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洋;陈科力;黄必胜
目的:考察六味千骨巴布剂的皮肤毒性.方法:利用健康白兔正常和破损皮肤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利用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利用健康白兔正常和破损皮肤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六味千骨巴布剂对受试动物皮肤均未产生急桂毒性、过敏性和刺激性.结论:六味千骨巴布剂的皮肤毒性较低,皮肤外用安全.
作者:郭美华;宋永熙;刘世萍;胡宝荣;马妍妍;李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针对25例R-CHOP方案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药学服务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等方面,介绍药学服务的过程.结果:临床药师充分评估治疗的获益及潜在风险,采取合理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结论:临床药师对化疗全过程的用药监护,为患者提供完善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戎佩佩;宋金春;吴玥;李萌;彭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维生素B2联合制霉菌素外敷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60例,观察组外敷阿司匹林、维生素B2及制霉菌素混合物,对照1组外敷制霉菌素,对照2组外敷制霉菌素和阿司匹林混合物,早晚各1次,总疗程4周.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阿司匹林、维生素B2和制霉菌素联合应用治疗足癣治愈率高、效果显著.
作者:武改;付海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拉西坦原料及其注射剂中有关物质和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有关物质测定采用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至2.5)为流动相A,流动相A-乙腈(50∶ 50)为流动相B的梯度洗脱法,含量测定采用流动相A的等度洗脱法,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为0.5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主峰和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杂质A浓度在0.734 0 ~9.787 1 μg·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5.6%(RSD =1.5%,n=9);奥拉西坦在60.71 ~121.41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 =0.6%,n=9).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能检出更多的杂质,准确度高,能有效质控奥拉西坦原料及注射剂中的有关物质和含量.
作者:袁利杰;刘辉;李婷婷;朱晓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癌细胞系SCL-1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后,CCK-8法观察姜黄素对SCL-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 mRNA的表达,酶标比色法检测Caspase-3 及-9的活性.结果:浓度大于10 μmol·L-1姜黄素能显著抑制SCL-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上调细胞内Caspase-3及-9 mRNA的表达及活性.结论:姜黄素能抑制SCL-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上调Caspase-3及-9的表达及活性是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郑欣;邓凤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考察全胃肠外营养液(TPN)组方的稳定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并希望能引起各环节(生产、复配使用、贮存)对药品稳定性的重视.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科室的10份TPN液处方,包括外科、内科系统,在本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净化环境下,按TPN液标准操作规程配制后,在常温下,采用外观观察法、pH检测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考察TPN液在0,4,8,12,16,20,24,30 h各时间点外观、pH、微粒的变化,并进行无菌考察.结果:10份TPN液在各时间点,外观未见明显变化,10组TPN液的pH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组TPN液的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N配伍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微粒直径≥10 μm和≥25 μm的微粒数都有所增加,不同组TPN液的微粒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制后无菌考察均合格.结论:建议TPN液在净化环境下配置,其pH在5~6范围内稳定性好,TPN配制后不溶性微粒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多,需引起临床注意并及早输注,以保证临床应用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汤晟凌;梁晓美;谢雅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比较喹硫平合并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给予喹硫平+米氮平,对照组47例给予利培酮+米氮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过程中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观察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4,8周PANSS总分及因子分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情感迟钝、情感退缩两个因子分值开始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情感交流障碍、被动/淡漠两个因子分值也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这两个因子分值是治疗4周后才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抽象思维困难、交谈缺乏自发性这些因子分值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米氮平与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作者:刘广华;汪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5mg· kg-1)、银杏内酯B三个剂量组(8,4,2 mg·kg-1),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各组取主动脉,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进行病变分级评分;取血清,测定血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银杏内酯B能改善AS大鼠的主动脉病变,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内酯B高、中、低剂量可分别降低AS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银杏内酯B高、中剂量可显著升高AS大鼠血清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银杏内酯B各剂量能显著升高SOD活性,降低AS大鼠血清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银杏内酯B的抗AS作用可能与增强SOD活性、减少MDA含量、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有关.
作者:刘艳茹;张国斌;于晓云;李晓晓;张博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与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治疗中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中度癌痛患者53例,分为2组,A组27例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B组26例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回顾性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1h的疼痛控制率,A组(96.3%)略优于B组(9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4例患者在24h内发生NRS≥4分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至疼痛有效控制的时间为(4.63±2.63)d,B组为(4.69±4.12)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度癌痛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尚未观察到两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程凯;蔡红;魏阳;周行;蒋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苄星青霉噻唑酸有关物质和色谱纯度测定的HPLC法.方法:采用端基封尾完全的C18柱,流动相A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1),流动相B为甲醇,流速为1.0ml·main-1,线性梯度洗脱,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苄星青霉噻唑酸分别与相邻杂质峰分离完全,检测限为3ng.结论:本法专属、灵敏,适用于首批苄星青霉噻唑酸杂质对照品的标定.
作者:陈汝红;常俊山;庞文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97例血肌酐(SCr)水平186 ~ 442 μmol·L-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分成A组(30例)、B组(33例)、C组(34例).所有患者均为非透析疗法,在积极控制原发病,综合一体化治疗基础上,A组加予前列地尔治疗,B组加予百令胶囊治疗,C组联合前列地尔、百令胶囊两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SCr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变化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BUN、SCr及24h尿蛋白量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C组较A、B两组降低更明显(P<0.05).3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或百令胶囊均能有效降低BUN、SCr及24h尿蛋白量,且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降低BUN、SCr及24 h尿蛋白量效果更显著.
作者:黄龙;吴杰;廖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三种生姜的提取方法,优化生姜药材的提取工艺及工艺参数.方法: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指标成分6-姜辣素的分析方法,比较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乙醇渗漉法提取生姜的工艺.结果:该6-姜辣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乙醇渗漉法提取率较高,超临界CO2萃取物中6-姜辣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法和乙醇渗漉法.结论:三种方法中以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生姜的佳方法.
作者:陈艳;周冬翠;张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九味镇心颗粒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用九味镇心颗粒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I-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及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CGI-S、HAMD、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在治疗1周末,观察组较对照组起效快(P<0.05).两组治疗后CGI-S、HAMD、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味镇心颗粒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比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效更好,起效更快,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郑学宝;吴丹峰;罗忠;李金亮;王洪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芒果苷利胆作用及对胆囊平滑肌痉挛的影响.方法:利用胆管引流法测定芒果苷对大鼠胆汁的流量及成分的影响;通过对豚鼠胆囊肌条的收缩试验观察芒果苷对乙酰胆碱所致胆囊平滑肌痉挛的影响.结果:芒果苷4.74×10-5 mol·kg-1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大鼠的胆汁流量,显著提高胆汁中胆红素浓度(P <0.01);2.37×10-5 mol·L-1剂量组可显著抑制由乙酰 胆碱引起的豚鼠胆囊痉挛(P<0.01).结论:芒果苷具有利胆作用,可缓解乙酰胆碱引起胆囊痉挛.
作者:何飞;曾宪彪;韦桂宁;温幼敏;苏华;韦宝伟;马军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优选心脉安的佳初步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含量为指标,考察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以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丹参醇提后药渣与黄芪、赤芍、麦冬合并提取水溶性成分的佳工艺.结果:丹参醇提取佳工艺为6倍量95%乙醇渗漉36 h;水提取佳工艺为8倍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5h.结论:优选的提取方法可行,可为心脉安进一步研究及产业化提供依据.
作者:刘春平;全向阳;乐智勇;魏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制左羟丙哌嗪口含片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含片口感,溶出度为考察指标,以乳糖,蔗糖,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法优化左羟丙哌嗪口含片的处方,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结果:优化所得佳处方:左羟丙哌嗪6.0 g,蔗糖粉60.0g,甜菊素8.0g,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6.3(1.2)g,羟丙甲基纤维素0.6g,硬脂酸镁0.4g,口含片的各项指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结论:左羟丙哌嗪口含片的制备工艺合理,科学,可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李厚洋;吴开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和抗炎解痉止痛等基础治疗.奥曲肽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q8h,至肛门排便排气.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d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治疗5d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奥曲肽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奥曲肽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保护和改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
作者:裴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心脑宁片对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方法:大鼠70只,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硝苯地平组,脑心通组,心脑宁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每天给药1次,连续7d;于后1次给药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造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缺血2h后,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CK、LDH、MDA、SOD水平;处死大鼠,取心脏,10%甲醛固定,HE染色、切片.结果:与模型组比,心脑宁片组可显著降低血CK、LDH、MDA水平(P<0.01),可显著升高血SOD活力(P<0.01),可显著降低减轻缺血所致心肌的损伤(P<0.01).结论:心脑宁片对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有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吕宏迪;郝少君;王希东;李文俊;张正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疹诊断中的方法与作用.方法:临床药师依据循证药学证据对1例23岁脑外伤术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疹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既往用药史及过敏史调查,依据药疹发生的一般规律,判断药疹与醒脑静注射液的相关性.结论:临床药师通过掌握药疹的鉴别与处理,弥补非专科医师对药疹诊断知识欠缺的不足,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可以有效地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作者:万平;熊鹏举;陈集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开展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应用情况,为完善抗菌药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抗菌药应用数据分为整治前(2011年1~6月)和整治后(2013年1~6月)2组,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并结合ABC分析法,对整治前后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及使用强度(AUD)以及整治后用药频度(DDDs)降低的科室分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由整治前的32.95%下降至整治后的19.67%;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由75.76%下降至54.88%;AUD均值由85.24降至54.94;整治前、后DDDs降低的A类科室共7个,下降程度前3位的科室是A类科室中的普外科、呼吸科和产科.结论:通过开展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我院抗菌药多项控制指标有明显改善,对促进我院抗菌药的合理应用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某些指标离卫生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还有差距,需进一步努力,将抗菌药管理纳入长效管理机制.
作者:李梦媛;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