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培训需求态度的调查分析

刘新宇;杨玉美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培训需求, 态度, 调查分析, Room, operation, Needs, Treatment, Analysis, 外科学术思想, 外科手术治疗, 专业素质, 专业分工, 重要场所, 治疗观念, 医疗设备, 术中配合, 技术要求, 器械
摘要: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随着外科学术思想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和器械不断涌现,手术室的护理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岛状皮瓣移植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下肢岛状皮瓣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111例下肢岛状皮瓣移植术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与随访.结果 111例岛状皮瓣移植患者中109例移植皮瓣成活,2例因患足远端血运不佳坏死而截肢.皮瓣成活率98.2%.术后随访1年,移植皮瓣成活患者下肢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基础护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证移植皮瓣成活的关键.恢复期注重康复指导,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保证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郝淑芹;张一艳;陈辉映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气管切开患者不同吸痰深度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不同吸痰深度的效果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1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咳嗽反射的强弱分为A组115例和B组95例.A组患者咳嗽反射强,痰液能自行咳至气管切开套管内,吸痰管插入深度小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11.5 cm).B组患者无咳嗽反射或咳嗽反射弱,痰液不能咳至气管切开套管内,吸痰管插入深度超过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13.0cm).对2组患者吸痰效果、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对A组患者采用浅吸和对B组患者采用深吸方法,都能有效吸引,2组患者的吸痰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而两种吸痰方法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应结合患者咳嗽反射的强弱与气管切开套管型号采用具体的吸痰方式.

    作者:石红荣;张满萍;邵如意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两种接头在胸腔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可来福接头与肝素帽接头在胸腔置管中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恶性胸腔积液需行胸腔穿刺置管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用可来福接头,对照组用传统的肝素帽连接中心静脉导管,比较2组封管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堵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胸腔穿刺置管中用可来福接头连接可有效避免堵管的发生.

    作者:谷串联;姜如;高小章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含量分析及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血浆循环DNA含量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表达特点及其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及提高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1452例乳腺癌标本制作组织芯片,检测ER、PR、HER2、CK5/6、EGFR的表达,按照Nielsen标准进行分子分型.检测血浆循环DNA含量.根据血浆循环DNA含量水平不同,选取HER2过表达型,裸表达型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支持组各40例,并分别在入院后、手术后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心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血浆循环DNA含量在基底样型乳腺癌、HER2过表达型和裸表达型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ER阳性乳腺癌腺腔A型和腺腔B型.常规护理组干预前后HAMA、HAMD、GSES评分无显著改变;心理支持组干预后HAMA、HAMD和GSES评分较自身干预前及干预后常规护理组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血浆循环DNA含量在基底样型乳腺癌和其他ER阴性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上调,根据血浆循环DNA含量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作者:刘丽荣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眼科手术膜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剖宫产手术在胎儿娩出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羊水、血液从宫腔向手术切口处涌出,如术示及时吸引,宫腔内的混合液就从切口处蔓延到切口处,将手术台上的无菌巾全部浸湿,术中需要加盖多层无菌巾,这样不但浪费了无菌巾、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切口的愈合.

    作者:高文英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快速生物监测仪在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中的应用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手术室、医技片区的各种医疗器械、敷料、橡胶、玻璃、油剂、粉剂、膏剂的消毒灭菌工作.保证灭菌物品100%合格,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金荷娣;钟李芳;胡琴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颅咽管瘤患者显微外科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发病率的4% [1],尽管在组织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因其位置的特殊性使手术中容易导致重要功能结构的损伤,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所以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胡兵兵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总产程、满意度以及产后出血率进行比较分析,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高,且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结论 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提高助产质量,使产妇的分娩更加顺利,还能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

    作者:陈晓菲;张小芬;虞慧君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保温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保温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年龄>60岁的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常温组各20例.保温组采用控制室温22~26℃,冲洗液、输注液体和血液等加热至37℃的保温措施;常温组不实行保温干预.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变化和寒战发生情况.结果 保温组患者在入室时、术中、离开手术间时的体温比较无显著变化,而常温组患者体温波动明显.保温组患者寒战、低体温(<3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组.结论 对老年患者术中采取有效的保温干预,可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和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祝妍华;谢小玲;黄小红;洪华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生活质量及护理对策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人口抽样检查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1].常见心血疾管病有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上述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茵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头皮针接嘴连接注射器与胃管应用于鼻饲

    鼻饲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采用注洗器接胃管可以完成鼻饲.在缺少专用器械时,临床上通常使用16号、18号透明硅胶胃管置入胃内,由注射器或输液器灌注要素饮食.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螺旋形鼻空肠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在胰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往往需长期禁食,因此营养支持成为治疗的重要环节,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改善了肠黏膜营养状态,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细菌移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作者:王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通过健康教育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 针对社区全体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强行干预.结果 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水平均有降低;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作用,应该在基层社区广泛推广.

    作者:卢国良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状态及并发症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月,对42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各种护理对策,做好心理护理,处理各种并发症,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及心率进行t检验.结果 42例患者实施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术前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6例,声音嘶哑2例,切口感染1例,手足抽搐3例,脂肪液化2例,皮肤红肿淤斑4例,甲状腺危象1例.均予及时纠正.结论 针对腔镜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预防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是患者康复的保障.

    作者:朱强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将1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教育达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合理膳食率、情绪稳定率、管道通畅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CNP具有前瞻性、计划性、针对性、时限性和可视性,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张小青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口腔科手机整体化灭菌处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了探讨整体化灭菌处理对口腔科手机的灭菌效果.方法 将患者使用后的口腔科手机集中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全自动化机械清洗、吹干注油养护、纸塑袋包装、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等整体化灭菌处理,并对整体灭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整体化灭菌处理后,口腔科手机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及抽样细菌培养试验均符合要求,灭菌有效率达100%.结论 对患者使用后的污染手机进行整体化灭菌处理是行之有效的再处理方法.

    作者:吴可萍;高传江;郑凯兰;于翠香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2月,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仅采用随机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观察2组SAS、SDS评分变化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旭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单手回套针帽法

    锐器刺伤是导致职业感染血液传播疾病,如HBV、HIV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不断上升的HBV、HIV感染率使笔者感到护士在工作中重视预防锐器刺伤非常重要.回套针帽正是导致锐器伤的一项高危操作,而目前护士的安全注射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还很淡薄.

    作者:周晓菊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阐明心身护理理念在外伤急救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7-2008年开展的心身护理与2005-2006年开展的一般护理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心身护理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一般护理;死亡率低于一般护理;心身护理救治成功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一般护理,90%以上接受心身护理的患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结论 心身护理理念作为身体和心理全方位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瑞荣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

    目的 总结新生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对50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循环功能监测,呼吸道护理,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预防感染,营养支持与全面有效的病情观察等.通过对各系统的严密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 患儿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5.9%,其他并发症包括肺不张、急性肾功能衰竭、低心排综合征、肺出血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均经精心治疗、护理后予有效纠正.结论 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心功能支持,防治肺动脉高压危象,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的关键.

    作者:江美丽 刊期: 2009年第27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