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峰;李军;雷革非
目的 了解路径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的输液及营养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50例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18例.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输液护理相关项目和营养支持1周后患者营养状况和氮平衡及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接受路径护理.结果 观察组输液期间需重复建立输液通道者1例占3.1%,发生休克2例占6.2%,发生静脉炎1例占3.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例占27.7%、7例占38.9%、6例占33.3%,各项目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营养状况和氮平衡比较显示,血清白蛋白和氮平衡值差异显著,而血红蛋白值无显著差异.营养支持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0%.结论 路径护理能显著提高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的护理质量,使营养支持高效化而并发症发生较少.
作者:陈芬娟;宋彬娜;吴福丽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干预模式对高职护理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8名被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接受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对照组不接受辅导.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自编团体活动反馈表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在干预后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与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订规划、问题解决5个维度的得分上均较自身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并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水平.同时,他们对团体活动过程、团体气氛及活动内容评价较高.结论 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高职护理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作者:余晓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在溶栓治疗中,患者可合并全身出血、脑再灌注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下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我院2009年至2010年用尿激酶治疗18例脑梗死患者,并采用TCD进行监测,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继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定位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48例纤维支气管镜定位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的老年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48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均获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熟练的操作配合及护理使纤支镜定位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更适合老年危重症患者.
作者:肖莎;徐国翠;孙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行一般护理方案.实施干预2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积分指标、心理状况和生化检查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积分指标、心理状况和生化检查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实施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起到了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存率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维护质控体系的建立与效果.方法 在PICC置管维护质控体系建立前后各随机抽取PICC置管患者100例,评价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及家属对置管后维护的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结果 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由质控体系建立前的95%上升到质控体系建立后的98%,并发症发生率由8%降低至2%,患者及家属对置管后维护的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由87%上升到93%.结论 PICC置管维护质控体系的建立能有效提高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了置管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爱珍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人院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随访1~3个月,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同时统计患者的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6项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经护理干预,2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指标均较自身护理前有显著的改善,实验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结论 早期对冠心病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稳定心理,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应当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秀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多发病,也是常见的急腹症,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靠而有效的方法[1].病变随着炎性反应逐渐加重时,可合并坏死,2/3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可发生穿孔,如延误诊断、治疗,可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2],所以一旦确诊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进行阑尾切除术时,必须常规用高浓度消毒防腐剂处理阑尾残端,避免术后残端炎性反应复发,或进一步发展为腹膜炎.2008年起,我院手术室改用新型消毒剂络合碘处理阑尾残端.本文将传统临床中常用的纯石炭酸与络合碘处理阑尾残端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以探讨络合碘替代石炭酸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内镜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 stent,SEMS)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已是非常成熟的姑息性治疗技术.各种病因(如胰腺癌、壶腹周围癌、胆管癌等)所致的胆总管中下段恶性狭窄而不能手术、不愿意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通常采用内镜下置入SEMS来解除胆道梗阻.通常支架近端位于胆道内,远端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外.这使乳头长期处于开放状态,易导致肠液反流、肠道正常菌群进入胆道而诱发胆管炎或食物残渣堵塞胆道等并发症.
作者:王淑萍;陆蕊;时之梅;黄慧;高道键;王书智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术中的临床应用优势,从而为以后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00例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的满意度各不相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6%和68%,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术中采用舒适护理,使患者获得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满足,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和护理质量.
作者:胡带翠;黄色丹;何美娟;陆桂荣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前,传染病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传染病临床教学,培养新一代的医学人才,始终是传染病防控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传染病的疾病谱变化以及收容病例的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或传染科医护工作者成为重要的教学力量.我院长期以来一直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临床教学工作.
作者:郝大林;孔祥敏;石宏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心理护理在ICU病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05年1月至201 1年6月我院ICU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在心理护理开展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对比2次评价结果.结果 调查显示,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76.69%,并且受疾病程度、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及经济情况等影响明显,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受男女性别的影响不明显.在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差异显著,护理后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应该得到临床重视与推广应用,对ICU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
作者:宋彬娜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我院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痊愈16例占21.33%,显效26例占34.67%,有效32例占42.67%,无效1例占1.33%,总有效率为98.67%.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中,有效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并且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并推广.
作者:许玲春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对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确诊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37例和B组49例,A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B组采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Cobb角矫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Cobb角的改变情况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B组患者的Cobb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骨水泥渗漏是患者术中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来说,2种术式均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但PKP对畸形的矫正率更高,是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和更好的方法.
作者:黄秀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择期手术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手术室择期手术进行健康教育的经验.方法 将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于手术前进行常规的手术准备,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精心的健康教育,观察并评价2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满意度、血压、心率、手术配合程度、焦虑以及对护士的信任等情况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健康教育用于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能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程度、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临床焦虑情况,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
作者:吴锦才;王书霞;崔红赏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无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和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健康威胁较大,属于高危妊娠[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孕妇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相应的临床路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科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行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路径护理.随访1-3个月,比较2组患儿护理后用力肺活量(FVC)、用力1 s肺活量(FEV1)、大呼气流速值(PEF)等肺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2组患儿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FVC、FEV1、PEF指标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再配合临床路径护理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减少治疗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预后,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郝洁;田小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数值的差异性及其内在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6~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骨折患者120例,测量其平卧时的足背动脉与肱动脉血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肱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和同侧的足背动脉比较无显著差异,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足背动脉和肱动脉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替代肱动脉作为血压测量,值得在骨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戈勤妹;沈思思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本文统计了自2010年3月开始我科救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的18例极重症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情况,总结了护理措施.18例患儿除2例死亡,4例发生后遗症,其余均痊愈或好转出院.对EV71所致极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重点在于病情的密切观察,早期治疗有可能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自2008年安徽阜阳暴发手足口病疫情开始,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即成立了手足口病收治病区和重症监护室,江苏省卫生厅领导和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救治小组,建立高效的应急机制,负责承担江苏省所有重症患儿的救治工作.
作者:浦凯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原发性肝癌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达中晚期,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普及是此类患者的福音.该法是微创治疗,也有不良反应发生,以消化道症状为常见[ 2],降低和缓解不良反应,是配合TACE的重要环节.TACE术后禁食2-3 d逐渐过度到流质饮食,并注意少量多餐,以减轻恶心、呕吐.这项措施一直作为护理常规在指导临床实践[3].为进一步证明禁食时间与消化道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行TACE术30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不同禁食时间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虹;夏为娟;顾志娥;李学勤;王缘 刊期: 2011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