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BL联合LBL双轨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邸金娜;刘敬禹;张莉;张鹏;许瑞罡

关键词:呼吸内科, 临床见习, TBL, LBL
摘要:目的:探讨TBL联合LBL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8名呼吸内科临床见习学生,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用TBL联合LBL法,对照组采用LBL法,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TBL联合LBL教学方法在临床见习中可广泛应用,利于教育改革发展.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传统模式与导师制在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比较与思考

    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模式与导师制在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异同,发现导师制较传统的实习模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更有利于激发导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但有必要对导师制进行适当的完善和调整,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八年制医学人才的培养教育.

    作者:张华纲;宋红松;樊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建议——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为例

    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关注新的时代环境对医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努力发挥网络带来的积极作用,防止和规避网络的负面作用和风险.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的1306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网络行为的现状,并对这些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针对性提供一些有效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俊洁;张梦君;申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入院接受血液检测的患者140例,对其进行血液样本抽取后,分别进行生化检测,并判断其临床诊断检测结果,分析这其中的影响作用.结果:经检查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段的检测结果中,大多数检测数据结果,均产生了变化,且P< 0.05,有统计学意义.4h后检测结果中,除碱性磷酸酶与甘油三酯外其他检测结果均存在较大差异,8h检测结果中,除甘油三酯钾离子和7谷氨酰转肽酶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均由显著差异.结论:在进行生化检测时,为保证检测项目的信息精确性,需保证在合理时间段进行血液标本检测,并根据时间检测结果促进在免疫检测系统下的检测项目稳定性分析,从而避免不良检测结果的发生.

    作者:许试文;黄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CK视域下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从英语学科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相关医学知识等四个方面,清晰地厘定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PCK的构成要素,并从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提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PCK体系的建构机制,能够为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教师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实现更好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于超;齐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网络模式下医学生心理咨询模式探析

    随着微网络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为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就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需求展开调研,针对如何利用微网络技术搭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苏伟;苏蕊;郭晓琳;陈嘉全;周婷;梅瑞华;张秋梅;杨洪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思考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激发高校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高校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针对当前高校教师考评制度存在的功能异化、流于形式和单向管理等突出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提出从考核评价内容、考核评价方式和考核评价保障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作者:夏睦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积极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的教育模式探索与展望

    目的:推行积极教育模式,在关注实现个人成就的同时,强调提升其幸福感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开办积极心理训练第二课堂、心理弹性第二课堂和幸福课选修课提升学员幸福水平;并制作积极心理自助手册、开设青春心语微信公众号帮助学员自主习得幸福感提升方法.结果:积极教育能有效提高个体幸福感水平,缓解抑郁与焦虑等心理不适,促进其心理健康.结论:积极教育对于改善个体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发挥个人潜能与优势意义重大.

    作者:徐媛媛;胡厚源;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标准化病人建立和应用在口腔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口腔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学生应用SP进行带教,对照组学生应用典型见习病例和随机观看病人进行带教,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技能素养、无菌观念和爱伤观念上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SP在口腔临床见习教学中效果较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古泉;张燕国;陈岱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学本科生元认知意识、性别、听力成绩的关系研究

    本研究采用Vandergrift et al.(2006)的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MALQ)和听力测试,以500名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元认知意识的性别差异及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元认知意识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高意识组的听力成绩显著高于低意识组;元认知意识水平与听力成绩显著正相关.结论是医学本科生学习者元认知意识和听力水平之间存在积极关系.

    作者:冯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PACK知识的学习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影响

    目的:TPACK知识的学习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元结合的形式进行TPACK知识的学习,对教师进行多元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的能力培养.对参加学习的临床教师学习前后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培训后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有显著提高.结论:提高对TPACK临床教学能力的认识,提高医学生对TPACK教育的理解,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师TPACK教育水平的测评方法流程是TPACK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燕;蔡丽莉;郑青;邵莉;夏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保洁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对医院保洁员进行关于血源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工作的29名保洁员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其接受健康教育前后了解其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认知情况和对职业暴露防护情况,归纳对此类群体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随访,提示健康教育后保洁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例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进行关于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保洁员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相关职业暴露事件发生,保障医院环境的安全.

    作者:张英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BL教学模式与CP教学模式结合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与CP教学模式结合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神经外科实习的88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4)和实验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采用PBL+ CP模式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能力成绩以及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进行比较,并对比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PBL+ CP教学模式满意度高.结论:PBL+ CP教学模式有利于使护理实习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其自主学习及评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作者:陈飞;潘金玉;陈晓英;鲜继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生命教育视角下医学生死亡教育研究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在死亡教育方面的发展举步维艰.因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相互依赖且有着相同的终极目标,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切入研究死亡教育,将有助于调和死亡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考虑到医学生职业的特殊性,如何在生命教育视角下开展医学生死亡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与生命价值观,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罗敏;沈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数字健康创新教育:北京大学医学部新尝试

    数字健康作为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的融合,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焦点,同时也为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数字健康创新教育,包括以创新为导向的数字健康课程和以创业为导向的课外实践活动.这是国内首次以人文为核心,连接医学、技术和商业跨学科式地针对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创新教育,是顺应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潮流的新尝试.

    作者:李晏锋;王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地方医学高校重点实验室内涵建设与科研创新团队协调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重点实验室的特色、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科研团队结构、绩效考核体系、文化建设与管理模式等建设模块为切入点,结合本单位医学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成功经验,明确实验室内涵建设与创新团队协调共赢的新机制和新策略.以期为医学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张颖;司艳红;郭守东;秦树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LBL与PBL结合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基础与临床)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LBL与PBL结合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免疫学(基础与临床)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方法:试验班采用结合教学法,对照班采用LBL教学法,PEMS 3.1统计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班各学习团队PBL课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的成绩等级分布、平均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01);超半数学生对结合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结论:LBL与PBL结合教学法可优化该课程的理论课教学效果.

    作者:刘樑英;章涛;韩艳非;林颖颖;吴林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专业课程考试反馈制度建立及实行效果分析

    选择2011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42人作为研究组,课程为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通过对考试进行成绩分析及反馈;选用2010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学生4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相同教学方法、使用相同教材、授课教师等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研究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结果为t=6.249,P=0.000,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研究组进行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考试反馈非常有必要性.通过对我院实施专业课程反馈制度进行效果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吴丽娜;张淑丽;李超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关于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教育规模的扩大与许多院校软硬件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不容小觑.研究生自身素质、导师的业务能力与科研水平、教育与培养模式等均会对研究生培养产生影响.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必须摒弃“无师而导”与“师而不导”,严把研究生入学准入关,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与培养模式.

    作者:石士奎;汤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语标准化病人在普外科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双语标准化病人在普外科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进入临床见习的2011级留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双语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授课.结果:不论在临床见习阶段,还是在在临床实习阶段,实验组学生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在普外科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双语标准化病人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王贵军;邓蓓蓓;王玉彬;马广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BL与PBL融合教学模式在儿科本科教学中的探索和评价

    目的:探讨TBL与PBL融合教学在儿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方法:本科临床专业学生80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PBL与TBL+ PBL融合教学,比较2组成绩、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融合组考试成绩、分析解决问题、团队配合、交流表达能力优于对照组,更具主观能动性,更易获得同伴反馈,组织形式更有效.2组均花费较多自学时间.结论:在PBL基础上融合TBL教学,有助于医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同时提高带教能力,获得更好教学效果.

    作者:周文静;徐凌云;李亚琴;赵瑜;卢燕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