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茹;郭婷
矿物药是中国传统药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存在着来源不清、质量不一、真伪混杂、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本文针对矿物药的现状,对在矿物药研究中的各种鉴别技术进行综述,为今后矿物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作者:袁明洋;陈科力;黄必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鉴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全球高发趋势,目前治疗方案因禁忌、严重不良反应等导致其使用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更有效、安全、简便、不适宜干扰素治疗的治疗药物.Sofosbuvir是具有这些特性的直接抗病毒药物,为HCV NS5 B聚合酶的尿苷核苷酸类似物抑制药,可有效对抗多种基因型HCV感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本文综述Sofosbuvir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试验.
作者:吴叶红;刘海净;刘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制左羟丙哌嗪口含片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含片口感,溶出度为考察指标,以乳糖,蔗糖,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法优化左羟丙哌嗪口含片的处方,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结果:优化所得佳处方:左羟丙哌嗪6.0 g,蔗糖粉60.0g,甜菊素8.0g,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6.3(1.2)g,羟丙甲基纤维素0.6g,硬脂酸镁0.4g,口含片的各项指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结论:左羟丙哌嗪口含片的制备工艺合理,科学,可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李厚洋;吴开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0.5%硫酸沙丁胺醇溶液0.5ml加0.9%氯化钠溶液2ml雾化吸入,疗程7d.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咳嗽、哮鸣音、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余升;易晓莲;昌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坎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药,抑制葡萄糖的肾重吸收,增加葡萄糖的尿排泄.美国FDA于2013年3月批准其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坎格列净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降低患者体质量和收缩压,且低血糖风险较小.不良反应是增加泌尿生殖道感染.本文就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作一综述.
作者:安富荣;崔岚;王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考察六味千骨巴布剂的皮肤毒性.方法:利用健康白兔正常和破损皮肤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利用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利用健康白兔正常和破损皮肤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六味千骨巴布剂对受试动物皮肤均未产生急桂毒性、过敏性和刺激性.结论:六味千骨巴布剂的皮肤毒性较低,皮肤外用安全.
作者:郭美华;宋永熙;刘世萍;胡宝荣;马妍妍;李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YP3A4* 18B(82266G>A,rs2242480)、CYP3A5*3(6986A>G,rs77674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FK506)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80名肾移植患者进行CYP3A4*18B、CYP3A5*3基因型检测,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MIA)检测肾移植患者FK506血浓度,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FK506血药谷浓度/剂量*体质量(C0/D)比值.结果:280例肾移植患者中,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型的突变频率分别为29.1%和69.3%.CYP3A4* 18B/* 18B基因型肾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FK506的C0及C0/D值显著低于CYP3A4*1/*1、CYP3A4*1/* 18B基因型(P<0.05).CYP3A5* 3/*3基因型肾移植患者术后7日,1个月FK506的C0及C0/D值显著高于CYP3A5*1/*1、CYP3A5*1/*3基因型(P<0.05).将CYP3A4* 18B和CYP3A5*3进行单倍体基因型组合分析,用药后15 d、1个月,GG-GG基因型组的C0明显高于AA-GG基因型组(P<0.05);用药后6月,GG-GG、GA-GG、GA-AG基因型组的C0均明显高于AA-GG基因型组(P<0.05).结论: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患者的FK506血药浓度及其C0/D值有一定影响,患者在使用FK506前进行CYP3A4* 18B和CYP3A5*3基因型检测,对预测FK506用药剂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欧阳萌;辛华雯;唐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畲药檵木叶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SB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4~0.282 μg(r =0.999 9),0.015 ~0.136 μ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7%(RSD=1.74%),99.05%(RSD=1.84%).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畲药檵木叶的质量控制.
作者:余乐;刘敏;李水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开展哮喘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我院门诊就诊的108名成年哮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由临床药师定期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药学干预,将干预后哮喘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非预约就诊、急诊、住院情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预防意识、药物正确使用方法及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入组患者经药学干预后对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预防意识及药物正确使用方法掌握率均高于干预前;哮喘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干预前;非预约就诊、急诊情况均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临床药师开展的哮喘规范化管理,可促进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
作者:马明华;薛冬梅;田薇薇;干志彬;余自成;邱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倍他米松尿素乳膏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45℃,进样量20 μl.结果:倍他米松在12.35~92.64 μg·ml-1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8.02%,RSD为0.74%(n=9).结论:建立的方法结果准确、稳定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倍他米松尿素乳膏中倍他米松含量测定.
作者:张振兴;孙旭;高媛;陈瑶;刘云云;周平;黄国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头孢拉定中三种有关物质的拉曼光谱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三种目标物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进行分析.方法: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对三种物质的常规拉曼光谱与不同酸碱条件下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进行考察,并参照头孢拉定有关物质与主成分实际比例模拟实验,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头孢拉定的有关物质.结果:三种物质均能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表现出跟常规拉曼光谱相对应的特征峰信息,酸碱度对于三种物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检测均有一定的影响.在体系偏酸性的条件下可实现头孢氨苄与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的同时检出,偏碱性的奈件下光谱表现为头孢氨苄的特征峰;而双氢苯甘氨酸在两种pH条件下的光谱特征性都不明显.结论:头孢拉定有关物质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体现出一定的指纹性特征,可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头孢拉定有关物质进行初步鉴别.
作者:范蕾;张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复方酚苄明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第一法,溶出介质为0.1 mol·L-1盐酸溶液900ml,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7%磷酸水溶液(含0.5%三乙胺)(45∶ 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7 nm.结果:酚苄明在5~6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回收率99.8%(RSD =0.9%,n=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酚苄明片中酚苄明溶出度的测定.
作者:胡兵;文王亮;单晓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脂质体在皮肤局部给药系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阐述脂质体在皮肤给药系统中透皮吸收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了解脂质体在皮肤局部给药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脂质体应用于皮肤局部给药系统具有许多优势.结论:脂质体在皮肤局部给药系统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袁雍;黄萍;杨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国内近年来肿节风在提取工艺、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综述,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更合理的提取工艺,更有效地控制其制剂质量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和研究肿节风制剂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吴其当;黎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5mg· kg-1)、银杏内酯B三个剂量组(8,4,2 mg·kg-1),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各组取主动脉,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进行病变分级评分;取血清,测定血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银杏内酯B能改善AS大鼠的主动脉病变,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内酯B高、中、低剂量可分别降低AS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银杏内酯B高、中剂量可显著升高AS大鼠血清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银杏内酯B各剂量能显著升高SOD活性,降低AS大鼠血清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银杏内酯B的抗AS作用可能与增强SOD活性、减少MDA含量、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有关.
作者:刘艳茹;张国斌;于晓云;李晓晓;张博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针对25例R-CHOP方案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药学服务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等方面,介绍药学服务的过程.结果:临床药师充分评估治疗的获益及潜在风险,采取合理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结论:临床药师对化疗全过程的用药监护,为患者提供完善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戎佩佩;宋金春;吴玥;李萌;彭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采用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测定氧氟沙星中对映体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0cm×50 μmn,41 cm),在30 mmol·L-1的NaH2PO4缓冲溶液中加入(CM-β-CD)手性选择剂,调节不同的pH,分离电压为30 kV,得到优化的分离条件,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对氧氟沙星对映体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采用该方法对3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在pH 4.0,30 mmol·L-1的NaH2PO4缓冲溶液,1.0% CM-β-CD,分离电压为30 kV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线性范围为0.025 ~0.200 mg·ml1(r=0.999 3和0.999 2),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的回收率分别为97.6%和97.8%,RSD分别为2.0和2.7%(n=9).结论:羧甲基-β-环糊精对氧氟沙星有很高的对映体选择性,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在不需要左、右氧氟沙星单纯对照品情况下,用于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的鉴别和含量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快捷.
作者:滕怀凤;佟晓波;李尚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1例UAP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45mg,po,tid.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较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沉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沉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治疗对UAP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王雷;刘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原发性肝癌(PL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P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TACE术,同时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270 mg,po,tid,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纤维化指标、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CD8+降低,CD3+、CD4+及CD4+/CD8+升高(P<0.05),且对照组改变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明显减轻TACE所致PLC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和纤维化,提高疗效.
作者:陈汉广;王良盟;刘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鸦胆子油中1,2--二亚油酸-3-油酸甘油酯、1,3--二油酸-2-亚油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1,3---油酸-2-棕榈甘油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岛津2010C高效液相色谱仪和奥泰2000蒸发光检测器,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二氯甲烷(65∶35),流速1.0 ml·min-1;检测温度:70℃.结果:四种甘油三酯分别在0.184~2.763 μg、0.382~5.724μg、0.406 ~6.084 μg和0.204~3.066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 0、0.999 2、0.999 1和0.999 0,回收率分别为99.01%、98.70%、98.92%和98.46%,RSD分别为0.7%、0.5%、0.8%和0.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更好的控制鸦胆子油的质量.
作者:田金苗;陈大为;胡海洋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