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林;张小琼;孙春艳
目的:建立双丹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双丹胶囊中丹酚酸B成分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64∶36);检测波长274 nm.结果:TLC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皮酚在26.2~131.0μg· 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为0.8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毕琳琳;缪珊;李穆琼;杨倩;李骅;党碧艳;王四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调血祛斑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调血祛斑胶囊中当归、川芎、栀子、陈皮及大黄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君药地黄中的梓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调血祛斑胶囊中的当归、川芎、栀子、陈皮及大黄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梓醇进样量在0.767~4.60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 =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3%(RSD=2.23%,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军栋;李玲;张立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开展哮喘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我院门诊就诊的108名成年哮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由临床药师定期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药学干预,将干预后哮喘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非预约就诊、急诊、住院情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预防意识、药物正确使用方法及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入组患者经药学干预后对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预防意识及药物正确使用方法掌握率均高于干预前;哮喘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干预前;非预约就诊、急诊情况均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临床药师开展的哮喘规范化管理,可促进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
作者:马明华;薛冬梅;田薇薇;干志彬;余自成;邱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与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治疗中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中度癌痛患者53例,分为2组,A组27例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B组26例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回顾性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1h的疼痛控制率,A组(96.3%)略优于B组(9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4例患者在24h内发生NRS≥4分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至疼痛有效控制的时间为(4.63±2.63)d,B组为(4.69±4.12)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度癌痛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尚未观察到两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程凯;蔡红;魏阳;周行;蒋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原发性肝癌(PL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P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TACE术,同时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270 mg,po,tid,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纤维化指标、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CD8+降低,CD3+、CD4+及CD4+/CD8+升高(P<0.05),且对照组改变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明显减轻TACE所致PLC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和纤维化,提高疗效.
作者:陈汉广;王良盟;刘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YP3A4* 18B(82266G>A,rs2242480)、CYP3A5*3(6986A>G,rs77674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FK506)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80名肾移植患者进行CYP3A4*18B、CYP3A5*3基因型检测,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MIA)检测肾移植患者FK506血浓度,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FK506血药谷浓度/剂量*体质量(C0/D)比值.结果:280例肾移植患者中,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型的突变频率分别为29.1%和69.3%.CYP3A4* 18B/* 18B基因型肾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FK506的C0及C0/D值显著低于CYP3A4*1/*1、CYP3A4*1/* 18B基因型(P<0.05).CYP3A5* 3/*3基因型肾移植患者术后7日,1个月FK506的C0及C0/D值显著高于CYP3A5*1/*1、CYP3A5*1/*3基因型(P<0.05).将CYP3A4* 18B和CYP3A5*3进行单倍体基因型组合分析,用药后15 d、1个月,GG-GG基因型组的C0明显高于AA-GG基因型组(P<0.05);用药后6月,GG-GG、GA-GG、GA-AG基因型组的C0均明显高于AA-GG基因型组(P<0.05).结论: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患者的FK506血药浓度及其C0/D值有一定影响,患者在使用FK506前进行CYP3A4* 18B和CYP3A5*3基因型检测,对预测FK506用药剂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欧阳萌;辛华雯;唐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临床用药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合理用药软件系统(PASS)对我院2013年3月19~ 25日住院医嘱进行审查,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有2 829条,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51%.其中,药物相互作用警示医嘱2 142条,剂量审查警示医嘱649条,配伍禁忌警示医嘱36条,给药途径警示医嘱2条.结论:PASS系统作为合理用药的初步筛选是可行的,其监测结果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依据,但它还无法取代药师的作用.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苏晓丹;符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考察全胃肠外营养液(TPN)组方的稳定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并希望能引起各环节(生产、复配使用、贮存)对药品稳定性的重视.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科室的10份TPN液处方,包括外科、内科系统,在本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净化环境下,按TPN液标准操作规程配制后,在常温下,采用外观观察法、pH检测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考察TPN液在0,4,8,12,16,20,24,30 h各时间点外观、pH、微粒的变化,并进行无菌考察.结果:10份TPN液在各时间点,外观未见明显变化,10组TPN液的pH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组TPN液的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N配伍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微粒直径≥10 μm和≥25 μm的微粒数都有所增加,不同组TPN液的微粒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制后无菌考察均合格.结论:建议TPN液在净化环境下配置,其pH在5~6范围内稳定性好,TPN配制后不溶性微粒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多,需引起临床注意并及早输注,以保证临床应用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汤晟凌;梁晓美;谢雅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1例UAP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45mg,po,tid.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较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沉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沉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治疗对UAP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王雷;刘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畲药檵木叶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SB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4~0.282 μg(r =0.999 9),0.015 ~0.136 μ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7%(RSD=1.74%),99.05%(RSD=1.84%).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畲药檵木叶的质量控制.
作者:余乐;刘敏;李水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采用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测定氧氟沙星中对映体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0cm×50 μmn,41 cm),在30 mmol·L-1的NaH2PO4缓冲溶液中加入(CM-β-CD)手性选择剂,调节不同的pH,分离电压为30 kV,得到优化的分离条件,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对氧氟沙星对映体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采用该方法对3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在pH 4.0,30 mmol·L-1的NaH2PO4缓冲溶液,1.0% CM-β-CD,分离电压为30 kV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线性范围为0.025 ~0.200 mg·ml1(r=0.999 3和0.999 2),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的回收率分别为97.6%和97.8%,RSD分别为2.0和2.7%(n=9).结论:羧甲基-β-环糊精对氧氟沙星有很高的对映体选择性,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在不需要左、右氧氟沙星单纯对照品情况下,用于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的鉴别和含量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快捷.
作者:滕怀凤;佟晓波;李尚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体外细胞毒性的差别,为遴选优质药品、保障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来源国产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原液以及稀释液,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用MTT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值率和IC50值,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并将国产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与进口制剂进行比较.结果:8个厂家生产的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原液及进口产品的细胞毒性分级均为4级.不同企业生产的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IC50值差异较大.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C和F的IC50值较小,说明这两个企业产品的细胞毒性较其他样品大.进口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IC50值为99.9 mg·L-1,较其他样品高,说明其细胞毒性较其他样品低.进口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仅添加亚硫酸氢钠一种辅料,国产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添加的辅料主要为依地酸二钠、亚硫酸氢钠、盐酸半胱氨酸等.按各辅料在国产盐酸多巴酚丁酸注射液中的浓度测其细胞毒性,依地酸二钠、盐酸半胱氨酸和亚硫酸氢钠的细胞毒性分级均为3级.将依地酸二钠的浓度稀释为0.03 mg·ml-时,其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无细胞毒性.将盐酸半胱氨酸稀释到0.11 mg·ml-1时,其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基本无细胞毒性.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由于生产条件不同、处方不同等原因,这些产品的细胞毒性存在较大的差别.与进口制剂比较,国产制剂中添加的辅料浓度较大,可适当降低其浓度,以减少药物制剂的细胞毒性,从而提高药品的安全性.
作者:王蓉蓉;李瑞莲;潘震宇;李子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参坤养血颗粒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丹参素和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速1.0ml·min-1;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3∶2),流动相B为0.2%甲酸溶液;检测波长λ1=260 nm(检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检测波长λ2=210 nm(检测黄芪甲苷),检测波长λ3=280 nm(检测丹参素和党参炔苷).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丹参素和党参炔苷分别在0.012 8 ~0.256 0 μg(r =0.999 3)、0.015 2~0.304 0 μg(r =0.999 6)、0.039 4 ~0.788 0 μg(r =0.999 4)、0.100 6~2.012 0 μg(r =0.999 9)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9%、97.92%、98.13%、97.80%,RSD(n =6)分别为1.76%、1.41%、1.12%、1.19%.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参坤养血颗粒的含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俊;冷湘静;高锦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合并心力衰竭老年肺炎患者血气分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氧疗、抗感染、强心和稀释痰液、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米力农注射液10~15 mg加入50 ~ 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0.5 μg·kg-·min-泵入,qd,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CRP)、心脏射血分数(EF%)、心功能分级改善率、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2)、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EF%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CRP则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达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治疗合并心力衰竭老年肺炎可明显改善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氧合,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钟佰强;黄宝贤;方淑青;朱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伴重度癌痛患者中实行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以临床病例为经验,结合晚期乳腺癌患者伴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有效镇痛策略及药物不良反应,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并结合医生对疾病的分析小结,提出合理化治疗建议,在减少患者疼痛的同时,避免对患者产生药源性损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开展多学科合作,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使患者获得佳治疗.
作者:刘璐璐;陈雪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坎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药,抑制葡萄糖的肾重吸收,增加葡萄糖的尿排泄.美国FDA于2013年3月批准其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坎格列净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降低患者体质量和收缩压,且低血糖风险较小.不良反应是增加泌尿生殖道感染.本文就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作一综述.
作者:安富荣;崔岚;王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鉴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全球高发趋势,目前治疗方案因禁忌、严重不良反应等导致其使用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更有效、安全、简便、不适宜干扰素治疗的治疗药物.Sofosbuvir是具有这些特性的直接抗病毒药物,为HCV NS5 B聚合酶的尿苷核苷酸类似物抑制药,可有效对抗多种基因型HCV感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本文综述Sofosbuvir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试验.
作者:吴叶红;刘海净;刘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测算医院药剂科住院药房为患者提供调剂服务的总成本和项目成本,为决策部门测算合理的药事服务收费水平,探讨对医疗服务的合理补偿机制提供数据准备和理论依据.方法:以作业成本法测算医院调剂服务项目成本.结果:住院药房处方调剂、单剂量口服摆药和非口服摆药调剂服务的单位成本分别为7.20元,0.88元和0.52元.结论:用作业成本法测算住院药房调剂服务成本,为药事服务费提供一种测算方法和思路,体现药学技术人员专业服务的劳动技术价值.
作者:蓝寅彦;陆国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中的钠、钙含量.方法:微波消解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以钪作为内标物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的钠、钙含量.结果:钠和钙浓度分别在0.2~4.0 μg·ml-1(r =0.999 7)和0.1~0.4 μg·ml-1(r =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RSD=1.23%,n=9)和102.1%(RSD=0.83%,n=9).该方法与《中国药典》法定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迅速准确,操作性强,可以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中钠、钙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赵晓冬;佟晓波;傅蓉;李彦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蒲公英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柱(250 mm × 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0.4%磷酸(52∶4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浓度分别在1.68~16.80 μg·ml-1(r =0.999 7),1.52~ 15.20 μg·ml-1 (r=0.999 8)时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7%和98.46%,RSD分别为2.49%和2.89%.结论:本方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同时测定蒲公英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
作者:赵惠茹;郭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