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准化病人建立和应用在口腔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实践

张古泉;张燕国;陈岱韵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医学教育, 临床见习, 教学改革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口腔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学生应用SP进行带教,对照组学生应用典型见习病例和随机观看病人进行带教,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技能素养、无菌观念和爱伤观念上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SP在口腔临床见习教学中效果较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双语标准化病人在普外科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双语标准化病人在普外科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进入临床见习的2011级留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双语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授课.结果:不论在临床见习阶段,还是在在临床实习阶段,实验组学生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在普外科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双语标准化病人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王贵军;邓蓓蓓;王玉彬;马广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imBaby在儿科护理学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SimBaby为基础的模拟医学教育在儿科护理学综合实训中应用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训课程教学,通过期末考试、二阶段考核分析、问卷调查反馈等,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差异.结果:实验组在病例分析、综合诊断、临床思维能力、学习的自主性等方面表现优异,评价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mBaby引入到儿科护理学综合实训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作者:王娜;庞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在西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西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行问卷调查及理论考试综合评估.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认可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总成绩、基础识记部分成绩和病例分析部分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提高西医内科学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沈旭君;王灵聪;冯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教学中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我院实习的60例护生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进行急重症护理教学,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30例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带教结束后对护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团队为基础教学方式相比传统教学更为科学性,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江旭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积极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的教育模式探索与展望

    目的:推行积极教育模式,在关注实现个人成就的同时,强调提升其幸福感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开办积极心理训练第二课堂、心理弹性第二课堂和幸福课选修课提升学员幸福水平;并制作积极心理自助手册、开设青春心语微信公众号帮助学员自主习得幸福感提升方法.结果:积极教育能有效提高个体幸福感水平,缓解抑郁与焦虑等心理不适,促进其心理健康.结论:积极教育对于改善个体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发挥个人潜能与优势意义重大.

    作者:徐媛媛;胡厚源;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贯通纵向鸿沟构建富有中医药特色的扁平化学生社区党建活动模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调研与创新

    学生社区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面对个性飞扬的90后大学生,必须改进现有的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模式,贯通鸿沟,集中资源,办出一些凝聚关注的品牌活动.本研究通过对所在中医药院校的学生社区党建工作进行调研与分析,揭示现存问题,阐明构建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学生社区党建活动模式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为高校的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林小桦;高理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透室收治的70例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透析次数284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透析次数290次),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低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肌肉痉挛、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透析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芬;姚海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改革教学方法,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以2014级280名护理大专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以问卷调查评价其效果.结果:课程结束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课程开始前(P<0.01),97.1%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给予正性评价,49.6%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18.6%的学生表示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护生的认可,有助于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

    作者:杨希;宋峰;干敏;王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数据时代下医学信息相关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为了提高医学信息的专业水平,对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首先,结合医疗大数据时代背景及DIKW体系,剖析重构医学信息技术类课程的重要意义.其次,按照多维度培养目标、多学科融合、多维度知识体系、多维度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学科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构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后,以DIKW体系为导向、医疗大数据为核心进行医学信息相关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群设计.

    作者:牟冬梅;王萍;郑晓月;赵丹宁;琚沅红;戴文浩;刘汉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BL与PBL融合教学模式在儿科本科教学中的探索和评价

    目的:探讨TBL与PBL融合教学在儿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方法:本科临床专业学生80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PBL与TBL+ PBL融合教学,比较2组成绩、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融合组考试成绩、分析解决问题、团队配合、交流表达能力优于对照组,更具主观能动性,更易获得同伴反馈,组织形式更有效.2组均花费较多自学时间.结论:在PBL基础上融合TBL教学,有助于医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同时提高带教能力,获得更好教学效果.

    作者:周文静;徐凌云;李亚琴;赵瑜;卢燕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LBL与PBL结合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基础与临床)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LBL与PBL结合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免疫学(基础与临床)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方法:试验班采用结合教学法,对照班采用LBL教学法,PEMS 3.1统计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班各学习团队PBL课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的成绩等级分布、平均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01);超半数学生对结合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结论:LBL与PBL结合教学法可优化该课程的理论课教学效果.

    作者:刘樑英;章涛;韩艳非;林颖颖;吴林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明治”教学法结合Mini-CEX在中医妇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结合Mini-CEX在中医妇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2016年度在妇科门诊实习的七年制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三明治”教学方法和传统带教方法.通过出科理论考核、Mini-CEX评分及教学反馈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Mini-CEX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法结合Mini-CEX在中医妇科临床带教中取得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改进推广.

    作者:胡慧;曾薇薇;沈明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综合能力考核方法的初探

    以预防医学本科生为例,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两轮专家函询,终初步建立了由基础知识(0.28)、实验技能操作(0.22)、科研能力(0.18)和实际运用能力(0.32)4项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构成的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综合能力考核方法.

    作者:于佳;刘学;刘晓秋;史力田;唐玄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网络模式下医学生心理咨询模式探析

    随着微网络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为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就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需求展开调研,针对如何利用微网络技术搭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苏伟;苏蕊;郭晓琳;陈嘉全;周婷;梅瑞华;张秋梅;杨洪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BL教学模式与CP教学模式结合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与CP教学模式结合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神经外科实习的88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44)和实验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采用PBL+ CP模式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综合能力成绩以及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进行比较,并对比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PBL+ CP教学模式满意度高.结论:PBL+ CP教学模式有利于使护理实习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其自主学习及评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作者:陈飞;潘金玉;陈晓英;鲜继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男护士的情绪劳动、情感耗竭及离职意愿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男护士的情绪劳动、情感耗竭及离职意愿现状.方法:选择210名在职男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情绪劳动量表、情感耗竭量表与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情绪劳动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深层扮演、情绪表达要求、表层扮演.情感耗竭总分低于常模.离职意愿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离职意愿3、离职意愿2、离职意愿1.结论:男护士情绪劳动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工作中情绪表达采用深层扮演策略较多;情感耗竭程度总体低于常模;离职意愿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杨莉;杜琳;柳秋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BL-CBL-PBL多轨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TBL-CBL-PBL多轨教学模式对口腔正畸学本科生教学的影响.方法:将120名学生随机分成3组,每组40名,分另接受传统讲授式教学法(A组)、经典PBL教学法(B组)和TBL-CBL-PBL多轨教学法(C组).采取主观问卷调查和客观试卷答题两种方式评价三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结果:TBL-CBL-PBL多轨教学组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其他两组并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接受.结论:TBL-CBL-PBL多轨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丹;刘欢叶;张扬;金实;郭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良式PBL教学法在县市级医院的实践和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式PBL教学法在县市级医院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11名毕业实习护生和52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改良式PBL教学法,评价护生及带教老师对其认可程度,比较护生成绩改变.结果:护生及带教老师对改良式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持肯定态度,实施前后护生理论成绩、操作及床边综合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式PBL教学法适合在县市级医院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俏俊;尹志勤;朱元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TBL联合LBL双轨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TBL联合LBL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8名呼吸内科临床见习学生,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用TBL联合LBL法,对照组采用LBL法,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TBL联合LBL教学方法在临床见习中可广泛应用,利于教育改革发展.

    作者:邸金娜;刘敬禹;张莉;张鹏;许瑞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客观、科学及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文献调研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筛选并确定指标权重,进而构建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的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为护理信息能力的评估提供了工具,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者:罗红;彭歆;于双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