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
目的:观察益母草软胶囊辅助治疗药物流产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00例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组在出现下腹痛、阴道出血等先兆流产症状时加服益母草软胶囊,对照组不加服任何药物.观察比较两组疗效、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及35 d内转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软胶囊辅助治疗药物流产可提高流产效果、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
作者:王初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采用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测定氧氟沙星中对映体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0cm×50 μmn,41 cm),在30 mmol·L-1的NaH2PO4缓冲溶液中加入(CM-β-CD)手性选择剂,调节不同的pH,分离电压为30 kV,得到优化的分离条件,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对氧氟沙星对映体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采用该方法对3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在pH 4.0,30 mmol·L-1的NaH2PO4缓冲溶液,1.0% CM-β-CD,分离电压为30 kV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线性范围为0.025 ~0.200 mg·ml1(r=0.999 3和0.999 2),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的回收率分别为97.6%和97.8%,RSD分别为2.0和2.7%(n=9).结论:羧甲基-β-环糊精对氧氟沙星有很高的对映体选择性,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在不需要左、右氧氟沙星单纯对照品情况下,用于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的鉴别和含量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快捷.
作者:滕怀凤;佟晓波;李尚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比较喹硫平合并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给予喹硫平+米氮平,对照组47例给予利培酮+米氮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过程中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观察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4,8周PANSS总分及因子分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情感迟钝、情感退缩两个因子分值开始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情感交流障碍、被动/淡漠两个因子分值也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这两个因子分值是治疗4周后才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抽象思维困难、交谈缺乏自发性这些因子分值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米氮平与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作者:刘广华;汪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1例UAP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45mg,po,tid.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较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沉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沉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治疗对UAP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王雷;刘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拉西坦原料及其注射剂中有关物质和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有关物质测定采用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至2.5)为流动相A,流动相A-乙腈(50∶ 50)为流动相B的梯度洗脱法,含量测定采用流动相A的等度洗脱法,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为0.5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主峰和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杂质A浓度在0.734 0 ~9.787 1 μg·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5.6%(RSD =1.5%,n=9);奥拉西坦在60.71 ~121.41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 =0.6%,n=9).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能检出更多的杂质,准确度高,能有效质控奥拉西坦原料及注射剂中的有关物质和含量.
作者:袁利杰;刘辉;李婷婷;朱晓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确定骨友灵凝胶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骨友灵凝胶的处方筛选,确定佳处方,采用体外透皮方法对制剂处方进行透皮吸收研究.结果:确定骨友灵凝胶佳处方工艺为:取40ml骨友灵浸膏,加入11 g泊洛沙姆407、月桂氮(草)酮3ml、丙二醇5ml、乙醇25 ml,加适量水至100 ml.体外透皮实验结果显示前12 h搽剂与凝胶剂累积释放量相当.结论:骨友灵凝胶工艺简便、可行.
作者:林丽峰;韩晓妮;曲艳国;韩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制左羟丙哌嗪口含片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含片口感,溶出度为考察指标,以乳糖,蔗糖,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法优化左羟丙哌嗪口含片的处方,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结果:优化所得佳处方:左羟丙哌嗪6.0 g,蔗糖粉60.0g,甜菊素8.0g,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6.3(1.2)g,羟丙甲基纤维素0.6g,硬脂酸镁0.4g,口含片的各项指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结论:左羟丙哌嗪口含片的制备工艺合理,科学,可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李厚洋;吴开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K-Ras蛋白是细胞膜表面的小G蛋白,能将胞外信号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转导到细胞内,参与调控细胞的生存、分化和增殖.当K-Ras的基因发生突变时,持续活化的K-Ras导致下游信号的过度激活,进而促进细胞恶性转化和抗肿瘤药物的耐药.各类型肿瘤中存在K-Ras突变的比例超过20%,在胰腺癌中高达61%.用药方案和肿瘤类型的不同,K-Ras基因突变与抗肿瘤药物临床药效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系统综述了在各类肿瘤中K-Ras基因突变与细胞毒类化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药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进展,为K-Ras突变的肿瘤患者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邵腾飞;郑媛婷;李涛;蔡卫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开展哮喘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我院门诊就诊的108名成年哮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由临床药师定期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药学干预,将干预后哮喘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非预约就诊、急诊、住院情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预防意识、药物正确使用方法及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入组患者经药学干预后对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预防意识及药物正确使用方法掌握率均高于干预前;哮喘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干预前;非预约就诊、急诊情况均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临床药师开展的哮喘规范化管理,可促进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
作者:马明华;薛冬梅;田薇薇;干志彬;余自成;邱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某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菌药使用合理性.方法: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UR)和药物利用评估(DUE)法,分析评价某院呼吸科2012年7月~2013年6月出院的203例CAP患者的抗菌药使用情况、治疗过程监测及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纳入DUR分析的抗菌药有35种,其中12种药物药物利用指数(DUI)<1,17种药物DUI=1,6种药物DUI>1;DUE结果显示,99.0%的患者进行了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对异常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复查的比例分别为79.7%,42.0%,52.4%,60.7%和68.4%.DDDs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莫西沙星、头孢唑肟和氟康唑.结论:该院CAP患者抗菌药使用仍须加强用药过程监测.联合应用DUR和DUE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价CAP患者的用药情况.
作者:施静;张晋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5mg· kg-1)、银杏内酯B三个剂量组(8,4,2 mg·kg-1),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各组取主动脉,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进行病变分级评分;取血清,测定血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银杏内酯B能改善AS大鼠的主动脉病变,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内酯B高、中、低剂量可分别降低AS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银杏内酯B高、中剂量可显著升高AS大鼠血清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银杏内酯B各剂量能显著升高SOD活性,降低AS大鼠血清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银杏内酯B的抗AS作用可能与增强SOD活性、减少MDA含量、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有关.
作者:刘艳茹;张国斌;于晓云;李晓晓;张博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癌细胞系SCL-1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后,CCK-8法观察姜黄素对SCL-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 mRNA的表达,酶标比色法检测Caspase-3 及-9的活性.结果:浓度大于10 μmol·L-1姜黄素能显著抑制SCL-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上调细胞内Caspase-3及-9 mRNA的表达及活性.结论:姜黄素能抑制SCL-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上调Caspase-3及-9的表达及活性是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郑欣;邓凤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和抗炎解痉止痛等基础治疗.奥曲肽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q8h,至肛门排便排气.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d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治疗5d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奥曲肽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奥曲肽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保护和改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
作者:裴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体外细胞毒性的差别,为遴选优质药品、保障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来源国产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原液以及稀释液,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用MTT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值率和IC50值,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并将国产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与进口制剂进行比较.结果:8个厂家生产的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原液及进口产品的细胞毒性分级均为4级.不同企业生产的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IC50值差异较大.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C和F的IC50值较小,说明这两个企业产品的细胞毒性较其他样品大.进口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IC50值为99.9 mg·L-1,较其他样品高,说明其细胞毒性较其他样品低.进口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仅添加亚硫酸氢钠一种辅料,国产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添加的辅料主要为依地酸二钠、亚硫酸氢钠、盐酸半胱氨酸等.按各辅料在国产盐酸多巴酚丁酸注射液中的浓度测其细胞毒性,依地酸二钠、盐酸半胱氨酸和亚硫酸氢钠的细胞毒性分级均为3级.将依地酸二钠的浓度稀释为0.03 mg·ml-时,其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无细胞毒性.将盐酸半胱氨酸稀释到0.11 mg·ml-1时,其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基本无细胞毒性.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由于生产条件不同、处方不同等原因,这些产品的细胞毒性存在较大的差别.与进口制剂比较,国产制剂中添加的辅料浓度较大,可适当降低其浓度,以减少药物制剂的细胞毒性,从而提高药品的安全性.
作者:王蓉蓉;李瑞莲;潘震宇;李子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临床常用药品说明书中皮肤敏感试验(简称皮试)相关信息,为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皮试内容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规定,在河南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平台上检索需要进行皮试的药品说明书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药品说明书共92张;存在皮试警示语表述欠科学、不规范,警示语位置不统一;有皮试方法和皮试液浓度的说明书25张(27.2%),有皮试液配制方法的说明书11张(12.0%),有阳性判定方法的说明书9张(9.8%),有过敏处置要求的说明书30张(32.6%),有皮试结果观察时间的说明书13张(14.1%).结论:皮试药品说明书有关皮试内容不规范、不统一或缺失,不利于药物合理应用和患者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并完善药品说明书皮试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或标准.
作者:黄华乔;李志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伴重度癌痛患者中实行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以临床病例为经验,结合晚期乳腺癌患者伴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有效镇痛策略及药物不良反应,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并结合医生对疾病的分析小结,提出合理化治疗建议,在减少患者疼痛的同时,避免对患者产生药源性损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开展多学科合作,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使患者获得佳治疗.
作者:刘璐璐;陈雪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97例血肌酐(SCr)水平186 ~ 442 μmol·L-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分成A组(30例)、B组(33例)、C组(34例).所有患者均为非透析疗法,在积极控制原发病,综合一体化治疗基础上,A组加予前列地尔治疗,B组加予百令胶囊治疗,C组联合前列地尔、百令胶囊两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SCr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变化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BUN、SCr及24h尿蛋白量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C组较A、B两组降低更明显(P<0.05).3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或百令胶囊均能有效降低BUN、SCr及24h尿蛋白量,且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降低BUN、SCr及24 h尿蛋白量效果更显著.
作者:黄龙;吴杰;廖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患者,男,65岁,身高166 cm,体质量62 kg,因“右锁骨骨折术后1年,欲取内固定”于2013年8月3入院,入院诊断:右侧锁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既往有痛风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检:T 37℃,P 80次/min,R 16次/min,BP 120/75 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ALT 19.1 U·L-1,AST 17.0 U·L-1,肌酐(CRE) 60 μmol· L-1,尿酸(URIC) 287.4 μmol·L-1,HBsAb(+),WBC 6.11×109· L-1,N 69.1%,Plt 166×109·L-1.
作者:祁峰;张婷;吴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芒果苷利胆作用及对胆囊平滑肌痉挛的影响.方法:利用胆管引流法测定芒果苷对大鼠胆汁的流量及成分的影响;通过对豚鼠胆囊肌条的收缩试验观察芒果苷对乙酰胆碱所致胆囊平滑肌痉挛的影响.结果:芒果苷4.74×10-5 mol·kg-1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大鼠的胆汁流量,显著提高胆汁中胆红素浓度(P <0.01);2.37×10-5 mol·L-1剂量组可显著抑制由乙酰 胆碱引起的豚鼠胆囊痉挛(P<0.01).结论:芒果苷具有利胆作用,可缓解乙酰胆碱引起胆囊痉挛.
作者:何飞;曾宪彪;韦桂宁;温幼敏;苏华;韦宝伟;马军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YP3A4* 18B(82266G>A,rs2242480)、CYP3A5*3(6986A>G,rs77674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FK506)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80名肾移植患者进行CYP3A4*18B、CYP3A5*3基因型检测,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MIA)检测肾移植患者FK506血浓度,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FK506血药谷浓度/剂量*体质量(C0/D)比值.结果:280例肾移植患者中,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型的突变频率分别为29.1%和69.3%.CYP3A4* 18B/* 18B基因型肾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FK506的C0及C0/D值显著低于CYP3A4*1/*1、CYP3A4*1/* 18B基因型(P<0.05).CYP3A5* 3/*3基因型肾移植患者术后7日,1个月FK506的C0及C0/D值显著高于CYP3A5*1/*1、CYP3A5*1/*3基因型(P<0.05).将CYP3A4* 18B和CYP3A5*3进行单倍体基因型组合分析,用药后15 d、1个月,GG-GG基因型组的C0明显高于AA-GG基因型组(P<0.05);用药后6月,GG-GG、GA-GG、GA-AG基因型组的C0均明显高于AA-GG基因型组(P<0.05).结论: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患者的FK506血药浓度及其C0/D值有一定影响,患者在使用FK506前进行CYP3A4* 18B和CYP3A5*3基因型检测,对预测FK506用药剂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欧阳萌;辛华雯;唐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