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

陈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7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PBL中,女性16例,男性1例,中位年龄41岁,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失访,随访12例中5例健在,7例死亡.结论PBL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模式以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较好.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镁剂辅佐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镁离子制剂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幕上性出血、出血量<50ml的血患者96例,采用如何随机分组,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5%硫酸镁针20ml,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及死亡人数.结果治疗组NDS评分在用药后第7、15天ND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死亡人数治疗组4例(8.33%),对照组5例(10.4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及时补充镁离子能促进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小量出血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而对死亡率降低则不明显.

    作者:吕剑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足月腹腔双胎妊娠活胎1例报告

    腹腔妊娠是指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妊娠,其发生率[1]约为1:1 5000~3 0000.腹腔妊娠非常罕见,一般以单胎为主,活胎少见,而足月腹腔双胎妊娠胎儿均成活,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2,3]也极为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腹腔双胎妊娠,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患,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稀便或硬结便)等临床表现的症状群.本病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为1:2,其临床特点表现复杂,症状持续或间歇反复发作,用解剖、生化或组织学等检查结果都难以解释.目前认为,IB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对多种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的反应性增高,包括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知异常,而造成这些改变的机制则尚未明确.

    作者:鲍德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的应用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的残死率仍较高,常规的手术入路和骨瓣对暴露病灶和充分减压难以满足要求,效果不佳.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49例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并与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术47例患者比较,表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顶部损伤疗效优于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良叠;商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盐酸戊乙奎醚是新型的具有选择性的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M1和M3受体亚型,而对M2受体亚型(主要分布在心肌和神经突触前膜)无明显拮抗作用.从理论上它可以避免在抑制唾液分泌时引起的心率增快.本文观察了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肌注对血压、心率、腺体分泌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临床效果.

    作者:俞渭生;周其富;单立新;楼静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英国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

    目的通过对NHS的发展经过、运转模式、成就、缺陷等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来认识英国的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去英国短期的考察和学习;浏览英国卫生部、英国国民卫生保健署网站;进行国内外资料搜集、文献阅览及分析.

    作者:潘景业;全世超;郭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肾功能不全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感染是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笔者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136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林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owerpoint在骨折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

    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骨折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本文介绍了用Powerpoint制作骨折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并运用到教学中,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

    作者:廖志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临床特点(一)定义·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血栓)

    作者:陆远强;王观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及早期诊治的方法.方法对本院的8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肩难产及胎位不正是导致该损伤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早期手术的佳时机.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适当放宽剖宫产指症,可以避免和预防臂丛神经的损伤;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尽量做到及早诊治,可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保持功能体位,结合功能锻炼和手术治疗,以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吕雁;金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纳洛酮抗颅脑损伤后细胞凋亡及信号传递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普通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纳洛酮组,分别予非致伤、致伤、致伤后纳洛酮腹腔注射处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家兔致伤部位和对侧非致伤部位脑组织中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的神经细胞数量.结果在致伤部位或对侧非致伤部位,正常组、纳洛酮组及对照组脑组织中凋亡的及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的神经细胞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数值大小为:正常组<纳洛酮组<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可抑制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导机制可能参与纳洛酮抗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

    作者:董晓巧;刘伟国;杨小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皮肤脂膜炎1例报告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逐渐增加,但国内对于其肠外表现的报道较少.近期我们收治了1例以肠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迎春;孙蕾民;高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迅速,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可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的依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的质量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临床治疗赢得了时间[1,3].尽管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也会带来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但通针对性护理和指导配合,这些并发症能够减少甚至避免.2002年11月~2004年12月,本院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患者2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利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抑郁症患者REM睡眠脑电图的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的特点.方法对50例抑郁症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睡眠脑电图检测,并进行对照.结果抑郁症患者REM睡眠密度增加、潜伏期缩短、时间缩短、周期减少.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中的REM指标,可作为抑郁症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孙毅;胡悦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病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期间中心体温36例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期间中心体温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中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GE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0(T10)、20(T20)、30(T30)、40(T40)、50(T50)、60(T60)、90(T90)、120(T120)min及手术结束(Tend)各个时间点的食道温度,并记录两组低体温食管温度<36℃)的例数.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的食道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GE组在诱导40min后的各个时间点体温下降幅度比G组大(P<0.05),低体温GE组13例,G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期间更容易导致低体温,术中应当做好保温措施,以减少相关并发症.

    作者:胡东军;王海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房颤

    房颤是危害人群健康的高发疾病,据统计,房颤大约占成年人群的4%,40岁以后房颤发生开始增加,65岁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老年人房颤发生率约7%~14%.一项包括23250例意大利老年患者药物应用研究(GIFA)公布的资料显示,在住院的患者中,房颤患者占10.1%,其中大于80岁的患者高达14.8%.

    作者:徐秋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早期CT表现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是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曾收治18例DAI病人,对其早期的CT表现予以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白简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小肠良性肿瘤的常见类型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良性肿瘤在临床上的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总结了近15年来的23例临床病例,对其中的病理类型,分布部位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和治疗方式及结果进行循证分析.结果小肠良性肿瘤早期缺乏临床症状,随着瘤体的长大和并发症的出现,临床症状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布部位、瘤体大小有关,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急性出血、贫血及腹部包块,而在治疗上,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效果好.结论小肠原发性良性肿瘤发病率不高,临床上缺少特定症状.影像学,内窥镜,血管造影等能提高诊断率,而手术探查中的确认仍是主要方法.在治疗上,完整切除肿瘤是佳的治疗的方案.

    作者:任作航;廖武军;吴舟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7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PBL中,女性16例,男性1例,中位年龄41岁,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失访,随访12例中5例健在,7例死亡.结论PBL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模式以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较好.

    作者:陈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运用及培训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以其便捷、高效、经济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整体性、协调性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从而形成全科医学专业服务主要特色.为此其服务中所使用的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一般应具备社区中容易实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而又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病人参与度大等特征.具有这些特征的适且技术的广泛运用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作者:李俊伟;陈瑞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