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种静脉置管法对肿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张晓霞;付岚;张智;许辉琼;陈惠蓉;余华琴;陈旭霞;李俊英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术, 置管法, 肿瘤患者, 并发症, 血液标本采集, 静脉置管技术, 肠外静脉营养, 肿瘤化疗, 医疗水平, 血液透析, 危重患者, 体腔积液, 发达国家, 大型医院, 世纪, 救治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深静脉置管技术.90年代后期,深静脉置管术引入我国,并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许多大型医院得到普及,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救治、肠外静脉营养、血液标本采集、血液透析、肿瘤化疗和排除体腔积液等方面[1].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足肘垫圈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创新设计一种临床重危患者需要的有效预防压疮、且方便护士使用、患者感觉舒适的护理器具-医用足肘垫圈.方法 根据临床患者需求,创新设计C型医用足肘垫圈;表面设置多个半球状凸起;内部设置有拉绳,可将C型开口收紧闭合.选用纯棉软布包覆高密度海绵内芯.结果 全新的C型设计,有效避免了目前临床使用的圆圈形状的各类替代用品所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的情况;外套柔软舒适、吸汗易干、透气性好,内芯有较好的支持力度、松软适中.结论 通过简单的设计达到了有效帮助预防压疮发生、提升重危患者护理质量的目的.还可用做患者有坠床、自行拔管意外的可能或治疗需固定体位时的约束保护具.

    作者:黄建萍;黄叶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胃肠减压装置在吸痰应急预案中的应用

    临床吸痰常规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器吸痰或电动吸引器吸痰,当中心负压吸引器突然中断,而电动吸痰器缺失时,工作人员的有效应急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按突发事件应急对策,要求用50 ml注射器接吸痰管抽吸,注射器乳头与吸痰管接口处不匹配,衔接不牢,效果差,易污染手,而且不能一人独立完成.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胃肠减压一次性使用引流袋装置(简称胃肠减压装置)接吸痰管吸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云兰;聂爱萍;王能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不同应对方式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家长心理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应对方式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家长心理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6例DDH家长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症状的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得出自评量表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 DDH患儿家长心理症状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其心理症状客观存在,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均有差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躯体化与消极呈正相关.结论 DDH患儿家长应给予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可能会减少心理症状的发生,使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作者:康玉闻;韩月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士对身体评估技术的认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国内部分地区护士对身体评估技能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评估能力调查问卷,对国内6个省市的医院护理人员采用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15份.结果 护理人群在11项对于身体评估的主观认知条目中认为身体评估是护士必备技能(88.1%),继续学习的重要性(84.8%),缺乏成熟的评估工具(79.8%),工作量大,没有时间(60.8%)排序前4位.通过不同特征护士与主观认知情况的多因素分析得出医院级别和地区是影响主观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结构、建立符合不同科室特点的身体评估框架、重视护理继续教育等,对评估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作者:张立力;时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科普图册在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科普图册在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门诊0~5岁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儿的家长,以预防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插入图片设计制作成科普图册并投入使用.将86名0~5岁患儿的家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以发放健康小册加面对面指导,观察组以发放科普图册结合面对面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发放资料后4~8周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观察组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疾病治愈率和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以科普图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作者:程小文;陈映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新形势下美国护理博士教育的转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1934年,美国纽约大学建立了第1个护理科学学位博士项目.经过70年的发展,2004年全美有88个博士点,分别授予临床型护理博士(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DNP)、护理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D)、护理科学博士(doctor of nursing science,DNS)、护理教育专业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EdD).

    作者:刘思薇;周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以评价学生临床护理能力为导向的人机对话考试系统的研究

    目的 为了客观评价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测试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临床护理考试系统.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分别抽取7个班级2007届高职护理学生280名、8个班级的2008届高职护理学生340名,共计620名进行该系统机考测试.结果 未经临床实习的学生(在校二年级学生)与经过临床实习的三年级毕业班学生相比,解答临床护理案例题的成绩有差异.结论 <计算机模拟临床护理考试系统>对评定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

    作者:黄利全;王勤荣;倪卫子;夏涛;朱海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振动排痰机与人工叩击排痰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振动排痰机与人工叩击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将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人工叩击组46例和振动排痰机组48例行辅助排痰,比较2组排痰量及SpO2改善情况和啰音消失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5 d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振动排痰机组每日排痰量、5 d后SpO2及啰音消失比例明显高于人工叩击组.结论 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适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护理手段日常应用.

    作者:陈君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Orem自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评价

    骨折患者因其机体功能的突然改变,心理上往往存在较大的落差,其对于自身的角色改变不能适应,极大地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情绪状态,而作为与患者接触多的医务人员,其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应重视对患者的护理方式的选择[1].

    作者:潘静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无肝素预冲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肝素预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分别用肝素生理盐水(肝素组)和单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进行预冲,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的监测测定每次透析的尿素清除指数,同时观察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 肝素组和生理盐水组血液透析后透析器均无凝血现象,虽然管路的动脉壶和静脉壶有微量凝血,但无差异.结论 单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预冲,不但能保证血液透析充分性,而且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肝素用量、简化操作流程,值得推广.

    作者:吴春燕;王文娟;刘翔;莫华莉;蒋欣欣;叶有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宫腔镜下插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方去对174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官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术后加强护理及观察.结果 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保守治疗成功159例占91.4%.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官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输卵管妊娠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作者:张波;任云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近5年我国护理硕士学位论文状况分析

    目的 揭示近5年我国护理硕士学位论文发展状况和局限性.方法 以中国知网所收录的2006年至2010年的827篇护理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立题依据、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资金资助、质量控制、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场所、实验设计类型、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指标进行资料收集,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近5年我国护理硕士学位论文发展非常迅速,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设计类型、资料收集方法等日趋复杂和多样化.但在立题依据、伦理问题、质量控制和样本量的确立方面还存在着问题.结论 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正在稳步、快速地发展,但在科研意识方面需要加强.

    作者:李明明;王惠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8例NS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儿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骆成珠;麦绍;洪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并存在失眠状况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各40例,后将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的PSQI评分及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4周的PSQI评分及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失眠状况,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人免疫球蛋白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药物种类不断的增多,护士对各种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相互作用不熟悉,在输液中易发生配伍禁忌现象.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为无色澄清药液,适用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人免疫球蛋白为无色澄清药液,用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作者:刘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在口腔病房中的应用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对于口腔病房的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1~2].由于口腔疾病自身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除了要配合临床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对于患者临床护理也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探讨和管理[3~4].本研究对我院口腔病房护理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注射用甘草酸三胺与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临床新药的不断推陈出新、种类繁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合理配伍现象较前更易发生.为了杜绝和避免由于药物配伍禁忌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总结.

    作者:区海玲;孔雪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一次性三通在百特便携式输液泵中的应用

    百特便携式输液泵是对恶性肿瘤实施化疗时一种设定容量,以连续、精确的方式为患者输液的装置,是目前国内开展的~项新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当配制好液体注入输液泵后,液体可自行进行输液管路内的排气,这样会使液体流出管路外,既浪费了化疗的药物,又给工作人员造成身体的危害.

    作者:仇淼;左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护理模式在A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入住ICU的59例实施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按常规进行机械通气的监测、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按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ARDS机械通气中,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莲芳;陶方萍;史倩;魏登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奶嘴式多用雾化吸入喷头的设计与应用

    我院设计了一种奶嘴式多用雾化吸入喷头应用于婴幼儿进行雾化吸入和氧气治疗,以提高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期间患儿依从性较好,并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菊兰;吴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