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呼吸困难患者的效果评价

李云娜

关键词:护理, 干预措施, 肺癌患者, 呼吸困难, 症状, 严重程度, 相互作用, 精神因素, 多种因素, 正相关, 诊断, 心理, 身体, 情绪, 结果, 疾病, 过程, 功能
摘要:呼吸困难是涉及到身体、心理、情绪以及功能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0%~15%的肺癌患者在入院诊断时即有呼吸困难,65%的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症状[1].呼吸困难不仅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包括精神因素也可以加重症状[2].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下插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方去对174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官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术后加强护理及观察.结果 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保守治疗成功159例占91.4%.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官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输卵管妊娠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作者:张波;任云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因素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因素的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干预后各因子分、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排名前10位的症状发生率在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爱丽;赵宇;费贤翠;梁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围手术期应用保温技术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保温措施的具体实施,探讨各种保温技术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命体征及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例烧伤患者分为4组各10例,常温组(N组):在手术期间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变温毯组(T1组):手术台表面铺垫一循环变温水毯,连接于变温水箱,温度设置为38℃,术中持续对患者加温.加温输液组(T2组):术中所用输液液体、输血加温至37 ℃.联合组(T3组):手术台表面铺垫-循环变温水毯,连接于变温水箱,温度设置为38℃,同时术中输液液体、输血加温至37℃.术中监测4组患者体温、血气pH及脏器功能.结果 N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皮肤温度偏低,T1组、T2组、T3组皮肤温度虽高于N组,但无显著差异;N组、T2组患者的中心温度逐渐降低,T1组、T3组中心温度在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与N组之间差异显著.T1组、T3组的血气pH与N组之间差异显著;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在围手术期与术前比较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3组、T1组与N组之间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单纯使用液体加温、变温水毯加温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温作用,使用液体加温、变温水毯联合加温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预防患者体温的下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莹;咸春静;苏淑梅;麻海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在口腔病房中的应用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对于口腔病房的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1~2].由于口腔疾病自身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除了要配合临床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对于患者临床护理也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探讨和管理[3~4].本研究对我院口腔病房护理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士对身体评估技术的认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国内部分地区护士对身体评估技能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评估能力调查问卷,对国内6个省市的医院护理人员采用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15份.结果 护理人群在11项对于身体评估的主观认知条目中认为身体评估是护士必备技能(88.1%),继续学习的重要性(84.8%),缺乏成熟的评估工具(79.8%),工作量大,没有时间(60.8%)排序前4位.通过不同特征护士与主观认知情况的多因素分析得出医院级别和地区是影响主观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结构、建立符合不同科室特点的身体评估框架、重视护理继续教育等,对评估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作者:张立力;时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振动排痰机与人工叩击排痰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振动排痰机与人工叩击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将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人工叩击组46例和振动排痰机组48例行辅助排痰,比较2组排痰量及SpO2改善情况和啰音消失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5 d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振动排痰机组每日排痰量、5 d后SpO2及啰音消失比例明显高于人工叩击组.结论 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适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护理手段日常应用.

    作者:陈君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新形势下美国护理博士教育的转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1934年,美国纽约大学建立了第1个护理科学学位博士项目.经过70年的发展,2004年全美有88个博士点,分别授予临床型护理博士(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DNP)、护理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D)、护理科学博士(doctor of nursing science,DNS)、护理教育专业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EdD).

    作者:刘思薇;周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不同应对方式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家长心理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应对方式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家长心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6例DDH家长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症状的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得出自评量表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 DDH患儿家长心理症状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其心理症状客观存在,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均有差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躯体化与消极呈正相关.结论 DDH患儿家长应给予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可能会减少心理症状的发生,使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作者:康玉闻;韩月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注射用甘草酸三胺与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临床新药的不断推陈出新、种类繁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合理配伍现象较前更易发生.为了杜绝和避免由于药物配伍禁忌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总结.

    作者:区海玲;孔雪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呼吸困难患者的效果评价

    呼吸困难是涉及到身体、心理、情绪以及功能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0%~15%的肺癌患者在入院诊断时即有呼吸困难,65%的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症状[1].呼吸困难不仅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包括精神因素也可以加重症状[2].

    作者:李云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导致脑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

    作者:方曙静;林征;孙国珍;徐文华;陈明龙;杨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奶嘴式多用雾化吸入喷头的设计与应用

    我院设计了一种奶嘴式多用雾化吸入喷头应用于婴幼儿进行雾化吸入和氧气治疗,以提高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期间患儿依从性较好,并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菊兰;吴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无肝素预冲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肝素预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分别用肝素生理盐水(肝素组)和单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进行预冲,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的监测测定每次透析的尿素清除指数,同时观察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 肝素组和生理盐水组血液透析后透析器均无凝血现象,虽然管路的动脉壶和静脉壶有微量凝血,但无差异.结论 单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预冲,不但能保证血液透析充分性,而且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肝素用量、简化操作流程,值得推广.

    作者:吴春燕;王文娟;刘翔;莫华莉;蒋欣欣;叶有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安肤舒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压疮的效果评价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率高,治疗效果差,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影响了原发病的康复.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骨科收住10例多发、大面积、Ⅱ期以上压疮患者,采用深圳市阳光之路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安肤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对压疮创面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励莲;何碧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近5年我国护理硕士学位论文状况分析

    目的 揭示近5年我国护理硕士学位论文发展状况和局限性.方法 以中国知网所收录的2006年至2010年的827篇护理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立题依据、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资金资助、质量控制、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场所、实验设计类型、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指标进行资料收集,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近5年我国护理硕士学位论文发展非常迅速,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设计类型、资料收集方法等日趋复杂和多样化.但在立题依据、伦理问题、质量控制和样本量的确立方面还存在着问题.结论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正在稳步、快速地发展,但在科研意识方面需要加强.

    作者:李明明;王惠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护理模式在A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入住ICU的59例实施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按常规进行机械通气的监测、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按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ARDS机械通气中,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莲芳;陶方萍;史倩;魏登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并存在失眠状况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各40例,后将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的PSQI评分及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4周的PSQI评分及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失眠状况,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以评价学生临床护理能力为导向的人机对话考试系统的研究

    目的 为了客观评价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测试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临床护理考试系统.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分别抽取7个班级2007届高职护理学生280名、8个班级的2008届高职护理学生340名,共计620名进行该系统机考测试.结果 未经临床实习的学生(在校二年级学生)与经过临床实习的三年级毕业班学生相比,解答临床护理案例题的成绩有差异.结论 <计算机模拟临床护理考试系统>对评定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

    作者:黄利全;王勤荣;倪卫子;夏涛;朱海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改进儿科门诊就医流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防治、健康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社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关注,因此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的就医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邓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机械通气系统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目的 确立机械通气系统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系数,为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定量依据.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表的形式,邀请25位相关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的计算借助层次分析法统计软件Yaahp0.5.2得出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值.结果 指标体系中,3个维度有用性、可靠性、有效性的权重系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14项评估指标中,权重值居前3位的分别是管道的安全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呼吸回路连接的正确性和气密性.结论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有助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机械通气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陈丽丽;李红;李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