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菌棉棒用于内瘘穿刺针点状压迫止血

姜玲;陈建民;张洁;韩淑亭;高媛;崔超

关键词:无菌, 内瘘血管, 穿刺针,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管壁损伤, 血管通路, 局部, 结缔组织, 反复穿刺, 弹性, 动静脉, 针孔, 增生, 愈合, 渗血, 取代, 皮肤, 过程, 部长
摘要:动静脉内瘘血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的血管通路[1].粗大的穿刺针在局部长期反复穿刺(一般为16号针),使血管壁损伤,弹性降低,穿刺处皮肤逐渐被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弹性差,针孔愈合欠佳,在透析过程中穿刺针局部渗血的情况常有发生[2].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出胃肠减压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胃肠减压是胃癌手术前的一项重要操作,有效的胃肠减压关系着患者手术的成败和疾病的预后,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吻合口漏,术后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胃肠吻合口的愈合及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于冬芳;章玉英;李疆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和神经行为测定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58例对照组和62例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记录2组患儿发生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于第7天和第14天对患儿进行NBNA测定.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儿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7天和第14天护理干预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并发症进一步引起的脑损伤.

    作者:李彦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责任制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责任制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2008年1月-2009年3月门诊输液的患者54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73例和责任制护理组275例.常规护理组行门诊输液常规护理,责任制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护理,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X2检验.结果 责任制护理组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同时,责任制护理组的健康教育效果也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任凤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3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患者早期生存364例,死亡4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64例,其中心律失常16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63例,肺部感染35例,肾功能衰竭3例,脑栓塞1例,经救治,均予纠正.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朝红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无菌棉棒用于内瘘穿刺针点状压迫止血

    动静脉内瘘血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的血管通路[1].粗大的穿刺针在局部长期反复穿刺(一般为16号针),使血管壁损伤,弹性降低,穿刺处皮肤逐渐被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弹性差,针孔愈合欠佳,在透析过程中穿刺针局部渗血的情况常有发生[2].

    作者:姜玲;陈建民;张洁;韩淑亭;高媛;崔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急诊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患者的早期护理观察

    目的 总结几种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的早期发现及护理经验,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4例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急诊护士的敏锐观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4例特殊临床表现的心绞痛患者,1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例症状消失,未再复发.结论 心绞痛患者应在发病早时间(发病0~3 h)内接受准确及时的治疗,平时应做好健康指导和宣教.

    作者:钟跃勤;肖烨;赵远莲;单立婧;裴天容;周矜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妇女生殖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及计划生育对策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关系,为开展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门诊2007-2008年计划生育手术病例共900例,对患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子女、避孕措施、选择终止妊娠方式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其生殖健康影响因素.结果 对900例门诊计划生育手术病例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地区的患者在选择终止妊娠方式及避孕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应关注外地人口,普及避孕知识,加大避孕方法的实施力度,降低人工流产率,以利于女性生殖健康.

    作者:孙贵红;李成燕;何盛媛;刘碧芬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针灸组和推拿组各30例,分别给予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单纯针灸治疗和单纯推拿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针推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针灸组的76.7%和推拿组的73.3%.治疗后,针推组的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改善指数显著优于针灸组及推拿组.治疗后,针推组的选词阳性项目数、感觉分、总分、VAS等指标显著优于针灸组及推拿组.结论 针灸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灸和单纯推拿.

    作者:于浩;周佐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管及出口知识掌握和需求状况调查

    腹膜透析(PD)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以不断更换新鲜透析液,达到清除毒物,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的目的.它具有透析率较高,适应范围广,生活质量高,保存残余肾功能好,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接近生理状态等优点.作为长期肾脏替代疗法,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在临床上的应用日渐广泛.

    作者:韩法章;孙素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状况,并探讨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收集内科住院患者268例,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33例和干预组135例.对照组患者行内科住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调整睡眠环境、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地应用药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住院1周时及出院时干预组的PSO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学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联合腔镜肾输尿管全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联合腔镜肾输尿管全切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分析16例行联合腔镜肾输尿管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和体会.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掌握手术配合要求,熟悉手术步骤,熟练配合手术,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珍;周爱华;陈敏;彭风裘;毕瑞荥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胸外科住院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83例和心理护理组85例.常规护理组接受胸外科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的评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的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QOL评分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胸外科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聪维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人性化护理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服务品质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1].

    作者:吴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78例建档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遵医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提高.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增强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

    作者:陈利芬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巧配盐酸头孢替安的方法

    盐酸头孢替安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由于本品含有缓冲剂无水Na2CO3,溶解时产生CO2,形成较大的压力,常规配制时如将适量的稀释液直接加入安瓿内溶解抽吸,会出现活塞与注射器迅速脱离;如将无菌针头插入稀释好的安瓿瓶塞内,被稀释的溶液会从针头外端大量溢出.

    作者:曹光霞;刘琪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急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情况以及对该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10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合并症致死情况以及患者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 本组重症胰腺炎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腔出血、胃肠道瘘、假性胰腺囊肿感染以及腹腔脓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19.6%、5.9%、3.9%、6.8%、4.9%、3.9%和7.8%,前4种并发症的致死率分别为15.0%、66.7%、50.0%和25.0%;本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9%,治愈92例,治愈率为90.2%,死亡10例,病死率为9.8%.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复杂而严重,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的护理干预,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翁俪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多数是身体瘫痪、癌症晚期等因素造成的.由于老年患者长期生活不能自理,离不开他人照顾,主要存在孤独、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问题.为此,本文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会珍;陈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环节控制在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无菌切口感染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院手术室在严格消毒隔离,加强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和人员管理,加强环境控制的基础上,还不断改进操作流程,通过环节控制,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作者:周爱芹;刘怀燕;刘淑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措施.方法 对38例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老年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38例患者中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达到痊愈者36例,转科治疗1例,并发伤口不愈1例.结论 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对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云云;金文姬;张秀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42例患者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未发现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正中神经损伤及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具有出血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节约住院费用等诸多优点,加强术前心理准备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谢海燕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