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秀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8例患者实施各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采取头低足高位,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加强病情观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恢复期加强康复锻炼,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剖宫产患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陈秀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并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对4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前后发放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白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4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入院初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厌世并抗拒治疗、焦虑恐惧、抑郁.同时,患者因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经济条件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也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后,大部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勇气,保持佳身心状态.
作者:吴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58例对照组和62例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记录2组患儿发生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于第7天和第14天对患儿进行NBNA测定.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儿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7天和第14天护理干预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并发症进一步引起的脑损伤.
作者:李彦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88例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43例和干预组145例.对照组患者行慢性支气管炎住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症状观察护理和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幸福感指数、生活质量(QOL)评分、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的差异.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经过护理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的幸福感指数和QOL评分均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崔更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控制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1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遵医嘱服药、静脉输液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发症针对性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原有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及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原有并发症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新发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服务品质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1].
作者:吴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2009年3月,我科在临床应用夫西地酸钠与止血芳酸连续静脉输注时出现药物性状的改变,我们查阅了药物使用说明书没有此2种药物配伍禁忌的说明,为确定2种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特进行了模拟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琪;柳宇;秦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企业职工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口市某企业2年内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体检结果显示,各项异常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电图异常(55.21%)、脂肪肝(24.46%)、胆固醇偏高(23.70%)、高血脂症(14.55%)、三酰甘油偏高(11.12%)、高血压(2.92%)和糖尿病(0.95%).脂肪肝、胆同醇、三酰甘油偏高,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示出增高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检出率较高;男性上述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对企业职工应加强健康教育、健康随访和定期体检.
作者:聂冬莉;郑进方;祝朝勇;沈碧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措施.方法 对38例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老年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38例患者中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达到痊愈者36例,转科治疗1例,并发伤口不愈1例.结论 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对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云云;金文姬;张秀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肝硬化失代偿期常出现皮下水肿,局部皮肤变薄易发生糜烂、破损,甚至从毛孔中不断渗出液体,浸湿患者的衣裤及被服,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同时也加大了护理难度.
作者:张秀;张冬梅;吴丹;孙艳红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是继发于急、慢性神经系统损伤,因心钠素(ANP)或脑钠素(BNP)介导的肾脏神经调节功能紊乱,造成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障碍、肾脏保钠功能下降、血容量下降而引起的低钠血症[1].
作者:周玉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多数是身体瘫痪、癌症晚期等因素造成的.由于老年患者长期生活不能自理,离不开他人照顾,主要存在孤独、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问题.为此,本文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会珍;陈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癌患者动脉导管栓塞化疗中的应用及效果,为改进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44例行动脉导管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SDS和SAS评分.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实验组好转率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呕吐、出血、迷走神经反射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前实验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值得在医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书芳;孙明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缩宫素引产中对产程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应用缩宫素引产的初产妇9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产妇行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阶段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2组产妇产程及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第1,2,3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方式也好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结论 在应用缩宫素引产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各产程时间,有助于增强临床效果,缩短产妇住院时间.
作者:黄奕;陈利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盐酸头孢替安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由于本品含有缓冲剂无水Na2CO3,溶解时产生CO2,形成较大的压力,常规配制时如将适量的稀释液直接加入安瓿内溶解抽吸,会出现活塞与注射器迅速脱离;如将无菌针头插入稀释好的安瓿瓶塞内,被稀释的溶液会从针头外端大量溢出.
作者:曹光霞;刘琪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珍黄丸加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静脉化疗后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64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将珍黄丸加湿润烧伤膏搅拌均匀成糊状,用无菌棉签外涂穿刺点以上发炎血管,5次/d;对照组使用50%的硫酸镁治疗化疗性静脉炎.观察2组患者化疗性静脉炎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珍黄丸加烧伤湿润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明显,安全迅速.临床疗效优于50%的硫酸镁.
作者:汤娟;邓代丽;杨丽霞;李媛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关系,为开展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门诊2007-2008年计划生育手术病例共900例,对患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子女、避孕措施、选择终止妊娠方式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其生殖健康影响因素.结果 对900例门诊计划生育手术病例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地区的患者在选择终止妊娠方式及避孕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应关注外地人口,普及避孕知识,加大避孕方法的实施力度,降低人工流产率,以利于女性生殖健康.
作者:孙贵红;李成燕;何盛媛;刘碧芬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抑郁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一直被老年医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群体数量的急剧增加,抑郁已经成为影响老年期生活质量的重要精神障碍.
作者:廖红;吴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急诊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为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方法.方法 选择60例急诊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教育.应用焦虑白评量表(SAS)和生理指标(脉搏)对2组急诊患者家属进行测评.结果 急诊患者家属均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其焦虑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实施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急诊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且脉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心理护理不应仅针对急诊患者,还应针对急诊患者家属,对急诊患者家属实施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计划可明显降低其焦虑程度.
作者:王丽娟;郭瑞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其工作对象、环境、风险、压力等原因,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处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中,如暴力伤害、性侵害、心理伤害等,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
作者:刘秋花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