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任云珠
目的 探讨胸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行呼吸道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胸外科高龄开胸手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并结合呼吸道护理管理,与既往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胸外科高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在观察组中,无一例出现肺不张,而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肺不张,发生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显著.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为(22.73+1.82)d,对照组为(29.78±2.32)d,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对胸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可以明显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的发生率,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娟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揭示近5年我国护理硕士学位论文发展状况和局限性.方法 以中国知网所收录的2006年至2010年的827篇护理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立题依据、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资金资助、质量控制、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场所、实验设计类型、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指标进行资料收集,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近5年我国护理硕士学位论文发展非常迅速,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设计类型、资料收集方法等日趋复杂和多样化.但在立题依据、伦理问题、质量控制和样本量的确立方面还存在着问题.结论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正在稳步、快速地发展,但在科研意识方面需要加强.
作者:李明明;王惠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呼吸困难是涉及到身体、心理、情绪以及功能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0%~15%的肺癌患者在入院诊断时即有呼吸困难,65%的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症状[1].呼吸困难不仅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包括精神因素也可以加重症状[2].
作者:李云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1934年,美国纽约大学建立了第1个护理科学学位博士项目.经过70年的发展,2004年全美有88个博士点,分别授予临床型护理博士(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DNP)、护理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D)、护理科学博士(doctor of nursing science,DNS)、护理教育专业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EdD).
作者:刘思薇;周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防治、健康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社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关注,因此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的就医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邓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无肝素预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分别用肝素生理盐水(肝素组)和单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进行预冲,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的监测测定每次透析的尿素清除指数,同时观察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 肝素组和生理盐水组血液透析后透析器均无凝血现象,虽然管路的动脉壶和静脉壶有微量凝血,但无差异.结论 单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预冲,不但能保证血液透析充分性,而且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肝素用量、简化操作流程,值得推广.
作者:吴春燕;王文娟;刘翔;莫华莉;蒋欣欣;叶有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创新设计一种临床重危患者需要的有效预防压疮、且方便护士使用、患者感觉舒适的护理器具-医用足肘垫圈.方法 根据临床患者需求,创新设计C型医用足肘垫圈;表面设置多个半球状凸起;内部设置有拉绳,可将C型开口收紧闭合.选用纯棉软布包覆高密度海绵内芯.结果 全新的C型设计,有效避免了目前临床使用的圆圈形状的各类替代用品所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的情况;外套柔软舒适、吸汗易干、透气性好,内芯有较好的支持力度、松软适中.结论 通过简单的设计达到了有效帮助预防压疮发生、提升重危患者护理质量的目的.还可用做患者有坠床、自行拔管意外的可能或治疗需固定体位时的约束保护具.
作者:黄建萍;黄叶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保温措施的具体实施,探讨各种保温技术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命体征及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例烧伤患者分为4组各10例,常温组(N组):在手术期间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变温毯组(T1组):手术台表面铺垫一循环变温水毯,连接于变温水箱,温度设置为38℃,术中持续对患者加温.加温输液组(T2组):术中所用输液液体、输血加温至37 ℃.联合组(T3组):手术台表面铺垫-循环变温水毯,连接于变温水箱,温度设置为38℃,同时术中输液液体、输血加温至37℃.术中监测4组患者体温、血气pH及脏器功能.结果 N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皮肤温度偏低,T1组、T2组、T3组皮肤温度虽高于N组,但无显著差异;N组、T2组患者的中心温度逐渐降低,T1组、T3组中心温度在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与N组之间差异显著.T1组、T3组的血气pH与N组之间差异显著;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在围手术期与术前比较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3组、T1组与N组之间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单纯使用液体加温、变温水毯加温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温作用,使用液体加温、变温水毯联合加温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预防患者体温的下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莹;咸春静;苏淑梅;麻海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科普图册在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门诊0~5岁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儿的家长,以预防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插入图片设计制作成科普图册并投入使用.将86名0~5岁患儿的家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以发放健康小册加面对面指导,观察组以发放科普图册结合面对面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发放资料后4~8周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观察组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疾病治愈率和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以科普图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作者:程小文;陈映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方去对174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官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术后加强护理及观察.结果 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保守治疗成功159例占91.4%.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官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输卵管妊娠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作者:张波;任云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不同应对方式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家长心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6例DDH家长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症状的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得出自评量表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 DDH患儿家长心理症状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其心理症状客观存在,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均有差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躯体化与消极呈正相关.结论 DDH患儿家长应给予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可能会减少心理症状的发生,使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作者:康玉闻;韩月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因素的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干预后各因子分、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排名前10位的症状发生率在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爱丽;赵宇;费贤翠;梁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导致脑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
作者:方曙静;林征;孙国珍;徐文华;陈明龙;杨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实验的方法学质量.方法 电子检索CBM(1979年至2010年)、CNKI(1979年至2010年)、VIP(1989年至2010年)和WF(1998年至2009年),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收集相关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原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48篇随机对照实验.方法 学质量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盲法运用、样本估算、描述随访、病例脱落、不良反应等方面.干预措施多样化,结局评价呈现多角度的特点.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实验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研究者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但亦存在不足,有待提高.
作者:周娟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并存在失眠状况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各40例,后将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的PSQI评分及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4周的PSQI评分及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失眠状况,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8例NS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儿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骆成珠;麦绍;洪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我院设计了一种奶嘴式多用雾化吸入喷头应用于婴幼儿进行雾化吸入和氧气治疗,以提高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期间患儿依从性较好,并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菊兰;吴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深静脉置管技术.90年代后期,深静脉置管术引入我国,并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许多大型医院得到普及,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救治、肠外静脉营养、血液标本采集、血液透析、肿瘤化疗和排除体腔积液等方面[1].
作者:张晓霞;付岚;张智;许辉琼;陈惠蓉;余华琴;陈旭霞;李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国内部分地区护士对身体评估技能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评估能力调查问卷,对国内6个省市的医院护理人员采用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15份.结果 护理人群在11项对于身体评估的主观认知条目中认为身体评估是护士必备技能(88.1%),继续学习的重要性(84.8%),缺乏成熟的评估工具(79.8%),工作量大,没有时间(60.8%)排序前4位.通过不同特征护士与主观认知情况的多因素分析得出医院级别和地区是影响主观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结构、建立符合不同科室特点的身体评估框架、重视护理继续教育等,对评估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作者:张立力;时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对于口腔病房的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1~2].由于口腔疾病自身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除了要配合临床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对于患者临床护理也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探讨和管理[3~4].本研究对我院口腔病房护理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筠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