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静宜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导致脑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
作者:方曙静;林征;孙国珍;徐文华;陈明龙;杨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实验的方法学质量.方法 电子检索CBM(1979年至2010年)、CNKI(1979年至2010年)、VIP(1989年至2010年)和WF(1998年至2009年),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收集相关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原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48篇随机对照实验.方法 学质量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盲法运用、样本估算、描述随访、病例脱落、不良反应等方面.干预措施多样化,结局评价呈现多角度的特点.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实验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研究者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但亦存在不足,有待提高.
作者:周娟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深静脉置管技术.90年代后期,深静脉置管术引入我国,并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许多大型医院得到普及,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救治、肠外静脉营养、血液标本采集、血液透析、肿瘤化疗和排除体腔积液等方面[1].
作者:张晓霞;付岚;张智;许辉琼;陈惠蓉;余华琴;陈旭霞;李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率高,治疗效果差,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影响了原发病的康复.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骨科收住10例多发、大面积、Ⅱ期以上压疮患者,采用深圳市阳光之路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安肤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对压疮创面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励莲;何碧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百特便携式输液泵是对恶性肿瘤实施化疗时一种设定容量,以连续、精确的方式为患者输液的装置,是目前国内开展的~项新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当配制好液体注入输液泵后,液体可自行进行输液管路内的排气,这样会使液体流出管路外,既浪费了化疗的药物,又给工作人员造成身体的危害.
作者:仇淼;左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我院设计了一种奶嘴式多用雾化吸入喷头应用于婴幼儿进行雾化吸入和氧气治疗,以提高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期间患儿依从性较好,并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菊兰;吴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的状况,探讨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进行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60例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的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54例占90.00%患者有焦虑心理,57例占95.00%有抑郁心理,说明焦虑和抑郁症状在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中发病率很高.导致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带来的痛苦、影响工作、学习和医疗费用等.结论 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应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赖春晓;吴玉明;侯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临床新药的不断推陈出新、种类繁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合理配伍现象较前更易发生.为了杜绝和避免由于药物配伍禁忌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总结.
作者:区海玲;孔雪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确立机械通气系统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系数,为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定量依据.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表的形式,邀请25位相关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的计算借助层次分析法统计软件Yaahp0.5.2得出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值.结果 指标体系中,3个维度有用性、可靠性、有效性的权重系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14项评估指标中,权重值居前3位的分别是管道的安全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呼吸回路连接的正确性和气密性.结论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有助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机械通气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陈丽丽;李红;李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骨折患者因其机体功能的突然改变,心理上往往存在较大的落差,其对于自身的角色改变不能适应,极大地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情绪状态,而作为与患者接触多的医务人员,其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应重视对患者的护理方式的选择[1].
作者:潘静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防治、健康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社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关注,因此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的就医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邓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国内部分地区护士对身体评估技能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评估能力调查问卷,对国内6个省市的医院护理人员采用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15份.结果 护理人群在11项对于身体评估的主观认知条目中认为身体评估是护士必备技能(88.1%),继续学习的重要性(84.8%),缺乏成熟的评估工具(79.8%),工作量大,没有时间(60.8%)排序前4位.通过不同特征护士与主观认知情况的多因素分析得出医院级别和地区是影响主观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结构、建立符合不同科室特点的身体评估框架、重视护理继续教育等,对评估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作者:张立力;时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科普图册在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门诊0~5岁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儿的家长,以预防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插入图片设计制作成科普图册并投入使用.将86名0~5岁患儿的家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以发放健康小册加面对面指导,观察组以发放科普图册结合面对面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发放资料后4~8周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观察组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疾病治愈率和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以科普图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作者:程小文;陈映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无肝素预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分别用肝素生理盐水(肝素组)和单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进行预冲,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的监测测定每次透析的尿素清除指数,同时观察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 肝素组和生理盐水组血液透析后透析器均无凝血现象,虽然管路的动脉壶和静脉壶有微量凝血,但无差异.结论 单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预冲,不但能保证血液透析充分性,而且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肝素用量、简化操作流程,值得推广.
作者:吴春燕;王文娟;刘翔;莫华莉;蒋欣欣;叶有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性放化疗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研究[1-3]表明术前辅助放化疗能提高可切除进展期胃癌患者R0切除率,降低术后死亡率,延长总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完成胃癌新辅助放化疗并行手术13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付欢英;杨芳;朱玲;黎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创新设计一种临床重危患者需要的有效预防压疮、且方便护士使用、患者感觉舒适的护理器具-医用足肘垫圈.方法 根据临床患者需求,创新设计C型医用足肘垫圈;表面设置多个半球状凸起;内部设置有拉绳,可将C型开口收紧闭合.选用纯棉软布包覆高密度海绵内芯.结果 全新的C型设计,有效避免了目前临床使用的圆圈形状的各类替代用品所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的情况;外套柔软舒适、吸汗易干、透气性好,内芯有较好的支持力度、松软适中.结论 通过简单的设计达到了有效帮助预防压疮发生、提升重危患者护理质量的目的.还可用做患者有坠床、自行拔管意外的可能或治疗需固定体位时的约束保护具.
作者:黄建萍;黄叶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状况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并存在失眠状况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各40例,后将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的PSQI评分及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4周的PSQI评分及患者自我感觉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失眠状况,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对于口腔病房的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1~2].由于口腔疾病自身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除了要配合临床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对于患者临床护理也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探讨和管理[3~4].本研究对我院口腔病房护理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护理模式在A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入住ICU的59例实施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按常规进行机械通气的监测、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按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ARDS机械通气中,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莲芳;陶方萍;史倩;魏登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临床吸痰常规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器吸痰或电动吸引器吸痰,当中心负压吸引器突然中断,而电动吸痰器缺失时,工作人员的有效应急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按突发事件应急对策,要求用50 ml注射器接吸痰管抽吸,注射器乳头与吸痰管接口处不匹配,衔接不牢,效果差,易污染手,而且不能一人独立完成.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胃肠减压一次性使用引流袋装置(简称胃肠减压装置)接吸痰管吸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云兰;聂爱萍;王能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