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化学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

李艳花;于婧文;李自青;马存根

关键词:生物化学, 文献分析法, 研究现状
摘要:本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依据生物化学教学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处于教学环节前、中、后,将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国内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生物化学各教学环节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科见习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

    见习阶段是医学生从书本到临床的第一步,血液科患者以血液恶性肿瘤为主,医学人文关怀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影响着治疗效果,所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临床见习阶段教学和血液科临床的特点,探讨在血液科见习带教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以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

    作者:董菲;景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良式PBL教学法在县市级医院的实践和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式PBL教学法在县市级医院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11名毕业实习护生和52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改良式PBL教学法,评价护生及带教老师对其认可程度,比较护生成绩改变.结果:护生及带教老师对改良式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持肯定态度,实施前后护生理论成绩、操作及床边综合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式PBL教学法适合在县市级医院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俏俊;尹志勤;朱元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格教学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微格教学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级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61名学生共6组,一二三组31名学生为对照组,四五六组30名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平时成绩、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总评成绩优良人数分布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实验总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认可微格教学模式.结论:微格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判断的能力.

    作者:尹淑英;董兆举;赵慧娟;李宁;宓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对其病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数据来源为本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食管癌且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80例相关基线资料,其中40例在食管癌手术治疗围术期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并设其为对照组,另40例食管癌围术期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理念对于患者手术及身体影响情况.结果:记录两组患者在不同围术期护理下首次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数据,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相对而言均有明显优越性,P< 0.05,提示有意义;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提示观察组出现咽喉疼痛、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有意义.结论:外科手术是临床当前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手段,围术期护理措施是否配合妥善对于患者手术过程以及预后质量等均会产生直接影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谢伟群;刘鸿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学本科生元认知意识、性别、听力成绩的关系研究

    本研究采用Vandergrift et al.(2006)的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MALQ)和听力测试,以500名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元认知意识的性别差异及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元认知意识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高意识组的听力成绩显著高于低意识组;元认知意识水平与听力成绩显著正相关.结论是医学本科生学习者元认知意识和听力水平之间存在积极关系.

    作者:冯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CK视域下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从英语学科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相关医学知识等四个方面,清晰地厘定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PCK的构成要素,并从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提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PCK体系的建构机制,能够为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教师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实现更好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于超;齐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保洁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对医院保洁员进行关于血源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工作的29名保洁员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其接受健康教育前后了解其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认知情况和对职业暴露防护情况,归纳对此类群体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随访,提示健康教育后保洁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例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进行关于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保洁员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相关职业暴露事件发生,保障医院环境的安全.

    作者:张英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PACK知识的学习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影响

    目的:TPACK知识的学习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元结合的形式进行TPACK知识的学习,对教师进行多元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的能力培养.对参加学习的临床教师学习前后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培训后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有显著提高.结论:提高对TPACK临床教学能力的认识,提高医学生对TPACK教育的理解,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师TPACK教育水平的测评方法流程是TPACK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燕;蔡丽莉;郑青;邵莉;夏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形成性评价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意义

    形成性评价在住院医师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形成性评价体系,并且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形成性评价对于促进儿科住院医师能力培养很有意义,尤其推崇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360度评估、出科结构化病历面试,并且提倡及时反馈.

    作者:闫辉;齐建光;张欣;周国鹏;姚弥;李雪迎;王颖;李海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综合评价

    目的: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要素进行评价并构建其胜任力模型.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编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问卷,对黑龙江省内10家医学高校或其附属医院的临床专家、行政部门领导和从事临床教育研究的学者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借助均值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五个维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模型可为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培养、人才引进、工作评价和绩效管理提供依据,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作者:胥娇;王志博;张东华;董靖竹;周佳;薄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BL联合LBL双轨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TBL联合LBL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8名呼吸内科临床见习学生,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用TBL联合LBL法,对照组采用LBL法,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TBL联合LBL教学方法在临床见习中可广泛应用,利于教育改革发展.

    作者:邸金娜;刘敬禹;张莉;张鹏;许瑞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学专业在校本科生成就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护生(以下统称在校护生)成就动机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86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校护生成就动机得分(0.65±9.53).经常参加小组学习、自认为网络学习有趣及不同年级是在校护生成就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校护生成就动机处于较低水平,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鼓励在校护生经常参加小组学习、培养其网络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年级的护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加其成功的体验,均有助于提高其成就动机水平.

    作者:陈建华;应碧荷;邹继华;周晓荣;郭志平;赵磊;王梦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传统模式与导师制在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比较与思考

    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模式与导师制在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异同,发现导师制较传统的实习模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更有利于激发导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但有必要对导师制进行适当的完善和调整,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八年制医学人才的培养教育.

    作者:张华纲;宋红松;樊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住院老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患者61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意识状态、吞咽功能等信息,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观察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15例老年患者中,共90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4.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鼻饲、吸痰、胃食管反流均对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基础疾病、意识障碍、鼻饲、胃食管反流为老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应对措施,如稳定基础疾病、控制疾病发作、加强巡视、注意管路管理等,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孔一名;戴元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数据时代下医学信息相关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为了提高医学信息的专业水平,对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首先,结合医疗大数据时代背景及DIKW体系,剖析重构医学信息技术类课程的重要意义.其次,按照多维度培养目标、多学科融合、多维度知识体系、多维度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学科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构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后,以DIKW体系为导向、医疗大数据为核心进行医学信息相关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群设计.

    作者:牟冬梅;王萍;郑晓月;赵丹宁;琚沅红;戴文浩;刘汉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在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在护理学教学中教学效果的研究,为今后的护理学课间实习提供出效果更佳的教学模式.方法:研究内容为护理专业学生在消化内科的课间实习.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系一班全体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为传统课堂教学法.通过授课前后共八次测试,比较两组教学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测试成绩、对消化系统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法所得效果更好,学生可以更长时间地将知识记忆且遗忘速度较慢、遗忘内容较少.

    作者:潘超;金世柱;刘冰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完善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培养社会需要的药学人才

    针对海南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学生,从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全方位完善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经过探索,药学专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12年该专业成为首先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6年期的5个院校之一.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作者:张俊清;刘侠;钟霞;李海霞;侯杰;罗喻超;黄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学生心理素养“三维螺旋”培养模式浅析

    根据医学生心理学素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医学生心理学教育的阶段性特点,从医学生心理学素养培养的特点出发,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三维螺旋”心理学素养培养模式,从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能力三个维度,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郑德伟;孙宏伟;刘晓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BL教学模式与CP教学模式结合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与CP教学模式结合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神经外科实习的88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4)和实验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采用PBL+ CP模式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能力成绩以及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进行比较,并对比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PBL+ CP教学模式满意度高.结论:PBL+ CP教学模式有利于使护理实习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其自主学习及评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作者:陈飞;潘金玉;陈晓英;鲜继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949-2015)

    以SPSS为统计分析工具,对1949-2015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增长规律、核心期刊、区域学术产出力、核心著者以及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作者:王景文;李杏丽;李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