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冬梅;殷学梅;陈牧
目的 探讨2种果糖二磷酸钠输注途径对外周静脉的影响.方法 2007年1-12月特诊外科住院并使用果糖二磷酸钠外周静脉滴注的136例患者,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及对照组66例,实验组在静脉滴注果糖二磷酸钠时使用精细药液过滤器进行干预,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器进行静脉滴注,应用疼痛标尺进行分级后行X2检验,应用INS静脉炎分级标准对2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进行分级后行X2检验.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疼痛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精细药液过滤器可减轻果糖二磷酸钠静脉滴注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许静涛;袁宝玉;夏冬梅 刊期: 2008年第29期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由于各种原因(进食少、呕吐等),患者往往发生顽固性低血钾.如不及时有效地纠正[1]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呼吸肌麻醉而危及生命.此类患者由于化疗后消化道症状明显,不能耐受口服补钾,多数患者因贫血使心脏功能不能耐受因补钾带来的高容量输液.
作者:蒋秀美;濮益琴;陈大红;李建勇;吴汉新;陆化;钱思轩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对PICC成功率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1月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分成2组各60例,分别按局麻下和传统方法下穿刺置管,调查患者、护士的心理变化,置管引起疼痛的不良反应,成功率比较以及观察2组方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置管的成功率、心理因素影响和疼痛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局麻下行PICC穿刺有利于消除因疼痛带来的不良因素影响,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特别适合穿刺针较粗的PICC套件.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8年第29期
袋鼠式护理早在哥伦比亚用于促进早产儿的保暖和母乳喂养[1],是指产妇与其早产儿之间尽早、长期、持续皮肤接触.目前袋鼠式护理也同样能用于足月儿[2].2006年3-8月,我院对顺产分娩的161例初产妇,早吸吮时分别采用传统式护理和袋鼠式护理,进行效果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春梅;王虹;潘名娥 刊期: 2008年第29期
耳聋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耳聋严重影响人们交往和社会发展,被认为是发达国家普遍的残疾[1].为了解耳鼻咽喉科门诊耳聋患者候诊时各种需求,以便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有专业水准的、高质量的候诊护理,2007年7-9月,对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168例耳聋候诊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分析结果,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芮凤玲 刊期: 2008年第29期
自冷式化学冰袋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保存使用方便、制冷效果确切,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常用的物理降温物品之一.其低制冷温度达2~4℃,1 h内制冷温度可维持在2℃以下[1],如直接接触皮肤将引起不适,甚至造成冻伤.既往临床使用时多用毛巾包裹,其缺点在于:冰袋表面易结露,常需更换毛巾;毛巾易松垮、移位且厚薄不均,影响降温效果.为此,我们自2006年开始用一次性扫床巾改作冰袋罩,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雪艾 刊期: 2008年第29期
塑料输液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密封好、不掉屑、破损低、对药物无吸附等优点,在临床上逐渐替代玻璃输液瓶被广泛应用.
作者:张新颖;孙俊翠;盛超华;孙琴琴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甲状旁腺癌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例的2%~4%[1].其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极早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2].因患者手术前后病情变化大,术前可能发生高钙血症性甲状旁腺危象,术后易发生低钙抽搐.所以此类患者要特别注意观察血钙变化,精心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黄炯;汪月忠;刘东平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Excel电子表格在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导管材料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提高导管室护理管理效率和质量.方法 利用表格处理软件Excel,结合导管室工作实际情况,建立了一系列导管室资料管理工作表.结果 实现了手术资料及介入导管材料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临床科室及患者满意度增加,有效地防止了介入导管材料的报废流失.结论 Excel电子表格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简化、优化了导管室护理管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质量,促进了科学化管理.
作者:徐希云;梁永娟;赵庆英;孙洁;张丽萍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2月对254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对治疗后血管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发生血管并发症99例,仅1例心包填塞因心室颤动而猝死,其他均康复出院.结论 冠心病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熟练的操作技术,重视术前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史冬梅;殷学梅;陈牧 刊期: 2008年第29期
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管套管内与口鼻腔同时吸痰时[1],吸痰管道冲洗液的管理存在着许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弊端.为了降低口鼻腔与呼吸道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我们2007年3月-2008年3月对68例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管道冲洗液采用了悬挂式管理,在临床应用中明显降低了气管切开患者的交叉感染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秀丽;宋平平;王立敏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为预防灭菌后无菌物品出锅时的污染,方便取物,研制了高压蒸气消毒筐.方法 将100锅高压蒸气灭菌合格后出锅物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锅.观察组应用防污染便取式消毒筐,由灭菌室内取无菌物品直接送入无菌室存放;对照组常规应用消毒车,由灭菌室内拉出锅外移到搬运车上,送入无菌室存放.观察2组无菌物品每锅送入无菌室所用时间,并将2组每锅后一个送入无菌室的标准试验包表面进行采样对比.结果 经细菌培养,观察组污染包2个,污染率4%;对照组污染包49个,污染率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用时间观察组8 min,对照组13 min.结论 使用防污染便取式消毒筐能有效预防无菌物品表面再污染,取物方便,省时省力.
作者:赵玉英 刊期: 2008年第29期
我科于2007年8月5日成功抢救了1例新生儿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方波;王世爱;朱司军 刊期: 2008年第29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为0.5%左右.房颤已经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三维标测指导下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消融治疗成功率高于普通导管消融,因此已成为房颤的主要消融策略.2005年12月-2007年11月,我院心内科采用三维标测指导下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治疗29例房颤患者,在护理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颍;金雁;关艳霞;杨薇 刊期: 2008年第29期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又称脆骨症.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症,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发骨折、蓝色巩膜和听力障碍为其三大特点[1].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和迟发性成骨不全症[2],此病大的特点是下肢骨皮质薄脆[3],可出现反复骨折,尤其是负重的下肢骨,打喷嚏或下蹲即可发生骨折,对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骨科2000-2007年共收治5例迟发性成骨不全下肢病理性骨折的患儿,采用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玲;武忠炎;王瑞玲 刊期: 2008年第29期
在内科临床治疗工作中,经常应用生脉、参麦、丹参、血塞通注射液等中成药液,用于疏通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益气活血.但在药液配制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的微小泡沫,静置后不易消失.输液过程中,在输液管壁上形成小气泡,尤其是局部热敷的患者,微小泡沫受热后从药液中逸出,聚积于管壁上,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担心气体进入体内,形成空气栓塞,危及生命,常需要护理工作者将气泡排出,避免意外发生,并向患者解释.
作者:于爱英;王大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批判性思维是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和倾向性在内的专业能力[1].具有批判性思维倾向对于护理人员在面对复杂临床环境中以积极的态度做出安全有效的决策是非常必要的[2].临床是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丰富的环境[3].临床见习又是护生由基础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度的桥梁,是培养和提高护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际综合运用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验证课堂知识的实践现场[4].
作者:亓冬梅;万学英;王有娟;王萍 刊期: 2008年第29期
有研究[1]表明,医护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患者营养知识的来源之一,其营养知识行为态度(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xAP)不仅对其自身营养状况有重要影响,而且在患者营养教育和营养辅助治疗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2].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营养健康教育能否有效落实与护士营养知识水平、工作态度、自身营养健康行为息息相关.笔者通过对基层医院护理人群进行有效健康干预,评价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及KAP变化,反映出良好的干预效果,为在基层医院、社区更好地推广此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尤荣;朱红芳;吴淑荣;陈敏琴;伍辉 刊期: 2008年第29期
2004年1月-2006年9月对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用芒硝外敷加清胰汤灌入对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和抗感染、促进渗液吸收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所仙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在改善健康孕妇心理状况中的作用.方法 将在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怀孕28~32周的96名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干预组从第1次产前检查开始,对孕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对孕妇的认知的干预、孕期行为的干预、家庭应对干预及应用自制的孕妇心理放松操等措施进行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孕妇产前检查和宣教.并在产前和产后分别采用自编的一般状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对照组产后抑郁和焦虑明显高于分娩前;干预组产后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有明显的改善.干预组产后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及偏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有一定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分娩对健康孕妇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抑郁和焦虑影响很大,孕妇健康心理放松操等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健康孕妇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抑郁情绪.
作者:丁敏;俞杰;沈红五;顾冬梅;茅志娟;吴晨梅;沈美云;唐爱萍 刊期: 200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