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宁;宋艳红
分析现有医学院管理信息学课程中有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内容教学的现状,针对教学面临的需求与形式,提出基于虚拟环境下医院信息系统点播式教学的模式,进一步进行实践与分析.相应教学模式对医学院校管理信息学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赵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在某军医大学妇产科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效果,探索医学院校教学新的手段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部分研究对象访谈和分析考试成绩等形式,获得教学双方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妇产科学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满意度评价.结果:83%试验组学员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8,P<0.01).结论: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妇产科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妇产科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丹;金志军;秦尚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住院医生在模拟培训时的心理压力等非技术性能力是制约培训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心理评估量表对压力源调查并针时每位学员的具体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反馈式的模拟培训方法比常规培训方法更有利于降低学员培训压力和提高培训的质量.
作者:杨纯勇;顾健腾;鲁开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为完善传统的笔试考核模式,适应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将德布勒森大学口试考核模式引入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完善评价方式,还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在广西中医药大学六个专业的六个实验小班的具体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素质及课堂气氛均得到良好改善.
作者:何婷婷;阮萍;彭忠异;姚平;利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模拟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人员的招募、培训、考核及应用中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难以普及,通过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标准化病人团队的建设,总结其在标准化病人的招募、培训、选择、考核及应用中的经验,以期为本科生临床模拟教学中广泛开展标准化病人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
作者:王晓军;耿力;任锦;陈野;包洪岩;曹倩;王劲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麻醉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认知情况和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状况.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专业态度稳定,对就业前景乐观.学生希望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就业指导).结论:加强职业特点教育,提升就业指导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郭文俊;章尧;金孝岠;包鹏举;黄侃;马同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影响因素及质控管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血液净化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影响的因素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结果:血液净化非计划性下机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有体外凝血、抽吸不畅(包括置管病人和内瘘病人的内瘘情况,比如内瘘狭窄)、血压低(比如70/40的血液),这类病人直接会一过性意识丧失,大多立即回血后会恢复.结论:根据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限的管理与预防措施,并对其加强监控,能有效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减少血液净化非计划性下机的发生.
作者:赵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研究利用Gitespace软件从发文时间、作者和机构、关键词聚类等角度,全面揭示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研究现状,以期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有益的依据.
作者:孔祥军;岳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文章对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诚信认知现状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科研诚信认知总体情况较好.高校应继续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诚信品质的培养,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并提供更多的科研诚信相关培训.同时,积极发挥导师在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作者:陈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评分及患者舒适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消除重症监护室严重创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找出影响护理本科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抽取青岛大学护理学院1-3年级的241名学生,应用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评定量表收集资料.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得分率高,学习兴趣得分率低,且不同年级之间学生学习动力有差异.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的水平仍可提高,结合实际提出对策,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综合能力.
作者:张晓晨;焦琳琳;王琨;徐玉婷;刘田田;姜云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调查泰山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的人格特征和职业选择存在的问题,从人格角度对护理本科生进行专业选择和职业人格的培养.方法:对2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护生在人格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性;(2)责任心、开放性、宜人性维度得分高,有社会实践经历、专业满意度高、入学志愿选择为自愿的学生选择从事护理工作.结论:不同人格特征的护生在职业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郭欣宜;吕春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PBL联合仿真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9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及对照组,实验组用PBL联合仿真教学方式,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式,两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理解应用知识能力、独立思考和应诊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的掌握程度、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联合仿真教学的儿科实习教学方式是更有效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作者:冯晓霞;宋红;周川;李晶晶;宋焕清;刘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虚拟实验室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济宁医学院2013级和2014级临床本科学生纳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实验组则应用虚拟实验室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技能操作成绩、问诊成绩、心电图成绩、实验综合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技能操作成绩、问诊成绩、心电图成绩、实验综合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虚拟实验室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诊断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登芹;随萍;赵会丽;张帆;陈现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医学本科生精神压力与自我伤害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问卷,利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医学高校本科生311名.结果:医学本科生存在自我伤害行为,与童年事件、自我性格认同等有关.精神压力与对前途及就业担忧有关,并与自我伤害行为相关.结论:高校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减少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发生.
作者:刘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实习带教中的学习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2013、2014级麻醉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207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模拟教学实验组(E组)与传统实践教学对照组(C组),分别为108、99名学生.结果: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两组学生相比较,E组学生操作能力的评分较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及临床病人对学生的满意度也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模拟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带教培训,成效显著,可明显地提高麻醉专业的教学质量.
作者:钟焕晖;王永东;王益群;张剑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探讨采用仿真头模教学系统及传统牙列模型在牙周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否对学生理论、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方法:对于新疆医科大学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2012-2班牙周病学实验教学采用仿真头模教学系统,2012-1班采用传统牙列模型.课程结束后,以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两种教学方案的总结及分析.结果:68.59%以上的学生认为采用仿真头模教学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们的上课兴趣以及提高其在临床工作中的规范性操作以及良好的体位.同时,对两组牙周病学期末考试中的理论成绩做出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实验操作成绩具有统计学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仿真头模教学系统能模拟临床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对于其理论成绩无明显影响.
作者:马雅洁;胡金玉;艾山·依力哈木;古丽努尔·阿吾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开发网上评教利用效果评价量表并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合理评价内容.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构建量表,并对浙江省某高校医学院752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利用内部一致性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量表信度、效度进行评价.结果:本评价量表内容共设7个维度31项条目,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2,分半信度为0.802,各维度与量表总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384-0.673(P<0.05),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7个维度结构较为合理,分别命名为:认同感、感情迁移、担忧感、随意性、适宜性、效率性和对应性,可累积解释总体方差变异的62.55%.结论:本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能够有效的测量学生的网评利用效果,适合作为网上评教利用效果的测评工具.
作者:陈浩;吴玉蓉;刘婷婕;傅晓敏;李晨曦;唐继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考察优质护理服务对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化疗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便秘、肝毒性、炎症反应等化疗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仅降低患者化疗后的相关毒副反应,有利于减轻化疗给患者的痛苦,还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潘丽莲;蒋红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应用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测方法对患有肝硬化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6例患有肝硬化疾病的患者和同期同年龄段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6例,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抽血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相关参数和凝血酶原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和血小板压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他各项血小板参数和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几项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测方法对患有肝硬化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作用明显.
作者:李玲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