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r,Cr:YSGG激光结合口腔基础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叶志飞;杜艳;朱晓琴

关键词:Er, Cr:YSGG激光结合口腔基础治疗, 牙周炎,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Er,Cr:YSGG激光结合口腔基础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Er,Cr:YSGG激光结合口腔基础治疗组和手工龈下刮治器械结合口腔基础治疗组,对两组的治疗时间、VAS评分、PD、BI、PLI、CA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激光治疗组的治疗时间显著长于手术刮治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手工刮治组(P<0.05);激光治疗组的PD、BI、PLI、CAL均显著低于手工刮治组(P<0.05).结论:Er,Cr:YSGG激光结合口腔基础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较手工龈下刮治器械结合口腔基础治疗好,值得推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目标管理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影响效果分析.方法:将76例实习护士按数字法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38例.常规带教方法用于A组,目标管理法行带教用于B组,对2组实习护士的各项目标评分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B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目标、实践操作技能目标、服务目标等各项目标评分状况明显优于A组,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BL案例撰写与教学实施的省思

    问题导向学习(PBL)能够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PBL实施深刻推动了医学教育改革,对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介绍吉林医药学院PBL教学实施情况,阐明了PBL案例的撰写流程、规范和审核体系以及PBL教学要求和实施流程,PBL教学省思将为PBL教学的持续推进和高质量案例的积累奠定基础.

    作者:赵丽微;辛程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学习模式转变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对教育领域产生颠覆性的作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交模式由传统向新型模式转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学习模式由传统的灌输式到主动获取信息,由传统学习媒介转向多样化的学习媒介.新型学习模式的建立逐渐取代传统学习模式,大数据时代的技术革新迎来新一轮教育模式变革,将高等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一大步.

    作者:相静;王玖;胡西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早接触”在护理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早接触”课程在护理本科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本科学生第二、四个学期后的暑期开设“临床护理早接触”课程,用自制的问卷、职业认同感量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评价效果.结果:8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评价良好;学生的护理职业认同感得分提高(P<0.05);批判性思维除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外均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早接触”能提供早期接触临床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作者:夏杰琼;张彩虹;蔡小霞;郭洪花;万峰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正畸学本科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法作为目前比较热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异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模式,文章概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在正畸学教学中的可行性,设计了口腔正畸学本科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过程,讨论了正畸学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提供了几点思考,为未来翻转课堂教学法广泛应用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支持.

    作者:杨再永;武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LBL+CBL+PBL教学模式在四年制护理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LBL、CBL、PBL三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四年制护理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2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LBL、CBL、PBL相结合教学法.通过调查问卷及期末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及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三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到护理学本科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谢亚芹;赵娟;于全鑫;孟凡星;董雅洁;李瑞香;李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运用“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长治医学院15级护理医学专业两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满意该教学法.结论:“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作者:汪军梅;裴晋红;栗学清;张毅强;黄燕;苏娇;李钰娜;卫路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实践和探索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耳鼻咽喉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见习生80名,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结合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分别进行主观教学效果评价和考试成绩对比.结果:在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课堂吸收率及考试成绩等方面,试验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可以显著提高耳鼻咽喉科临床见习带教的教学效果.

    作者:庄惠文;王仙仁;吴旋;刘敏;江广理;熊观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学案导学、分组探究”模式在医学化学教学中的研究

    为了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学案导学、分组探究”教学模式基于“学生为中心”,把有机化学教学目标、内容及学习方法等形成学案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兆楼;凌爱霞;王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数字人解剖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探讨数字人解剖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数字人解剖系统具有资源丰富、形象直观、交互性强,并可反复使用等诸多优点,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系统内的三维图像是虚拟的,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替代标本.若能将以尸体标本为基础的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和虚拟的数字人解剖系统相结合,各自发挥优势,也许是当今较为理想的解剖实验教学新模式.

    作者:王松涛;陶晶;崔卫刚;孙春莉;付升旗;刘恒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教学.结果: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促使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金瑞华;罗丹;王金玄;薛俊琳;张儒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BL结合EBM在N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利用PBL结合EBM的方法,提升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诊疗能力.方法:选取70名专业型规培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PBL与EBM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终通过学生理论考试和Mini-CEX(迷你临床评价量表)考试进行教学评价.结果: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方面与对照组相当,Mini-CEX评价优于对照组,在沟通技能、临床判断、组织效能优于对照组.结论:在N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PBL结合EMB的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优越性,能够有效提高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诊治能力.

    作者:李亮亮;王雯雯;姜红;李向红;刘冬云;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实验生理科学虚实融合实验在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面向应用型医科人才的培养,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性实验与综合性虚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大赛相结合,在独立学院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虚拟实验”等信息化教育技术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刘琼;张韦深;吴欣慧;龙天澄;汪雪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灶癌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析对甲状腺微灶癌患者分别用全乳晕入路、胸乳入路胸腔手术干预方案的疗效差异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确诊为甲状腺微灶癌患者90例,为笔者所在医院科室于2015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数字编序后单盲随机将其各组45例分为A组与B组,对应为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不同入路方式对甲状腺微灶癌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项手术安全指标如甲状旁腺暴露、喉返神经暴露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对手术切口评价程度显著优于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微灶癌患者选择全乳晕入路或者胸乳入路治疗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全乳晕入路切口对患者美观影响程度更低,接受程度更高.

    作者:宋坚;周丹月;朱从伦;薛世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案例分析法应用于产科护理带教中提高护生护士核心能力的探讨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在产科护理实习中对护生护士核心能力提高的作用.方法:选择产科护理实习生141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案例分析法带教,通过调查问卷和考试成绩考察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案例分析法应用于产科护生带教中,可有效提高护生护士核心能力.

    作者:崔星慧;管艳杰;马玉磊;刘建明;王益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实施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业的影响分析

    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包含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传染病学三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以及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免疫学相关少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疾病学,开设在大学第四学期.文章调查分析早期实施整合课程教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业的影响,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金霞;邴玉燕;郭亚春;张国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师培训5W1H方法探索——以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为例

    目的:探讨在“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师的培训中应用5W1H方法效果;方法:本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手“医联体”,通过“走下去、送上来”加强医疗互动和师资整合,应用5W1H方法分析解决全科医师培训问题,应用于学科建设、基地管理、师资交流、培训质量监管等八个方面.结果:“医联体”模式下的全科医师培训5W1H方法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学习积极性、临床服务能力,提高培训满意度.结论:在“医联体”模式下在全科医师的培训中应用5W1H方法,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的培训质量.

    作者:杨丹丹;张继红;李家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相关指标在不同仪器上经临床化学检验的结果比对分析

    目的:考察并比较采用不同生化检测仪器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69例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采用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重复检测3次.检测指标包括肾功能相关指标、电解质K+、血糖、血红蛋白.对两种不同仪器检测结果做方差齐性检验,对相关性做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对两种不同仪器检测各项指标均值的方差进行齐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仪器的检测结果回归方程为Y=0.910X+ 0.492,有明显正相关性.结论:7180型和7600型两种仪器性能均较为稳定,其检测结果的差异通过比对分析均可接受,均在实验室质控要求范围内.

    作者:胡玲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评估的相关问题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医学教育评估现状,发现评估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对院内外教学利益相关方开展问卷调查,运用Excel对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比调查结果和现行指标的差异.结果:91%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展教学评估,评估主体应包含学生、专家、管理人员和临床教师,对医院教学总体满意度为92%,我院现行指标体系仍有需进一步完善.结论:教学评估宣教应深化,评估主体需扩充,指标设置需要完善,应强化关键指标的权重.

    作者:段茗玉;周栩;刘玮;姚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现代信息技术在妇产科学教与学的应用

    目的:探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妇产科学教与学中的效果.方法:2014级临床1班学生162人为试验组,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妇产科学病理产科部分的教学讲授过程中,2014级临床2班学生158人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讲授.讲授完毕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并对试验组学生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阶段性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凤兰;陈杰;梁利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