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芳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长时间手术、大手术、老年人和小儿手术后尤易发生[1].术中体温降低会对患者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正常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2].为了分析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及时有效地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本研究探讨影响我院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保温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秀卿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定位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在老年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48例纤维支气管镜定位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的老年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48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均获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熟练的操作配合及护理使纤支镜定位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更适合老年危重症患者.
作者:肖莎;徐国翠;孙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阿可达)用于治疗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乳腺癌溶骨性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溶解.参麦注射液主要作用为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2011年2月笔者在巡回输液过程中发现,上述2种药物序贯输注存在配伍禁忌,随即采用不同药物浓度对比实验法得到证实,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建芬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相应的临床路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科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行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路径护理.随访1-3个月,比较2组患儿护理后用力肺活量(FVC)、用力1 s肺活量(FEV1)、大呼气流速值(PEF)等肺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2组患儿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FVC、FEV1、PEF指标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再配合临床路径护理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减少治疗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预后,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郝洁;田小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对手术护理安全的影响,以提高手术护理安全.方法 选择我院手术室在职的17名护理人员,全部为女性.回顾分析护理对策实施前后不同护理风险所致安全缺陷情况,对照分析对策实施前后护理风险所致安全缺陷扣分及护理风险所致安全缺陷率.结果 对策实施后护理风险所致安全缺陷扣分情况显著好于对策实施前.护理对策实施前存在护理风险所致安全缺陷率为2.0%,护理对策实施后存在护理风险所致安全缺陷率为0.7%,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风险所致安全缺陷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服务意识及劳动强度是影响外科手术护理安全的风险因素,有效地实施防范措施能显著提高外科手术的护理安全.
作者:郑焯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护理人员担负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重要责任[1],护理是一门精湛的艺术,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是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并且有一颗对患者极端热诚、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心,才能胜任繁重而复杂的临床护理工作.护士素质的培养是决定医疗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至关重要.为了落实《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的通知》的精神[2-3],提高我院年轻护士的整体素质,深入推进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加快其适应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进程.根据我院实际,我们开展了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心理护理在ICU病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05年1月至201 1年6月我院ICU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在心理护理开展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对比2次评价结果.结果 调查显示,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76.69%,并且受疾病程度、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及经济情况等影响明显,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受男女性别的影响不明显.在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差异显著,护理后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应该得到临床重视与推广应用,对ICU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
作者:宋彬娜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人院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随访1~3个月,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同时统计患者的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6项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经护理干预,2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指标均较自身护理前有显著的改善,实验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结论 早期对冠心病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稳定心理,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应当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秀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对于TossyⅢ型损伤常需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Tossy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癌症患者常因疾病和/或治疗的影响同时经受多种症状的困扰,而那些并存症状(亦称“症状群”)可构成患者症状持续加重的恶性循环.如转移性骨痛患者常伴随疼痛所致的睡眠不安,睡眠不安又可致患者的抑郁和日间疲乏;前者可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受,后者则促使患者以午休达成缓解,但过度午休会加重患者的夜间睡眠不安;而睡眠不安和疲乏均可再增加其抑郁和疼痛的严重度[1].可见,相对于单独症状,症状群对癌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更为严重.
作者:王毅欣;刘晓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0例ICU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0岁的家属SAS评分为(49.02±6.90)分,略高于<60岁的(48.76士18.65)分,但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男家属的SAS评分为(47.62±4.20)分,显著低于女性的(54.66±3.67)分;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上者为(29.76±0.48)分,显著低于未受教育者的(49.83±0.22)分;住院费用为自费者(56.20±17.50)分,显著高于公费者的(40.70±13.60)分.结论 ICU患者的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护理工作者要注重与家属的沟通和讲解,改善ICU的管理制度,同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护理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作者:程明琨;禹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癫痫是一组由不同病因所引起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自限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电综合征.0~14岁儿童癫痫的患病率为3‰~5‰,7岁以内起病者占82.2%,病程10年以上者近60%[1],癫痫的反复发作可以对患儿造成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运动发育落后、精神调节障碍等[2-4],患儿的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癫痫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的发生率也高于无癫痫患儿的家庭[5-7].
作者:宋秀峰;李军;雷革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行一般护理方案.实施干预2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积分指标、心理状况和生化检查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积分指标、心理状况和生化检查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实施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起到了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存率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我院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痊愈16例占21.33%,显效26例占34.67%,有效32例占42.67%,无效1例占1.33%,总有效率为98.67%.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中,有效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并且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并推广.
作者:许玲春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无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和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健康威胁较大,属于高危妊娠[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孕妇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合理的手术体位对手术野的暴露以及术后患者的恢复关系密切,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尤其在麻醉状态下改变患者的体位,可导致严重的循环功能紊乱,造成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改变,以及对脏器血流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探讨患者术后体位移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我科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选择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对术前以及术后体位移动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恰当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素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对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确诊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37例和B组49例,A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B组采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Cobb角矫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Cobb角的改变情况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B组患者的Cobb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骨水泥渗漏是患者术中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来说,2种术式均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但PKP对畸形的矫正率更高,是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和更好的方法.
作者:黄秀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择期手术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手术室择期手术进行健康教育的经验.方法 将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于手术前进行常规的手术准备,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精心的健康教育,观察并评价2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满意度、血压、心率、手术配合程度、焦虑以及对护士的信任等情况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健康教育用于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能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程度、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临床焦虑情况,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
作者:吴锦才;王书霞;崔红赏 刊期: 2011年第35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系结石,多数需要行病变胆管所在肝叶切除,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容易发生并发症.近年来,我科对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唯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日趋年轻化[1].癌症发病后,无助、绝望的认知态度、身体形象的变化等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导致其生活质量低下[2].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现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乳腺癌治疗的特殊性,对患者往往造成很大的包括身体和心理以及对家庭的创伤.为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普外科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5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妹 刊期: 2011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