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丽
目的:探究综合疗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200例产后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平乐推按手法、佩戴骨盆带,并配合中药薰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薰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髋关节功能.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在产后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效果,可缓解疼痛程度,改善髋关节功能.
作者:王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现阶段整合课程可以改善学科知识点单一的现状,实现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融通,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微信作为一种新兴通讯技术,已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文章通过探讨微信平台应用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中的流程,调查教改组与实验组的学习效果,总结微信平台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微信平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该整合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杨;刘铭;王丽娜;周晓慧;刘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麻醉教育与专业有机结合方面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中国医科大学采用纸质问卷,对其他7所大学网络问卷,随机抽取问卷,了解大学生的对麻醉教育与专业结合的需求情况.结果:就大学生对麻醉教学的需求情况、教学效果及就业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发现需求多元化、多因素影响是目前麻醉教学的主要特点.结论:麻醉教学中使用专业和教学有机结合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且有利于日后的就业.
作者:韩光;赵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数量在不断增长,在高校中作用也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及作用发挥也越来越受重视,在此情况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却仍存在这诸多现实困难,分析产生辅导员职业发展困境的成因,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及实现路径,有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长远发展.
作者:杜伟;华波;杜江山;岳芸;孙琳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以浙江某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和非临床相关专业共680名在校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六维职业认同感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职业认同感问卷各维度得分在不同个体特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职业认同感与部分个体特征间具有负相关,职业认同感受不同年级、高考志愿等个体特征影响.
作者:吴燕萍;沈丽娟;陈定湾;钟要红;章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订单定向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效果.方法:特选取118名订单定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暑期社会实践,要求他们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然后,对他们社会实践的内容及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8名订单定向医学生对早期接触临床持肯定态度,且效果显著.讨论:低年级医学生开展早期接触临床具有明显优势;订单定向医学生提早进入基层医疗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鼓励学生多动手,提高实践能力;规范早期接触临床的内容.
作者:胡笑甜;姚小康;徐卫琼;赵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考察中医药干预措施对晚期非小细胞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经常规西药方案治疗,观察组经西药(同对照组)联合中医药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肿瘤的客观缓解率),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及治疗前后相关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T细胞CD3+、CD4+、CD4 +/CD8+、NK细胞).结果:两组近期疗效、BI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其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结论:常规西药方案再联合中医药干预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癌近期疗效及BI评分,并改善肿瘤微环境.
作者:林友燕;姚庆华;方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索CBL联合PBL教学在泌尿系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名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的情况下分为传统方法教学组、CBL联合PBL组,每组50名.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评估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CBL联合PBL组基础理论考试、病例分析考核分数及学生自我评估表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L+PBL教学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明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教学绩效评价是实现教学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在附属医院引入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对临床教师的教学绩效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对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学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附属医院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标准的制订、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金玥;向秋菊;刘道洪;郁爽;吴敏;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对医学全日制本科临床专业大学三年级进行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视频应用并开展调查与分析,调查围绕局部解剖学实验视频的播放内容、时间、效果等情况,分析局部解剖学教学视频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及学生的认同程度,以改进局部解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茜;刘江;耿菲;张志勇;王莹雪;崔逸爽;任博;司道文;刘奕蓉;张宇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室护理微课程在手术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纳入60例手术室护生作为此次研究的主体对象,护生的入院实习时间均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护生开展传统带教,研究组30例护生开展手术室护理微课程教学.对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予以比对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生带教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工作中开展微课程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带教质量.
作者:徐银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学科竞赛作为面向大学生开展的重要实践平台,某高校通过系列举措,完善学科竞赛平台,实现有效训练和养成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创业项目走向市场提供孵化器,加强校际交流合作,打造专业品牌,初显成效.
作者:贾翠平;王艳春;霍俊爽;辛程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临床思维.方法:选取2014级专业学位研究生44人参加山东省组织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对其综合评价.时间为进病房前、第一年、第二、第三年末总评价一次,共四次.结果:方差分析P< 0.001,组间SNK检验的两两比较,第1次和第3次、第4次分别为P< 0.05和P<0.01,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生参加规培能提高临床综合能力和临床思维,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顾晓翠;于洁;陈松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方法:对2010年4月-2017年6月本院1002例埋植输液港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分析输液港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发生原因.结果: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5.7%(57/1002).发生原因包括导管相关性感染8例,导管异常5例,输液港异常10例,因不了解输液港长期留置的利弊而在化疗疗程结束即刻要求拔除34例.结论:植入输液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体质,选择合适的导管,植入后规范使用和合理维护,并需做好患者教育.
作者:俞新燕;华于琴;尤林燕;项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名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CVVHDF(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组和CVVHDF+ HP(血液灌流)组,比较各组临床效果.结果:CVVHDF组和CVVHDF+ HP组28天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VVHDF+ HP组在改善SOFA评分、缩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效果优于CVVHDF组.CVVHDF组和CVHDF+ HP组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VVHDF和CVVHDF+ HP均可以显著改善感染性患者器官功能恢复,且以CVVHDF+HP治疗效果更佳,并无明显出血风险,安全性高.
作者:石林惠;董绉绉;叶龙强;裘晓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实施以PBL为主导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二年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随机分为以PBL为主导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比较两组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在教学前后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提升明显,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PBL为主导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效果.
作者:莫敏玲;孙佳;方露燕;贡亚平;姚静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循证护理在护理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但目前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掌握仍然不足,循证护理能力整体偏低,循证护理教育有待加强.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循证护理课程教学情境的确定、教学资源的提供、协作学习的促成、意义建构的促进及教学评价的途径进行设计,以期改善循证护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能力.
作者:梅姣姣;范秀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慕课网络课程的产生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这一创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能大力促进预防医学教育的改革.运用慕课教学能够使预防医学教学高效化、规模化、信息化、公平化.慕课对预防医学教学的推广具有深远意义.将慕课引入预防医学教育体系,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究如何从预防医学传统教育模式转变到慕课教育模式变得十分重要.
作者:张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我医院进行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86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单用美托洛尔和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比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出现改善,而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作者:王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对在校临床医学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的方式,探究以国家电子书包为工具,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与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法有机结合在医学免疫学的实践应用中的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作者:胡琼莹;黄亮;周智东;骆慧颖;王佳南;王红梅;包兆胜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