C,测定HbA1C可以反映两到三个月之内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目前HbA1C测定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离子交换微柱层析法.但这种方法操作较为繁琐,试剂和操作要求均较高.2005年2月1日至2005年3月30日期间,我们利用ROCHE公司的免疫透射比浊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HbA1C,现对该方法作评价.
作者:王广杰;蒋平儿;龚爱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迅速,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可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的依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的质量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临床治疗赢得了时间[1,3].尽管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也会带来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但通针对性护理和指导配合,这些并发症能够减少甚至避免.2002年11月~2004年12月,本院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患者2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利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2003年起我们连续二次有选择性地对我省设有病床设施的民营医院进行了书面或实地调查,并重点对其中八家医院检验科硬、软件建设,工作质量和医院管理作了考核.其目的是通过本次调研,对今后民营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作一有益的探索.
作者:张伟民;王伯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硬膜外麻醉(以下简称硬麻)是我国广泛使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在我国,尤其是基层医院仍然是主要的麻醉方法;但其并发症和麻醉风险一直是麻醉医师关心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总结和回顾了我院近期1000例硬膜外麻醉病人的麻醉过程,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鹏宇;郦正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型颅脑损伤的残死率仍较高,常规的手术入路和骨瓣对暴露病灶和充分减压难以满足要求,效果不佳.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49例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并与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术47例患者比较,表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顶部损伤疗效优于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良叠;商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及早期诊治的方法.方法对本院的8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肩难产及胎位不正是导致该损伤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早期手术的佳时机.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适当放宽剖宫产指症,可以避免和预防臂丛神经的损伤;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尽量做到及早诊治,可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保持功能体位,结合功能锻炼和手术治疗,以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吕雁;金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笔者于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应用东菱克栓酶(DF-521)治疗50例脑梗塞患者,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丁珺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以其便捷、高效、经济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整体性、协调性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从而形成全科医学专业服务主要特色.为此其服务中所使用的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一般应具备社区中容易实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而又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病人参与度大等特征.具有这些特征的适且技术的广泛运用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作者:李俊伟;陈瑞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普通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纳洛酮组,分别予非致伤、致伤、致伤后纳洛酮腹腔注射处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家兔致伤部位和对侧非致伤部位脑组织中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的神经细胞数量.结果在致伤部位或对侧非致伤部位,正常组、纳洛酮组及对照组脑组织中凋亡的及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的神经细胞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数值大小为:正常组<纳洛酮组<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可抑制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导机制可能参与纳洛酮抗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
作者:董晓巧;刘伟国;杨小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NHS的发展经过、运转模式、成就、缺陷等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来认识英国的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去英国短期的考察和学习;浏览英国卫生部、英国国民卫生保健署网站;进行国内外资料搜集、文献阅览及分析.
作者:潘景业;全世超;郭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期间中心体温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中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GE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0(T10)、20(T20)、30(T30)、40(T40)、50(T50)、60(T60)、90(T90)、120(T120)min及手术结束(Tend)各个时间点的食道温度,并记录两组低体温食管温度<36℃)的例数.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的食道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GE组在诱导40min后的各个时间点体温下降幅度比G组大(P<0.05),低体温GE组13例,G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期间更容易导致低体温,术中应当做好保温措施,以减少相关并发症.
作者:胡东军;王海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骨折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本文介绍了用Powerpoint制作骨折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并运用到教学中,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
作者:廖志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