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洋;吴开慧
目的:探讨脂质体在皮肤局部给药系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阐述脂质体在皮肤给药系统中透皮吸收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了解脂质体在皮肤局部给药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脂质体应用于皮肤局部给药系统具有许多优势.结论:脂质体在皮肤局部给药系统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袁雍;黄萍;杨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患者,女,18岁,体质量50 kg.因“发热、腹胀1月余”于2013年6月8日入院.已确诊噬血细胞综合征,行糖皮质激素治疗1月余,此次住院准备化疗.体检:T 36.5℃,P78次/min,R 18次/min,BP 110/70mmH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明显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稍充血,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平脐,肠鸣音5次/min.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有输血史.入院后行常规化疗前检查,血常规:WBC 3.41×109· L-1,N 0.707;Hb 118 g·L-1,Plt181 g· L-1.铁蛋白:656.5 ng ·ml-1.心肌酶谱:谷氨酸转氨酶233 U·L-1,乳酸脱氢酶426 IU·L-1.腹膜后淋巴结彩超未见肿大淋巴结.
作者:雷龙;汪炜;周灿;金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比阿培南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对革兰阴性、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等均具有抗菌作用,并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药动学特性优良;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89.5% ~ 100%;本品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比阿培南的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且安全.
作者:杜晓明;姜继国;穆晓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维生素B2联合制霉菌素外敷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60例,观察组外敷阿司匹林、维生素B2及制霉菌素混合物,对照1组外敷制霉菌素,对照2组外敷制霉菌素和阿司匹林混合物,早晚各1次,总疗程4周.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阿司匹林、维生素B2和制霉菌素联合应用治疗足癣治愈率高、效果显著.
作者:武改;付海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倍他米松尿素乳膏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45℃,进样量20 μl.结果:倍他米松在12.35~92.64 μg·ml-1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8.02%,RSD为0.74%(n=9).结论:建立的方法结果准确、稳定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倍他米松尿素乳膏中倍他米松含量测定.
作者:张振兴;孙旭;高媛;陈瑶;刘云云;周平;黄国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使用对预防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病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后感染及费用的影响,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同期配对临床对照研究,纳入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择期LC术病例364例,其中未使用抗菌药组(A组)91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组(B组)按性别、年龄(±5岁)、民族、入院评估和出院诊断与A组3∶1配对,共273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预后情况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的平均住院费和平均西药费分别较B组下降586元和451元(P<0.01),两组治愈率、切口感染率、切口甲级愈合率、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使用与否对预防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LC术后感染无影响,且不使用抗菌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院费用及药品费用.
作者:李朝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1例UAP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45mg,po,tid.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较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沉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沉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治疗对UAP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王雷;刘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临床用药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合理用药软件系统(PASS)对我院2013年3月19~ 25日住院医嘱进行审查,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有2 829条,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51%.其中,药物相互作用警示医嘱2 142条,剂量审查警示医嘱649条,配伍禁忌警示医嘱36条,给药途径警示医嘱2条.结论:PASS系统作为合理用药的初步筛选是可行的,其监测结果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依据,但它还无法取代药师的作用.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苏晓丹;符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K-Ras蛋白是细胞膜表面的小G蛋白,能将胞外信号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转导到细胞内,参与调控细胞的生存、分化和增殖.当K-Ras的基因发生突变时,持续活化的K-Ras导致下游信号的过度激活,进而促进细胞恶性转化和抗肿瘤药物的耐药.各类型肿瘤中存在K-Ras突变的比例超过20%,在胰腺癌中高达61%.用药方案和肿瘤类型的不同,K-Ras基因突变与抗肿瘤药物临床药效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系统综述了在各类肿瘤中K-Ras基因突变与细胞毒类化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药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进展,为K-Ras突变的肿瘤患者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邵腾飞;郑媛婷;李涛;蔡卫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中的钠、钙含量.方法:微波消解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以钪作为内标物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的钠、钙含量.结果:钠和钙浓度分别在0.2~4.0 μg·ml-1(r =0.999 7)和0.1~0.4 μg·ml-1(r =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RSD=1.23%,n=9)和102.1%(RSD=0.83%,n=9).该方法与《中国药典》法定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迅速准确,操作性强,可以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中钠、钙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赵晓冬;佟晓波;傅蓉;李彦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双丹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双丹胶囊中丹酚酸B成分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64∶36);检测波长274 nm.结果:TLC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皮酚在26.2~131.0μg· 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为0.8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毕琳琳;缪珊;李穆琼;杨倩;李骅;党碧艳;王四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苹果原花青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选用3种不同极性大孔吸附树脂D113、DM130和ADS-17对苹果提取液中原花青素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以pH、样品流速、乙醇浓度、乙醇流速为考察因素,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标准.结果:D113树脂分离效果较好,吸附率达到68.1%,吸附量为5.91 mg·g-1树脂.佳工艺是pH为7的原花青素粗提液以0.8 ml·main-的流速上柱吸附,再用体积分数40%的乙醇、以0.8 ml·main-1的流速进行解吸.结论:D113大孔极性树脂适用于吸附分离苹果原花青素.
作者:李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合并心力衰竭老年肺炎患者血气分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氧疗、抗感染、强心和稀释痰液、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米力农注射液10~15 mg加入50 ~ 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0.5 μg·kg-·min-泵入,qd,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CRP)、心脏射血分数(EF%)、心功能分级改善率、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2)、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EF%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CRP则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达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治疗合并心力衰竭老年肺炎可明显改善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氧合,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钟佰强;黄宝贤;方淑青;朱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与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治疗中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中度癌痛患者53例,分为2组,A组27例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B组26例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回顾性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1h的疼痛控制率,A组(96.3%)略优于B组(9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4例患者在24h内发生NRS≥4分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至疼痛有效控制的时间为(4.63±2.63)d,B组为(4.69±4.12)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度癌痛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尚未观察到两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程凯;蔡红;魏阳;周行;蒋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母草软胶囊辅助治疗药物流产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00例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组在出现下腹痛、阴道出血等先兆流产症状时加服益母草软胶囊,对照组不加服任何药物.观察比较两组疗效、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及35 d内转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软胶囊辅助治疗药物流产可提高流产效果、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
作者:王初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已经确立为危重患者急性肾衰竭支持治疗的选择.为了保持连续型肾脏替代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必须保持体外管路的通畅.因此防止体外循环管路凝血成为维持患者有效治疗的关键目标.由于传统抗凝剂肝素的缺点,目前随着更加简便和安全的抗凝方案的出现,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正在被临床越来越广泛的接受.此文总结了局部枸橼酸钠的抗凝特点,并且提供了一些新的关于枸橼酸钠在连续型肾脏替代治疗中的使用信息.
作者:唐无忌;徐航;葛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克林霉素注射剂系列的质量状况,分析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为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行标准和拟修订标准进行样品检验,重点考察有关物质和苯甲醇,统计分析检验结果,进行质量和标准现状分析.结果:按现行标准检验,合格率为98.5%,1批不合格样品为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按拟修订标准,对已知单个杂质: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7-差向克林霉素和其他单个杂质以及各杂质总和进行测定,发现7-差向克林霉素量在0.4%~0.6%之间,在拟定限度(0.5%)附近,对辅料苯甲醇进行分析检验,发现各厂家之间差异明显.结论:目前克林霉素注射剂系列的产品质量基本能符合现行标准要求,但各标准之间项目设置、项目的检验方法和限度均不尽相同,检验结果的可比性不是很强,同一品种甚至同一规格存在太多标准,该品种标准亟待统一;现行标准有关物质限度宽松,且未对单个杂质进行控制,辅料存在随意添加现象,现行标准不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该品种标准亟待提高.
作者:陈宁林;张小琼;孙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疹诊断中的方法与作用.方法:临床药师依据循证药学证据对1例23岁脑外伤术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疹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既往用药史及过敏史调查,依据药疹发生的一般规律,判断药疹与醒脑静注射液的相关性.结论:临床药师通过掌握药疹的鉴别与处理,弥补非专科医师对药疹诊断知识欠缺的不足,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可以有效地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作者:万平;熊鹏举;陈集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三种生姜的提取方法,优化生姜药材的提取工艺及工艺参数.方法: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指标成分6-姜辣素的分析方法,比较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乙醇渗漉法提取生姜的工艺.结果:该6-姜辣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乙醇渗漉法提取率较高,超临界CO2萃取物中6-姜辣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法和乙醇渗漉法.结论:三种方法中以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生姜的佳方法.
作者:陈艳;周冬翠;张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开展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应用情况,为完善抗菌药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抗菌药应用数据分为整治前(2011年1~6月)和整治后(2013年1~6月)2组,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并结合ABC分析法,对整治前后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及使用强度(AUD)以及整治后用药频度(DDDs)降低的科室分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由整治前的32.95%下降至整治后的19.67%;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由75.76%下降至54.88%;AUD均值由85.24降至54.94;整治前、后DDDs降低的A类科室共7个,下降程度前3位的科室是A类科室中的普外科、呼吸科和产科.结论:通过开展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我院抗菌药多项控制指标有明显改善,对促进我院抗菌药的合理应用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某些指标离卫生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还有差距,需进一步努力,将抗菌药管理纳入长效管理机制.
作者:李梦媛;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