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芬;李冬青;赵文英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规范的、系统的、连续的过程,必须将各项制度、常规及规范进行量化、细化,让枯燥的理论变成可测量、可评价的系统,这样才能便于执行和考核.
作者:汪秀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人类饮食结构、环境因素的改变,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目前全球糖尿病平均患病率为4%,总人数超过2亿,我国糖尿病患者数约4000万[1,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经济负担.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同时可改善新陈代谢紊乱.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颖;陈美超;高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B超引导下经皮肾脏穿刺组织活检术是诊断肾实质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要求患者术后卧床抖h.多数患者由于长时间平卧而出现腰背酸痛、排尿困难、失眠等症状.据文献报道[1],肾穿刺术后患者只需卧床并制动穿刺处6 h,即可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床上活动,并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以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本研究针对肾穿刺术后患者的床上活动时间进行探讨,以制订适宜的术后床上活动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彩萍;王晓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黏度和血脂浓度对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的影响,观察高血黏度和高脂血症患者在静脉套管针留置期间使用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后的再通效果,以遴选出适宜浓度的封管液.方法 将1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高血黏度组、高血脂组和健康对照组各60例,均分别使用生理盐水、50,100 U/ml浓度肝素液封管,观察3组的再通效果.结果 高血黏度和高脂血症患者静脉套管针的留置效果差于正常对照组;高血黏度和高脂血症患者用100 U/ml浓度肝素液封管后再通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及50 U/ml浓度肝素液;血液黏度及血脂浓度与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血黏度及血脂浓度可能是影响静脉套管针再通效果的因素之一,高血黏度和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宜采用肝素液封管,以100 U/ml浓度肝素液封管效果较好.
作者:魏晓兰;孔凡玲;金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终末期肾病(ESRD)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社会劳动力和患者生命质量的疾病,器官移植手术是根治此类疾病的唯一方法[1].近10年来人们对于器官移植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人/移植器官存活率也均有较大的提高[2].1993年4月8日-2004年6月5日我们对2049例次器官移植患者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桂荣;姚琳;张玉兰;游丽娟;白玲;雷洪玲;雷芬;方妹妮;胡婉贞;史丽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冲洗器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而神经外科手术具有切口小、位置深、手术精细的特点,尤其是显微镜下手术,手术医生的可操作范围变小,如果选择的冲洗器不合适,就会影响手术视野.因此,我们设计制作了微型冲洗器,并且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提高了手术护士的手术配合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乐;曾俊;卓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护患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广泛、复杂的人际关系[1].为了使临床教学顺利进行,建立护生良好的护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多年来的带教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凤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术前准备的目的是使患者在佳状态下接受手术,安全度过手术治疗的全过程[1].然而,在护理工作中患者的术前准备极易被忽略而做得不够完善,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一些意外或纠纷的发生.为了更好地让患者与家属了解并重视这方面的要求、积极配合病房护士完成术前自身准备,我科于2002年11月起将术前自身准备方面相关内容详细描述于术前访视单中,方便患者与家属随时阅读,并由病房护士指导协助患者完善术前自身准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晨耘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护行为现状,探讨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5年4-10月对随机抽取的济南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和改良的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全部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患者自护行为与其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1)患者自护行为的总体饮食、具体饮食及运动方面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调查前7 d内进行过血糖监测的患者仅有19例(16.96%),进行过足部相关护理者16例(14.29%).(2)运动方面与生存质量的各领域间相关系数r(0.202~0.402).结论 运动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其他方面与生存质量的关联还不确定.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须制订个体化干预方案.
作者:臧小英;徐东娟;昌桂英;王克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各部位[1].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非常罕见,1985年1月-2005年11月于我院妇产科治疗,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共9329例,但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仅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双燕;赵玉芳;李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传统电刀头是一种固定在电刀手控柄上及脚控手柄上的金属头,头端的横截面积较大(约3 mm2),这样通过的电流强度就较大,从而造成局部较大面积的高温,导致患者治疗周围组织不必要的损伤,造成部分手术患者术后皮下脂肪液化及刀口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不便于外科精细手术的使用.为避免上述缺点,我院手术室于2000年5月对传统电刀头进行了改进,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洪林;孙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气管插管包括经口、经鼻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项重要措施[1].2002年5月-2006年5月,我科共收治24例气管插管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大限度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燕;陈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型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65例腰椎疾病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内容涉及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功能锻炼等方面.结果 本组65例患者术后平均卧床3.5 d.术前腰痛评分平均6.5分,术后随访4~15个月,腰痛评分升至14.0分.优良率92.9%,围手术期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新型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疾患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辅助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加强对患者术中心理耐受力的训练,可以保证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董婉华;刘结珍;郭东明;苏为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导致心血管、肺、肾、腹腔内脏、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
作者:刘淑芸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尽快的明确病变血管的位置、性质及程度,在心肌严重缺血坏死前使闭塞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心肌供血,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梗死面积,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的有效的措施[1].但患者接受此手术时,常常对手术效果存有疑虑,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而使术中插管困难,甚至产生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并发症,加之行PCI治疗的患者多起病急、症状重、术前时间短,更易出现心理问题.为了解PCI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并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本研究特对我院PCI治疗的65例患者于术前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秀华;陈贤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手是医院内病原菌的重要传播媒介.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众多措施中,做好手的清洁与消毒,可视为重要、关键的措施之一.为探讨高效、省时、实用的洗手方法,我院门诊换药室于2006年1-9月对114例换药室工作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采用醋酸氯已定洗手防止医院感染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素芬;李冬青;赵文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Orem自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4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75组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以Orem理论为框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同期住院按分级护理标准实施护理计划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相比较.分别在入院时和住院2个月后,采用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社会功能量表(SDSS)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等积极因素的提高和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激惹等消极因素的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从护理角度实施自理模式,有效体现了护理活动的独立性、专业性,有利于实现护患的共同目标,运用Orem的自护学说能明显提高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刘麦仙;张红云;魏蕤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所致,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1].我科自1999年以来,对部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尤其是病情较重者或难以行腰穿检查者,采用了腰椎椎管置管术治疗,并针对该项治疗制订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费才莲;杨亚娟;凌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之久,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导管从肘前浅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达上腔静脉下1/3,靠近右心房处,起到外周静脉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作用[1].肿瘤患者应用PICC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2].而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做到100%的一次置管成功,有时置管会误入颈静脉.我科2005年7月-2006年4月对210例肿瘤患者使用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其中有11例导管误入颈静脉,通过重新复位,有9例复位成功,长期留置,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淑萍;邵小萍;杨方英;陈建华;李卫阳;项冬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预防及矫正足下垂的效果.方法 预防组为长期卧床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验组(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将患肢踝关节处于功能位并穿夹板鞋的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用电动踝关节功能康复仪(简称康复仪)治疗.比较2组预防足下垂的有效率.矫正组为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矫正,实验组应用康复仪矫正.比较2组矫正足下垂的有效率和下肢肌容积变化.结果 在预防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预防足下垂的有效率分别为68.7%和9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有效率较高.在矫正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矫正足下垂的有效率分别为60%和8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较高.两组30 d时的下肢肌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较高.结论 康复仪比传统护理能更有效地预防和矫正足下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护理人员负担.
作者:姚美霞;朱小红;池月英;唐秋芳;吴方苑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