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手术配合

陈肖敏;周敏燕;徐雪英

关键词:腹腔镜下, 输尿管膀胱, 再植术, 手术护理配合, 出口梗阻, 腹腔镜技术, 组织损伤, 住院时间, 术治疗, 应用, 效果满意, 手术时间, 手术方法, 泌尿外科, 开放手术, 疾病, 出血量少, 并发症, 微创, 报告
摘要: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已成为治疗输尿管出口疾病的微创手段[1],手术时间接近开放手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无明显并发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输尿管出口疾病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法.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应用腹腔镜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出口梗阻24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反应性评价对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的启示

    在对反应性指标及其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全科医学的观念与反应性指标间的关系,并提出改进全科医学的临床和教育工作的三点措施.

    作者:李显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抑郁症患者REM睡眠脑电图的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的特点.方法对50例抑郁症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睡眠脑电图检测,并进行对照.结果抑郁症患者REM睡眠密度增加、潜伏期缩短、时间缩短、周期减少.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中的REM指标,可作为抑郁症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孙毅;胡悦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镁剂辅佐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镁离子制剂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幕上性出血、出血量<50ml的血患者96例,采用如何随机分组,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5%硫酸镁针20ml,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及死亡人数.结果治疗组NDS评分在用药后第7、15天ND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死亡人数治疗组4例(8.33%),对照组5例(10.4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及时补充镁离子能促进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小量出血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而对死亡率降低则不明显.

    作者:吕剑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TNF-α、IL-6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及PGE1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者(DNP)患者血清TNF-α及IL-6的变化;前列腺素E1(PGE1)干预前后的疗效观察及TNF-α,IL-6的变化.方法选择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神经病变(DN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20例;DNP组应用PGE1 20μg/d治疗.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TNF-α、IL-6水平在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NP组TNF-α较DM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E1治疗DNP前后T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可能通过其介导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IL-6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不能肯定.PGE1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明显,但并不能显著降低TNF-α和IL-6水平,故无法肯定PGE1是否通过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炎症反应发挥作用.

    作者:张丽;陆颖理;王国兴;王琦;金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的应用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的残死率仍较高,常规的手术入路和骨瓣对暴露病灶和充分减压难以满足要求,效果不佳.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49例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并与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术47例患者比较,表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顶部损伤疗效优于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良叠;商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塞50例疗效观察

    笔者于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应用东菱克栓酶(DF-521)治疗50例脑梗塞患者,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丁珺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弱视儿童调节和隐斜的研究

    目的研究远视性弱视儿童的调节和隐斜状态和矫正镜片对其调节和隐斜的影响.方法测定了30例远视性弱视儿童的调节幅度和裸眼及戴矫正镜片情况下看近的隐斜度,并与20名正视儿童进行对比.6月后重复检查其调节和隐斜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弱视组调节幅度为(12.35±1.30)D,正视组为(12.50±1.24)D,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4,P>0.05).弱视组裸眼隐斜度为(-1.37±4.77)△,戴矫正镜片时隐斜度为(-3.70±3.83)△,正视组隐斜度为(-3.95±3.30)△.经统计学分析,弱视组裸眼与戴矫正镜片时的隐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5,<0.01),弱视组裸眼与正视组隐斜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4,P<0.01),而弱视组戴矫正镜片时隐斜度与正视组隐斜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P>0.05).6月后,弱视组调节幅度为(12.34±1.27)D,与6个月比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6,P>0.05),裸眼的隐斜度为(-1.90±4.05)△,戴矫正眼镜的隐斜度为(-3.87±4.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8,P<0.01),但与6个月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裸眼t=1.859,P>0.05;戴镜t=1.526,P>0.05).结论远视性弱视儿童戴矫正眼镜对调节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使隐斜向外隐斜的方向偏移,有利于减少内隐斜.所以戴矫正眼镜不仅可以使视网膜成像清楚有利于弱视治疗,而且可以减少看近的内隐斜.

    作者:刘曦;陈偕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7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PBL中,女性16例,男性1例,中位年龄41岁,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失访,随访12例中5例健在,7例死亡.结论PBL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模式以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较好.

    作者:陈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纳洛酮抗颅脑损伤后细胞凋亡及信号传递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普通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纳洛酮组,分别予非致伤、致伤、致伤后纳洛酮腹腔注射处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家兔致伤部位和对侧非致伤部位脑组织中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的神经细胞数量.结果在致伤部位或对侧非致伤部位,正常组、纳洛酮组及对照组脑组织中凋亡的及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的神经细胞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数值大小为:正常组<纳洛酮组<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可抑制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导机制可能参与纳洛酮抗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

    作者:董晓巧;刘伟国;杨小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及早期诊治的方法.方法对本院的8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肩难产及胎位不正是导致该损伤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早期手术的佳时机.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适当放宽剖宫产指症,可以避免和预防臂丛神经的损伤;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尽量做到及早诊治,可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保持功能体位,结合功能锻炼和手术治疗,以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吕雁;金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04年10月15至10月23日我院先后收治84例同一天在学校食堂集体进餐后发生食物中毒的学生.由于病人多,住院时间集中,病人及家属情绪反应大,为了稳定病人情绪,探讨健康教育在康复中的作用,我们对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吕笑吹;成丽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提取DNA并定量检测EB病毒

    目的定量检测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EB病毒(EBV)的表达.方法对TES水浴DNA提取法进行了改良,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EBV.结果在60例标本中平均提取DNA量为3.97ng(10μm厚切片2片),86.7%(52/60)标本DNA的纯度(260nm/280nm)≥1.6,其中50%(30/60)淋巴瘤组织EBV呈阳性表达(100~106拷贝/ngDNA).结论采用改良TES水浴法能获取石蜡包埋组织中高质量基因组DNA,使用该新的实验技术可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标本资源进行与疾病相关科学的研究.

    作者:张行;屠其华;陈萍;曹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owerpoint在骨折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

    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骨折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本文介绍了用Powerpoint制作骨折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并运用到教学中,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

    作者:廖志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早期CT表现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是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曾收治18例DAI病人,对其早期的CT表现予以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白简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000例硬膜外麻醉的应用体会

    硬膜外麻醉(以下简称硬麻)是我国广泛使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在我国,尤其是基层医院仍然是主要的麻醉方法;但其并发症和麻醉风险一直是麻醉医师关心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总结和回顾了我院近期1000例硬膜外麻醉病人的麻醉过程,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鹏宇;郦正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临床特点(一)定义·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血栓)

    作者:陆远强;王观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已成为治疗输尿管出口疾病的微创手段[1],手术时间接近开放手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无明显并发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输尿管出口疾病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法.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应用腹腔镜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出口梗阻24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陈肖敏;周敏燕;徐雪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运用及培训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以其便捷、高效、经济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整体性、协调性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从而形成全科医学专业服务主要特色.为此其服务中所使用的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一般应具备社区中容易实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而又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病人参与度大等特征.具有这些特征的适且技术的广泛运用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作者:李俊伟;陈瑞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卫生部关于印发《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不炮提高我国人禽流感的防治水平,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人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根据国内外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禽流感防治工作新进展,我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进行了修订,现将<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盐酸戊乙奎醚是新型的具有选择性的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M1和M3受体亚型,而对M2受体亚型(主要分布在心肌和神经突触前膜)无明显拮抗作用.从理论上它可以避免在抑制唾液分泌时引起的心率增快.本文观察了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肌注对血压、心率、腺体分泌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临床效果.

    作者:俞渭生;周其富;单立新;楼静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