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病种限价收费中的应用

郭娟;李起栋;郑章清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单病种, 限价收费, 卫生服务调查, 患者, 现报道如下, 住院, 医疗费用,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护理模式, 高费用, 治愈, 治疗, 运用, 医院, 节约, 检查
摘要:单病种限价收费[1],即对单一病种从确诊入院经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限定高费用,超过部分医院承担,节约部分则退还给患者.据2003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2]结果表明,占48.9%的患者应就诊而未就诊;29.6%的人应住院而未能住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医疗费用太高.我院于2006年2月率先在当地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这一全新的护理模式,为216名患者推行36种单病种限价收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醋酸氯己定洗手防止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手是医院内病原菌的重要传播媒介.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众多措施中,做好手的清洁与消毒,可视为重要、关键的措施之一.为探讨高效、省时、实用的洗手方法,我院门诊换药室于2006年1-9月对114例换药室工作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采用醋酸氯已定洗手防止医院感染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素芬;李冬青;赵文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浅谈病区护理查对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规范的、系统的、连续的过程,必须将各项制度、常规及规范进行量化、细化,让枯燥的理论变成可测量、可评价的系统,这样才能便于执行和考核.

    作者:汪秀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晚期鼻咽癌患者光动力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东南亚一带及我国南方省份,又称为广东癌.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新方法,通过给患者注射光敏制剂(photofrin是一种需在特定波长下才能激活的药物)、再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来照射病灶[1]而产生单太氧和血栓紊A2来杀伤肿瘤细胞.PDT对于晚期鼻咽癌可解除或缓解梗阻,显著控制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2002年7月-2006年3月,我科共对15例鼻咽癌肿瘤患者行光动力治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缪景霞;罗宇玲;李黎波;李慧;李春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护行为现状,探讨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5年4-10月对随机抽取的济南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和改良的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全部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患者自护行为与其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1)患者自护行为的总体饮食、具体饮食及运动方面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调查前7 d内进行过血糖监测的患者仅有19例(16.96%),进行过足部相关护理者16例(14.29%).(2)运动方面与生存质量的各领域间相关系数r(0.202~0.402).结论 运动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其他方面与生存质量的关联还不确定.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须制订个体化干预方案.

    作者:臧小英;徐东娟;昌桂英;王克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各部位[1].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非常罕见,1985年1月-2005年11月于我院妇产科治疗,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共9329例,但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仅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双燕;赵玉芳;李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1例静滴奥沙利铂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化疗药物奥沙利铂[1]又名艾恒,为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而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较为罕见[2].我院收治的1例胃癌患者在行第6次化疗时,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并伴有神经毒性,经积极抢救、护理,予以纠正,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姚凤;陆利绒;蔡蓓蓓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三乙醇胺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鼻咽癌的首选疗法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是放射性皮炎.随着放射计量累积,照射野皮肤易出现湿性皮炎,甚至产生溃疡面,以致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近年防治放射性皮炎的药物甚多,如三乙醇胺等,但疗效各有不同.为此,本研究对近年三乙醇胺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继军;叶凌霞;赵秀媚;林巧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的社区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以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人类饮食结构、环境因素的改变,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目前全球糖尿病平均患病率为4%,总人数超过2亿,我国糖尿病患者数约4000万[1,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经济负担.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同时可改善新陈代谢紊乱.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颖;陈美超;高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可调节胃绑带减肥术的手术配合

    肥胖是全球的高发病之一,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肥胖是因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质量超常的病症,其中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因的,称之为单纯肥胖症.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等保守治疗对轻度肥胖有效,但对重度肥胖效果不佳,手术是唯一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1].我院2006年3-7月采用腹腔镜下可调节胃绑带减肥术治疗8例单纯肥胖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慧颖;勾健;李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11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误入颈静脉再复位的体会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之久,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导管从肘前浅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达上腔静脉下1/3,靠近右心房处,起到外周静脉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作用[1].肿瘤患者应用PICC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2].而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做到100%的一次置管成功,有时置管会误入颈静脉.我科2005年7月-2006年4月对210例肿瘤患者使用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其中有11例导管误入颈静脉,通过重新复位,有9例复位成功,长期留置,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淑萍;邵小萍;杨方英;陈建华;李卫阳;项冬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针拨联合5-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滤过泡功能不良患者的护理

    小梁切除术的降眼压效果有赖于形成和维持一个具有足够滤过功能的房水通道,但术后滤过通道中纤维增殖和瘢痕形成,致使部分患者尤其具有高危因素者滤过失败.笔者对22例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的青光眼患者,采用滤过泡针拨联合5-氟尿嘧啶(5-FU)结膜下注射进行治疗及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珍;施天严;俞颂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因素并提出适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7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在入院1周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欧洲卒中评分(ESS)等进行评定,分析与抑郁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 本组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为44.3%.对21个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的相关因素主要为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的预后自评.结论 减少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的发生应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提高预后自评,减少负性情绪产生,以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常红;任志英;马春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肾移植术后早期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护理

    血压升高是肾移植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超过70%的肾移植受者(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RTRs)会出现血压升高,而在接受以环孢菌素A(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可高达90%[1,2].肾移植患者血压升高,使其术后存活期缩短,并诱发心、脑血管疾病.2004年5月-2006年6月,本研究对我院肾移植术后早期高血压危象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波;汤淼;宋倩颖;于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尽快的明确病变血管的位置、性质及程度,在心肌严重缺血坏死前使闭塞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心肌供血,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梗死面积,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的有效的措施[1].但患者接受此手术时,常常对手术效果存有疑虑,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而使术中插管困难,甚至产生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并发症,加之行PCI治疗的患者多起病急、症状重、术前时间短,更易出现心理问题.为了解PCI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并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本研究特对我院PCI治疗的65例患者于术前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秀华;陈贤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预防和矫正足下垂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预防及矫正足下垂的效果.方法 预防组为长期卧床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验组(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将患肢踝关节处于功能位并穿夹板鞋的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用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简称康复仪)治疗.比较2组预防足下垂的有效率.矫正组为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矫正,实验组应用康复仪矫正.比较2组矫正足下垂的有效率和下肢肌容积变化.结果 在预防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预防足下垂的有效率分别为68.7%和9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有效率较高.在矫正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矫正足下垂的有效率分别为60%和8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较高.两组30 d时的下肢肌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较高.结论 康复仪比传统护理能更有效地预防和矫正足下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护理人员负担.

    作者:姚美霞;朱小红;池月英;唐秋芳;吴方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严重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严重颈髓损伤常影响呼吸功能,尤其是高位颈髓受损时常累及呼吸中枢而致呼吸麻痹,患者呼吸、咳嗽无力,多需气管切开及辅助呼吸,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1].急性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67%,以通气障碍、肺不张和肺炎等为常见[2].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3].围手术期的预防、护理对患者手术准备、手术效果和预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科收治56例严重颈髓损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英;孙巍;戴晓洁;张晓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眼眶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眼眶肿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完善眼眶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眼眶肿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和视力监测.对2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观感觉、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并发症发生情况、视力监测异常发现次数等项目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观感觉、护理满意度、疾病治愈的信心、视力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合眼眶肿瘤的特点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并在护理过程中突出护理重点,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黄小琼;吴淑慧;陈燕燕;王爱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病种限价收费中的应用

    单病种限价收费[1],即对单一病种从确诊入院经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限定高费用,超过部分医院承担,节约部分则退还给患者.据2003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2]结果表明,占48.9%的患者应就诊而未就诊;29.6%的人应住院而未能住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医疗费用太高.我院于2006年2月率先在当地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这一全新的护理模式,为216名患者推行36种单病种限价收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娟;李起栋;郑章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应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疾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新型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65例腰椎疾病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内容涉及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功能锻炼等方面.结果 本组65例患者术后平均卧床3.5 d.术前腰痛评分平均6.5分,术后随访4~15个月,腰痛评分升至14.0分.优良率92.9%,围手术期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新型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疾患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辅助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加强对患者术中心理耐受力的训练,可以保证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董婉华;刘结珍;郭东明;苏为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甲氨蝶呤治疗剖官产瘢痕处妊娠患者的护理

    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的一种,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45%[1],当胎盘剥离时可使切口部位破裂,流产时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需行全子宫切除术[2],严重危及妇女身心健康,故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3~5].目前国内外对剖宫产瘢痕处妊娠均倾向于保守治疗,采用甲氨蝶呤(MTX)治疗剖宫产瘢痕处妊娠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保守治疗方案,由于治疗方案的特殊性,对相应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晓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