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萍;黄叶莉
目的 探讨科普图册在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门诊0~5岁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儿的家长,以预防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插入图片设计制作成科普图册并投入使用.将86名0~5岁患儿的家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以发放健康小册加面对面指导,观察组以发放科普图册结合面对面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发放资料后4~8周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观察组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疾病治愈率和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以科普图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作者:程小文;陈映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防治、健康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社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关注,因此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的就医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邓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我院设计了一种奶嘴式多用雾化吸入喷头应用于婴幼儿进行雾化吸入和氧气治疗,以提高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期间患儿依从性较好,并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菊兰;吴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的状况,探讨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进行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60例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的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54例占90.00%患者有焦虑心理,57例占95.00%有抑郁心理,说明焦虑和抑郁症状在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中发病率很高.导致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带来的痛苦、影响工作、学习和医疗费用等.结论 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应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赖春晓;吴玉明;侯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保温措施的具体实施,探讨各种保温技术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命体征及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例烧伤患者分为4组各10例,常温组(N组):在手术期间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变温毯组(T1组):手术台表面铺垫一循环变温水毯,连接于变温水箱,温度设置为38℃,术中持续对患者加温.加温输液组(T2组):术中所用输液液体、输血加温至37 ℃.联合组(T3组):手术台表面铺垫-循环变温水毯,连接于变温水箱,温度设置为38℃,同时术中输液液体、输血加温至37℃.术中监测4组患者体温、血气pH及脏器功能.结果 N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皮肤温度偏低,T1组、T2组、T3组皮肤温度虽高于N组,但无显著差异;N组、T2组患者的中心温度逐渐降低,T1组、T3组中心温度在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与N组之间差异显著.T1组、T3组的血气pH与N组之间差异显著;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在围手术期与术前比较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3组、T1组与N组之间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单纯使用液体加温、变温水毯加温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温作用,使用液体加温、变温水毯联合加温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预防患者体温的下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莹;咸春静;苏淑梅;麻海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导致脑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
作者:方曙静;林征;孙国珍;徐文华;陈明龙;杨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百特便携式输液泵是对恶性肿瘤实施化疗时一种设定容量,以连续、精确的方式为患者输液的装置,是目前国内开展的~项新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当配制好液体注入输液泵后,液体可自行进行输液管路内的排气,这样会使液体流出管路外,既浪费了化疗的药物,又给工作人员造成身体的危害.
作者:仇淼;左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因素的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干预后各因子分、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排名前10位的症状发生率在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爱丽;赵宇;费贤翠;梁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振动排痰机与人工叩击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将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人工叩击组46例和振动排痰机组48例行辅助排痰,比较2组排痰量及SpO2改善情况和啰音消失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5 d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振动排痰机组每日排痰量、5 d后SpO2及啰音消失比例明显高于人工叩击组.结论 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适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护理手段日常应用.
作者:陈君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性放化疗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研究[1-3]表明术前辅助放化疗能提高可切除进展期胃癌患者R0切除率,降低术后死亡率,延长总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完成胃癌新辅助放化疗并行手术13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付欢英;杨芳;朱玲;黎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并存在失眠状况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各40例,后将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的PSQI评分及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4周的PSQI评分及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失眠状况,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确立机械通气系统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系数,为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定量依据.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表的形式,邀请25位相关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的计算借助层次分析法统计软件Yaahp0.5.2得出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值.结果 指标体系中,3个维度有用性、可靠性、有效性的权重系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14项评估指标中,权重值居前3位的分别是管道的安全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呼吸回路连接的正确性和气密性.结论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有助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机械通气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陈丽丽;李红;李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不同应对方式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家长心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6例DDH家长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症状的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得出自评量表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 DDH患儿家长心理症状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其心理症状客观存在,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均有差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躯体化与消极呈正相关.结论 DDH患儿家长应给予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可能会减少心理症状的发生,使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作者:康玉闻;韩月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呼吸困难是涉及到身体、心理、情绪以及功能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0%~15%的肺癌患者在入院诊断时即有呼吸困难,65%的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症状[1].呼吸困难不仅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包括精神因素也可以加重症状[2].
作者:李云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国内部分地区护士对身体评估技能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评估能力调查问卷,对国内6个省市的医院护理人员采用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15份.结果 护理人群在11项对于身体评估的主观认知条目中认为身体评估是护士必备技能(88.1%),继续学习的重要性(84.8%),缺乏成熟的评估工具(79.8%),工作量大,没有时间(60.8%)排序前4位.通过不同特征护士与主观认知情况的多因素分析得出医院级别和地区是影响主观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结构、建立符合不同科室特点的身体评估框架、重视护理继续教育等,对评估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作者:张立力;时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深静脉置管技术.90年代后期,深静脉置管术引入我国,并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许多大型医院得到普及,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救治、肠外静脉营养、血液标本采集、血液透析、肿瘤化疗和排除体腔积液等方面[1].
作者:张晓霞;付岚;张智;许辉琼;陈惠蓉;余华琴;陈旭霞;李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临床新药的不断推陈出新、种类繁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合理配伍现象较前更易发生.为了杜绝和避免由于药物配伍禁忌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总结.
作者:区海玲;孔雪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为了客观评价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测试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临床护理考试系统.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分别抽取7个班级2007届高职护理学生280名、8个班级的2008届高职护理学生340名,共计620名进行该系统机考测试.结果 未经临床实习的学生(在校二年级学生)与经过临床实习的三年级毕业班学生相比,解答临床护理案例题的成绩有差异.结论 <计算机模拟临床护理考试系统>对评定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
作者:黄利全;王勤荣;倪卫子;夏涛;朱海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胸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行呼吸道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胸外科高龄开胸手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并结合呼吸道护理管理,与既往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胸外科高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在观察组中,无一例出现肺不张,而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肺不张,发生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显著.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为(22.73+1.82)d,对照组为(29.78±2.32)d,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对胸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可以明显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的发生率,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娟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率高,治疗效果差,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影响了原发病的康复.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骨科收住10例多发、大面积、Ⅱ期以上压疮患者,采用深圳市阳光之路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安肤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对压疮创面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励莲;何碧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