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完善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培养社会需要的药学人才

张俊清;刘侠;钟霞;李海霞;侯杰;罗喻超;黄艳

关键词:教学体系, 实验改革, 社会需要, 药学, 人才
摘要:针对海南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学生,从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全方位完善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经过探索,药学专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12年该专业成为首先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6年期的5个院校之一.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形成性评价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意义

    形成性评价在住院医师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形成性评价体系,并且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形成性评价对于促进儿科住院医师能力培养很有意义,尤其推崇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360度评估、出科结构化病历面试,并且提倡及时反馈.

    作者:闫辉;齐建光;张欣;周国鹏;姚弥;李雪迎;王颖;李海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析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习的护生共8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观察组采用任务引领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习结束对护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两组护生均能通过考核,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优秀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生的实习带教中起到显著的效用,大大提高了实习效果,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丹央;曹黎明;任婉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保洁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对医院保洁员进行关于血源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工作的29名保洁员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其接受健康教育前后了解其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认知情况和对职业暴露防护情况,归纳对此类群体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随访,提示健康教育后保洁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例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进行关于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保洁员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相关职业暴露事件发生,保障医院环境的安全.

    作者:张英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学本科生元认知意识、性别、听力成绩的关系研究

    本研究采用Vandergrift et al.(2006)的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MALQ)和听力测试,以500名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元认知意识的性别差异及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元认知意识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高意识组的听力成绩显著高于低意识组;元认知意识水平与听力成绩显著正相关.结论是医学本科生学习者元认知意识和听力水平之间存在积极关系.

    作者:冯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施与评价

    为了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中的应用效果,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授课,通过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价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法,测试成绩也高于传统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能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邓广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循证医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2012级临床学生150人为试验组,以循证医学法讲授,2011级学生140人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讲授.学期末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并对试验组学生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主观理论及实践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医学法有助于循证思维形成,提高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吴凤兰;程琦;范柳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CK视域下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从英语学科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相关医学知识等四个方面,清晰地厘定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PCK的构成要素,并从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提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PCK体系的建构机制,能够为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教师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实现更好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于超;齐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BS教学法在医学留学生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目的:探讨CBS教学法在医学留学生免疫学授课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留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另别采用CBS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授课,授课结束后分别统计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成绩,并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CBS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结论:CBS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医学留学生免疫学教学质量.

    作者:邸大琳;陈蕾;李进;刘艳菲;魏兵;鞠吉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两种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比较

    目的:探讨适应医学本科教学的重症医学教学方法.方法:以重症医学科实习生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采用LBL+ PBL教学法和LBL+ CBL教学法,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及优缺点.结果:试验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度;在理论、病例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考核中,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BL+ C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冯芳;张红松;牟成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科见习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

    见习阶段是医学生从书本到临床的第一步,血液科患者以血液恶性肿瘤为主,医学人文关怀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影响着治疗效果,所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临床见习阶段教学和血液科临床的特点,探讨在血液科见习带教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以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

    作者:董菲;景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构建的多元信息化心肺复苏实训课改革的研究

    心肺复苏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之一,因此心肺复苏实训课在临床实训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传统的心肺复苏实训课一般是利用模拟人进行床边带教讲解,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跟不上潮流,于是对心肺复苏实训课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我校教研室基于翻转课堂理念,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对心肺复苏实训课进行改革.

    作者:邓舒妮;张学思;汤之明;莫建超;陆水英;许碧夏;罗剑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步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研讨实施分步教学法对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老年科2015年6月-2016年2月的实习护生中随机选取56名参与研究试验,对照组28名接受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28名接受分步教学法带教,从教学满意度、综合实践能力两方面对两种方案的教学情况作评估.结果:两组护生的教学态度满意度基本相近,数据对比,统计学不成立(P>0.05),但在带教内容、带教模式与学术水平上,实验组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成立(P<0.05).经综合实践能力评测,显示实验组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与授课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在老年科实施分步教学法教学,利于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增强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值得推荐.

    作者:刘霄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BOPPPS教学法在功能食品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探讨

    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法在功能食品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态度,并将结果用于2010-2012级功能食品学教学中.课程结束后以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法的满意度,以形成性评价教学效果.结果:53.8%学生对该教学法非常满意,对此方法有正向态度.考试平均成绩由既往77分上升到81分.结论:BOPPPS教学法可提高综合学习能力,该方法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蒋立勤;夏道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客观、科学及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文献调研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筛选并确定指标权重,进而构建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的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为护理信息能力的评估提供了工具,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者:罗红;彭歆;于双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生物化学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

    本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依据生物化学教学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处于教学环节前、中、后,将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国内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生物化学各教学环节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作者:李艳花;于婧文;李自青;马存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关于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教育规模的扩大与许多院校软硬件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不容小觑.研究生自身素质、导师的业务能力与科研水平、教育与培养模式等均会对研究生培养产生影响.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必须摒弃“无师而导”与“师而不导”,严把研究生入学准入关,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与培养模式.

    作者:石士奎;汤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析痹祺胶囊安全性及用药安全管理对策

    目的:探析痹祺胶囊安全性及用药安全管理对策.方法:选取500例使用痹祺胶囊治疗骨关节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段、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用药安全管理措施.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6.6%,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3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16例(48.5%).发生时间段多在1-24h以内,胃肠道和皮肤是主要累积器官.结论:痹祺胶囊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发生时间段、临床表现,临床医师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及时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痹祺胶囊用药安全性.

    作者:方达飞;计建军;张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网络模式下医学生心理咨询模式探析

    随着微网络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为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就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需求展开调研,针对如何利用微网络技术搭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苏伟;苏蕊;郭晓琳;陈嘉全;周婷;梅瑞华;张秋梅;杨洪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期带教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分期带教法在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为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产科200名产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式进行划分,实验组为分期带教组,对照组为传统带教组,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分期带教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00名实习护生,实验组临床分期带教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临床带教中,应用分期带教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带教的效果,提高科室的整体护理能力,另外应用分期带教法还能够培养大批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值得在临床带教上推广应用.

    作者:褚桂方;陆美英;慎玲琴;王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LBL与PBL结合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基础与临床)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LBL与PBL结合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免疫学(基础与临床)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方法:试验班采用结合教学法,对照班采用LBL教学法,PEMS 3.1统计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班各学习团队PBL课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的成绩等级分布、平均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01);超半数学生对结合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结论:LBL与PBL结合教学法可优化该课程的理论课教学效果.

    作者:刘樑英;章涛;韩艳非;林颖颖;吴林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