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中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陈小英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律失常, 原因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并发症, 心脏疾病, 心力衰竭, 过程, 死亡, 基础, 患者
摘要:心律失常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而影响血液透析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基础心脏疾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环节控制在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无菌切口感染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院手术室在严格消毒隔离,加强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和人员管理,加强环境控制的基础上,还不断改进操作流程,通过环节控制,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作者:周爱芹;刘怀燕;刘淑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夫西地酸钠与止血芳酸存在配伍禁忌

    2009年3月,我科在临床应用夫西地酸钠与止血芳酸连续静脉输注时出现药物性状的改变,我们查阅了药物使用说明书没有此2种药物配伍禁忌的说明,为确定2种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特进行了模拟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琪;柳宇;秦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对急诊患者家属焦虑的影响

    目的 了解急诊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为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方法.方法 选择60例急诊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教育.应用焦虑白评量表(SAS)和生理指标(脉搏)对2组急诊患者家属进行测评.结果 急诊患者家属均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其焦虑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实施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急诊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且脉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心理护理不应仅针对急诊患者,还应针对急诊患者家属,对急诊患者家属实施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计划可明显降低其焦虑程度.

    作者:王丽娟;郭瑞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肝癌患者动脉导管栓塞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癌患者动脉导管栓塞化疗中的应用及效果,为改进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44例行动脉导管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SDS和SAS评分.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实验组好转率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呕吐、出血、迷走神经反射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前实验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值得在医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书芳;孙明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探探讨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严重创伤患者166例随机分为急救护理组和对照组各83例,分别接受创伤急救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情况、死亡病例和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急救护理组的有效抢救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达92.8%,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急救护理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救护理为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同时改善了护患关系.

    作者:戎燕燕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出胃肠减压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胃肠减压是胃癌手术前的一项重要操作,有效的胃肠减压关系着患者手术的成败和疾病的预后,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吻合口漏,术后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胃肠吻合口的愈合及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于冬芳;章玉英;李疆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无菌棉棒用于内瘘穿刺针点状压迫止血

    动静脉内瘘血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的血管通路[1].粗大的穿刺针在局部长期反复穿刺(一般为16号针),使血管壁损伤,弹性降低,穿刺处皮肤逐渐被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弹性差,针孔愈合欠佳,在透析过程中穿刺针局部渗血的情况常有发生[2].

    作者:姜玲;陈建民;张洁;韩淑亭;高媛;崔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针灸组和推拿组各30例,分别给予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单纯针灸治疗和单纯推拿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针推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针灸组的76.7%和推拿组的73.3%.治疗后,针推组的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改善指数显著优于针灸组及推拿组.治疗后,针推组的选词阳性项目数、感觉分、总分、VAS等指标显著优于针灸组及推拿组.结论 针灸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灸和单纯推拿.

    作者:于浩;周佐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的危害,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以降低临床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对进行培训前(2007年3月-2008年3月)发生针刺伤的132名临床医护人员的针刺伤情况,及培训后(2008年5月-2009年5月)136名临床医护人员的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3月-2008年3月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89.7%.经过培训后,2008年5月-2009年5月针刺伤发生率为23.1%.护理人员为针刺伤发生频率高的群体;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引起的损伤占损伤总数的37%.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可以明显的降低医护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果糖二磷酸钠与易善复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及应用于临床,原来的静脉注射药物禁忌表已经不能满足新药配伍的查询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果糖二磷酸钠(由哈尔滨三精艾富西药有限公司生产)与易善复(又名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由赛诺飞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先后输入,在输液管中有白色絮状物出现,查阅<365种注射液临床配伍应用检索手册>和文献未见报道,针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思梅;黄志君;陈少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多数是身体瘫痪、癌症晚期等因素造成的.由于老年患者长期生活不能自理,离不开他人照顾,主要存在孤独、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问题.为此,本文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会珍;陈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胸外科住院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83例和心理护理组85例.常规护理组接受胸外科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的评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的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QOL评分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胸外科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聪维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头皮损伤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急诊头皮损伤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急诊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前心态、术中身心反应及焦虑状态.结果 头皮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术前心态和术中身心反应调查结果及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头皮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有利于头皮损伤急诊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沈婷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两种方法在化疗性静脉炎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珍黄丸加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静脉化疗后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64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将珍黄丸加湿润烧伤膏搅拌均匀成糊状,用无菌棉签外涂穿刺点以上发炎血管,5次/d;对照组使用50%的硫酸镁治疗化疗性静脉炎.观察2组患者化疗性静脉炎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珍黄丸加烧伤湿润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明显,安全迅速.临床疗效优于50%的硫酸镁.

    作者:汤娟;邓代丽;杨丽霞;李媛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术前个体化心理干预在吻合器微创痔切闭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吻合器微创痔切闭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行常规术前准备和护理,观察组除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和护理外,同时由手术室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2组患者的焦虑、术中疼痛、术后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术前焦虑、术中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术中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

    作者:蓝秋丽;韦金翠;苏秀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老年抑郁的发病现状及治疗方法进展

    抑郁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一直被老年医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群体数量的急剧增加,抑郁已经成为影响老年期生活质量的重要精神障碍.

    作者:廖红;吴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血液透析中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心律失常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而影响血液透析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基础心脏疾病.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巧配盐酸头孢替安的方法

    盐酸头孢替安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由于本品含有缓冲剂无水Na2CO3,溶解时产生CO2,形成较大的压力,常规配制时如将适量的稀释液直接加入安瓿内溶解抽吸,会出现活塞与注射器迅速脱离;如将无菌针头插入稀释好的安瓿瓶塞内,被稀释的溶液会从针头外端大量溢出.

    作者:曹光霞;刘琪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剖官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8例患者实施各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采取头低足高位,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加强病情观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恢复期加强康复锻炼,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剖宫产患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陈秀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措施.方法 对38例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老年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38例患者中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达到痊愈者36例,转科治疗1例,并发伤口不愈1例.结论 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对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云云;金文姬;张秀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