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瑛
目的 了解企业职工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口市某企业2年内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体检结果显示,各项异常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电图异常(55.21%)、脂肪肝(24.46%)、胆固醇偏高(23.70%)、高血脂症(14.55%)、三酰甘油偏高(11.12%)、高血压(2.92%)和糖尿病(0.95%).脂肪肝、胆同醇、三酰甘油偏高,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示出增高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检出率较高;男性上述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对企业职工应加强健康教育、健康随访和定期体检.
作者:聂冬莉;郑进方;祝朝勇;沈碧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吻合器微创痔切闭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行常规术前准备和护理,观察组除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和护理外,同时由手术室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2组患者的焦虑、术中疼痛、术后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术前焦虑、术中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术中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
作者:蓝秋丽;韦金翠;苏秀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动静脉内瘘血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的血管通路[1].粗大的穿刺针在局部长期反复穿刺(一般为16号针),使血管壁损伤,弹性降低,穿刺处皮肤逐渐被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弹性差,针孔愈合欠佳,在透析过程中穿刺针局部渗血的情况常有发生[2].
作者:姜玲;陈建民;张洁;韩淑亭;高媛;崔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并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对4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前后发放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白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4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入院初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厌世并抗拒治疗、焦虑恐惧、抑郁.同时,患者因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经济条件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也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后,大部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勇气,保持佳身心状态.
作者:吴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的危害,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以降低临床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对进行培训前(2007年3月-2008年3月)发生针刺伤的132名临床医护人员的针刺伤情况,及培训后(2008年5月-2009年5月)136名临床医护人员的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3月-2008年3月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89.7%.经过培训后,2008年5月-2009年5月针刺伤发生率为23.1%.护理人员为针刺伤发生频率高的群体;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引起的损伤占损伤总数的37%.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可以明显的降低医护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措施.方法 对38例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老年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38例患者中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达到痊愈者36例,转科治疗1例,并发伤口不愈1例.结论 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对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云云;金文姬;张秀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行血管内超声术时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痉挛的情况,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2000年4月-2009年4月对481例冠心病患者的532处血管段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观察其术中冠状动脉痉挛发生情况并探讨护理及抢救措施.结果 发生术中冠状动脉痉挛11例,发生率2.3%.11例患者感觉疼痛伴低血压,有ST改变者6例;心动过缓2例;给予临时起搏器置入2例;1例心脏停跳,进行心脏按压.11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生命体征平稳后离开导管室.结论 血管内超声术中并发冠状动脉痉挛是一种躯体疾病伴发的严重心理应激反应,通过正确的心理护理,积极严格术中的抢救护理,可以减少类似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菲;韩雅玲;张进;彭岩松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控制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1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遵医嘱服药、静脉输液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发症针对性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原有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及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原有并发症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新发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状况,并探讨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收集内科住院患者268例,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33例和干预组135例.对照组患者行内科住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调整睡眠环境、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地应用药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住院1周时及出院时干预组的PSO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学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暴发流行期间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特点,通过完善护理管理流程,加强护理管理力度,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聚集和播散.方法 对收治的664例手足口病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的特点进行汇总分析,在执行日常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特点,完善流程,保证措施落实到位.结果 664例患者未出现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疫情的聚集及院内播散.结论 注意及时总结特点、完善流程、严格管理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万红;邹小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因素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01名手术科护士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大的压力因素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和患者护理方面,得分分别为(2.76±0.42)分和(2.81±0.31)分,影响小的因素是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1.54±0.81分).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大的因素是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3.21±0.58)分,其次是患者突然死亡(3.09±0.81)分和护理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认可(2.88±0.32)分.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影响大的2个因素是患者护理方面和护理专业及工作,相关系数分别为0.402和0.376.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本身,其次是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问题.应加强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护理质量,维护好护患关系.
作者:党海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2009年3月,我科在临床应用夫西地酸钠与止血芳酸连续静脉输注时出现药物性状的改变,我们查阅了药物使用说明书没有此2种药物配伍禁忌的说明,为确定2种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特进行了模拟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琪;柳宇;秦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关系,为开展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门诊2007-2008年计划生育手术病例共900例,对患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子女、避孕措施、选择终止妊娠方式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其生殖健康影响因素.结果 对900例门诊计划生育手术病例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地区的患者在选择终止妊娠方式及避孕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应关注外地人口,普及避孕知识,加大避孕方法的实施力度,降低人工流产率,以利于女性生殖健康.
作者:孙贵红;李成燕;何盛媛;刘碧芬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心律失常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而影响血液透析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基础心脏疾病.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58例对照组和62例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记录2组患儿发生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于第7天和第14天对患儿进行NBNA测定.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儿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7天和第14天护理干预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并发症进一步引起的脑损伤.
作者:李彦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78例建档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遵医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提高.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增强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
作者:陈利芬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针灸组和推拿组各30例,分别给予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单纯针灸治疗和单纯推拿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针推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针灸组的76.7%和推拿组的73.3%.治疗后,针推组的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改善指数显著优于针灸组及推拿组.治疗后,针推组的选词阳性项目数、感觉分、总分、VAS等指标显著优于针灸组及推拿组.结论 针灸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灸和单纯推拿.
作者:于浩;周佐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8例患者实施各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采取头低足高位,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加强病情观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恢复期加强康复锻炼,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剖宫产患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陈秀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情况以及对该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10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合并症致死情况以及患者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 本组重症胰腺炎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腔出血、胃肠道瘘、假性胰腺囊肿感染以及腹腔脓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19.6%、5.9%、3.9%、6.8%、4.9%、3.9%和7.8%,前4种并发症的致死率分别为15.0%、66.7%、50.0%和25.0%;本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9%,治愈92例,治愈率为90.2%,死亡10例,病死率为9.8%.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复杂而严重,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的护理干预,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翁俪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胃肠减压是胃癌手术前的一项重要操作,有效的胃肠减压关系着患者手术的成败和疾病的预后,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吻合口漏,术后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胃肠吻合口的愈合及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于冬芳;章玉英;李疆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