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周佐涛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58例对照组和62例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记录2组患儿发生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于第7天和第14天对患儿进行NBNA测定.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儿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7天和第14天护理干预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并发症进一步引起的脑损伤.
作者:李彦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癌患者动脉导管栓塞化疗中的应用及效果,为改进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44例行动脉导管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SDS和SAS评分.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实验组好转率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呕吐、出血、迷走神经反射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前实验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值得在医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书芳;孙明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因素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01名手术科护士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大的压力因素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和患者护理方面,得分分别为(2.76±0.42)分和(2.81±0.31)分,影响小的因素是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1.54±0.81分).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大的因素是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3.21±0.58)分,其次是患者突然死亡(3.09±0.81)分和护理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认可(2.88±0.32)分.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影响大的2个因素是患者护理方面和护理专业及工作,相关系数分别为0.402和0.376.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本身,其次是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问题.应加强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护理质量,维护好护患关系.
作者:党海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是继发于急、慢性神经系统损伤,因心钠素(ANP)或脑钠素(BNP)介导的肾脏神经调节功能紊乱,造成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障碍、肾脏保钠功能下降、血容量下降而引起的低钠血症[1].
作者:周玉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珍黄丸加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静脉化疗后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64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将珍黄丸加湿润烧伤膏搅拌均匀成糊状,用无菌棉签外涂穿刺点以上发炎血管,5次/d;对照组使用50%的硫酸镁治疗化疗性静脉炎.观察2组患者化疗性静脉炎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珍黄丸加烧伤湿润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明显,安全迅速.临床疗效优于50%的硫酸镁.
作者:汤娟;邓代丽;杨丽霞;李媛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寻找适合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56例糖尿病足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同时给予降压、降脂及抗感染治疗;给予针对糖尿病的整体护理和针对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局部护理.同时观察皮肤皲裂、麻木感、疼痛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足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采用降糖、整体护理和抗感染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后,痊愈41例,好转10例,因足坏疽、骨质破坏截肢4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重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糖尿病足得以顺利治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代秀;应秀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对责任制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2008年1月-2009年3月门诊输液的患者54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73例和责任制护理组275例.常规护理组行门诊输液常规护理,责任制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护理,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X2检验.结果 责任制护理组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同时,责任制护理组的健康教育效果也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任凤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腹膜透析(PD)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以不断更换新鲜透析液,达到清除毒物,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的目的.它具有透析率较高,适应范围广,生活质量高,保存残余肾功能好,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接近生理状态等优点.作为长期肾脏替代疗法,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在临床上的应用日渐广泛.
作者:韩法章;孙素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情况以及对该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10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合并症致死情况以及患者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 本组重症胰腺炎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腔出血、胃肠道瘘、假性胰腺囊肿感染以及腹腔脓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19.6%、5.9%、3.9%、6.8%、4.9%、3.9%和7.8%,前4种并发症的致死率分别为15.0%、66.7%、50.0%和25.0%;本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9%,治愈92例,治愈率为90.2%,死亡10例,病死率为9.8%.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复杂而严重,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的护理干预,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翁俪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2009年3月,我科在临床应用夫西地酸钠与止血芳酸连续静脉输注时出现药物性状的改变,我们查阅了药物使用说明书没有此2种药物配伍禁忌的说明,为确定2种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特进行了模拟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琪;柳宇;秦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联合腔镜肾输尿管全切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分析16例行联合腔镜肾输尿管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和体会.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掌握手术配合要求,熟悉手术步骤,熟练配合手术,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珍;周爱华;陈敏;彭风裘;毕瑞荥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并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对4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前后发放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白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4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入院初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厌世并抗拒治疗、焦虑恐惧、抑郁.同时,患者因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经济条件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也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后,大部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勇气,保持佳身心状态.
作者:吴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缩宫素引产中对产程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应用缩宫素引产的初产妇9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产妇行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阶段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2组产妇产程及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第1,2,3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方式也好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结论 在应用缩宫素引产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各产程时间,有助于增强临床效果,缩短产妇住院时间.
作者:黄奕;陈利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几种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的早期发现及护理经验,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4例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急诊护士的敏锐观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4例特殊临床表现的心绞痛患者,1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例症状消失,未再复发.结论 心绞痛患者应在发病早时间(发病0~3 h)内接受准确及时的治疗,平时应做好健康指导和宣教.
作者:钟跃勤;肖烨;赵远莲;单立婧;裴天容;周矜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无菌切口感染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院手术室在严格消毒隔离,加强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和人员管理,加强环境控制的基础上,还不断改进操作流程,通过环节控制,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作者:周爱芹;刘怀燕;刘淑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多数是身体瘫痪、癌症晚期等因素造成的.由于老年患者长期生活不能自理,离不开他人照顾,主要存在孤独、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问题.为此,本文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会珍;陈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瑜伽练习对改善焦虑症患者负性心理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辅以简单的娱乐活动,观察组增加瑜伽练习.2周(1个疗程)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的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进行瑜伽练习后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瑜伽练习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亚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抑郁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一直被老年医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群体数量的急剧增加,抑郁已经成为影响老年期生活质量的重要精神障碍.
作者:廖红;吴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控制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1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遵医嘱服药、静脉输液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发症针对性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原有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及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原有并发症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新发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5例应用抗生素引起脑病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加强血液透析治疗,未透析患者予以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过程中做好精心的护理.结果 5例患者意识状态均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消失,1例停止血液透析,4例过度到维持性血液透析.结论 血液透析对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脑病效果良好,而精心的护理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林小敏;王环;林哲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