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君;王灵聪;冯晓红
神经病学亟待对其教学模式做彻底的变革.“点菜式”教学模式在理论上是“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深层次的完善,在实践上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无缝连接”的结果,具有中心回归学生、内容问题驱动、手段智能推送、场景逼真再现、评价及时准确等特点.临床教学实践证明“点菜式”教学模式完善和充实了神经科教学模式.
作者:黄承芳;向卓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分期带教法在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为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产科200名产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式进行划分,实验组为分期带教组,对照组为传统带教组,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分期带教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00名实习护生,实验组临床分期带教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临床带教中,应用分期带教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带教的效果,提高科室的整体护理能力,另外应用分期带教法还能够培养大批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值得在临床带教上推广应用.
作者:褚桂方;陆美英;慎玲琴;王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imBaby为基础的模拟医学教育在儿科护理学综合实训中应用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训课程教学,通过期末考试、二阶段考核分析、问卷调查反馈等,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差异.结果:实验组在病例分析、综合诊断、临床思维能力、学习的自主性等方面表现优异,评价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mBaby引入到儿科护理学综合实训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作者:王娜;庞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研究采用Vandergrift et al.(2006)的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MALQ)和听力测试,以500名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元认知意识的性别差异及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元认知意识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高意识组的听力成绩显著高于低意识组;元认知意识水平与听力成绩显著正相关.结论是医学本科生学习者元认知意识和听力水平之间存在积极关系.
作者:冯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教育规模的扩大与许多院校软硬件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不容小觑.研究生自身素质、导师的业务能力与科研水平、教育与培养模式等均会对研究生培养产生影响.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必须摒弃“无师而导”与“师而不导”,严把研究生入学准入关,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与培养模式.
作者:石士奎;汤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在护理学教学中教学效果的研究,为今后的护理学课间实习提供出效果更佳的教学模式.方法:研究内容为护理专业学生在消化内科的课间实习.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系一班全体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为传统课堂教学法.通过授课前后共八次测试,比较两组教学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测试成绩、对消化系统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法所得效果更好,学生可以更长时间地将知识记忆且遗忘速度较慢、遗忘内容较少.
作者:潘超;金世柱;刘冰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语标准化病人在普外科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进入临床见习的2011级留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双语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授课.结果:不论在临床见习阶段,还是在在临床实习阶段,实验组学生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在普外科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双语标准化病人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王贵军;邓蓓蓓;王玉彬;马广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文章介绍了开展病理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情况,探讨了第二课堂的目的、意义、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作者:唐群;吴华;张熙;郭建平;彭康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西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行问卷调查及理论考试综合评估.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认可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总成绩、基础识记部分成绩和病例分析部分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提高西医内科学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沈旭君;王灵聪;冯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教师技能竞赛是检验师资队伍临床知识和技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某附属医院第三届青年教师临床技能竞赛试题难度、区分度、信度以及竞赛成绩等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本次技能竞赛试题质量及成绩概况,探讨本次竞赛试题形式、内容及竞赛结果对临床实践教学的启示,为提高青年教师临床教学能力,促进师资队伍水平提升提出意见与建议.
作者:陆定;姜晓莹;俞鸿雁;袁方;陈蓬来;沈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标准化病人在国内临床教学和考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人员的招募、培训、应用等多个环节成为制约其在国内教学普及的难点,通过分析新桥医院呼吸内科标准化病人团队的建设,总结标准化病人的选择、培训与应用经验,以期能为课堂和临床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
作者:刘俊彦;吕学军;赵维;李玉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我国不同层次的教育领域推进,但人们对其认知及推进过程仍存有问题,文章旨在介绍形成性评价的内涵、认知误区以及形成性评价的工作要素,并以卫生经济学的授课为例介绍形成性评价的推进过程与方式.
作者:于倩倩;尹呈良;尹文强;黄冬梅;于贞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要素进行评价并构建其胜任力模型.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编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问卷,对黑龙江省内10家医学高校或其附属医院的临床专家、行政部门领导和从事临床教育研究的学者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借助均值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五个维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模型可为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培养、人才引进、工作评价和绩效管理提供依据,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作者:胥娇;王志博;张东华;董靖竹;周佳;薄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微格教学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级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61名学生共6组,一二三组31名学生为对照组,四五六组30名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平时成绩、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总评成绩优良人数分布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实验总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认可微格教学模式.结论:微格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判断的能力.
作者:尹淑英;董兆举;赵慧娟;李宁;宓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入院接受血液检测的患者140例,对其进行血液样本抽取后,分别进行生化检测,并判断其临床诊断检测结果,分析这其中的影响作用.结果:经检查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段的检测结果中,大多数检测数据结果,均产生了变化,且P< 0.05,有统计学意义.4h后检测结果中,除碱性磷酸酶与甘油三酯外其他检测结果均存在较大差异,8h检测结果中,除甘油三酯钾离子和7谷氨酰转肽酶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均由显著差异.结论:在进行生化检测时,为保证检测项目的信息精确性,需保证在合理时间段进行血液标本检测,并根据时间检测结果促进在免疫检测系统下的检测项目稳定性分析,从而避免不良检测结果的发生.
作者:许试文;黄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为了提高医学信息的专业水平,对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首先,结合医疗大数据时代背景及DIKW体系,剖析重构医学信息技术类课程的重要意义.其次,按照多维度培养目标、多学科融合、多维度知识体系、多维度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学科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构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后,以DIKW体系为导向、医疗大数据为核心进行医学信息相关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群设计.
作者:牟冬梅;王萍;郑晓月;赵丹宁;琚沅红;戴文浩;刘汉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DT-TM构架下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单教师辅导教学模式ST-TM(Single teacher-Teaching mode)和双教师辅导教学模式DT-TM(Double teachers-Teaching mode)分别对不同年级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效果和期末考核成绩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结果:DT-TM组与ST-TM组各项指标相比较,前者均优于后者(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采用DT-TM方法比ST-TM方法教学效果好,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佳效果.
作者:袁辉;王得利;徐文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进行考试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护生病例书写和操作考试成绩,实验组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病例分析和操作考试成绩,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金瑞华;田志娟;罗丹;刘春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和天麻素联合应用于突发性耳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牧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塞通进行医治,观察组采用天麻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听力、耳鸣和眩晕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听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68%、90%,实验组患者的听力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且实验组患者的耳呜、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突发性耳聋治疗,采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的方法进行医治,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还能有效改善患者耳呜和眩晕的症状.
作者:程成龙;叶乐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改革教学方法,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以2014级280名护理大专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以问卷调查评价其效果.结果:课程结束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课程开始前(P<0.01),97.1%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给予正性评价,49.6%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18.6%的学生表示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护生的认可,有助于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
作者:杨希;宋峰;干敏;王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