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燕;张敏;熊晔;王林
目的 总结改良回流灌肠法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应用的效果,克服传统回流灌肠法存在的缺点,提高回流灌肠质量.方法 将2001年6月-2006年6月在小儿外科住院的需回流灌肠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0例随机分成2组,各40例.观察组(改良组)采用负压引流瓶加肛管扶托固定,配合手法按摩下腹部进行回流灌肠;对照组(传统组)采用注射器进行回流灌肠.比较2组的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出入量、残留液量及2组患儿的灌肠合作程度及肛周皮肤状况.结果 2组灌肠时间、灌肠液的人量、出量及残留液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儿合作程度及肛周皮肤发红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回流灌肠方法具有洗肠时间短,灌肠液入、出量平衡,残留液量少,患儿合作率提高,肛周皮肤发红例数减少,提高灌肠质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娟;黄少娅;詹若燕;罗雪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指(趾)问静脉输液的有效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2005年9月-2006年9月,将56例手背、足背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用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按输液单双日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自身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如握拳、拍打局部使静脉充盈;观察组采用指(趾)端回压静脉3~6次后穿刺.比较2组浅静脉充盈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浅静脉充盈优秀率分别为78.57%和51.79%,穿刺成功率2组分别为96.43%和7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回压指(趾)端静脉穿刺法血管充盈优秀率、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指(趾)端回压静脉穿刺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水英;唐春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状况,为制订护理策略提供依据,以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对89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AQ 5个方面的得分程度有所不同,以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得分高,活动能力受限情况、治疗方法满意程度得分相对较低,疾病主观感受程度得分低,此5项得分依次为(95.96±14.52)分,(91.35±15.68)分,(8209±9.80)分,(81.05±10.28)分和(56.27±11.12)分.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不同层次方面的改善程度不同,提示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以进一步全面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蕊;林平;高学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肾肿瘤的发病率在泌尿外科常见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膀胱肿瘤[1],而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2].
作者:金萍;李萍;潘景艳;梁静;樊素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护士气质类型与应对能力的相关性,以采取措施解决ICU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 选取ICU护士47名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其他科室护士54名为对照组.采用气质调查表和TCSQ问卷比较2组护士的气质类型与应对能力,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积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极应对得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多血质型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应尽可能安排多血质类型的护士,以提高ICU科护理质量.
作者:李胜琴;胡金兰;陈月卿;饶和平;范晓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耐量减退(IGT)高危人群糖耐量的影响,为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葡萄糖耐量减退患者40例,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接受个体化的饮食和体力活动指导,干预患者的生活方式;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2组糖代谢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1年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显著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指标亦较干预前显著改善由(9.9±1.5)mmol/L下降至(9.1±1.6)mmol/L.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不显著.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能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延缓和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江艳军;黄行芝;杨春;高玉;简周红;许玲莉;李巧云;江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前我国护理服务市场正向多层次、多形态发展[1],对护理人员的临床综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孙一勤;周瑾;陈小萍;陈三妹;王越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具有高度遗传倾向和致残率的慢性精神疾病.现在世界各国对慢性疾病实行自我管理计划(CDSMP)探讨,即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护协作来保持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的健康状态[1].
作者:刁艳云;吴英丽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药物自我治疗技能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2组患者的依从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药物自我处置技能显著提高.结论 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
作者:韩凤珍;张静;张建强;魏贵明;谷凤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按摩乳中穴、乳根穴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 选择分娩后的正常单胎初产妇237例,随机分为3组,A组70例,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B组77例,除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外,每天供给中药催乳汤;C组90例,除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外,每日早晚按摩乳中穴、乳根穴各1次.观察比较3组产妇乳汁分泌的情况.结果 C组产妇乳汁分泌明显多于A、B 2组.结论 产后按摩产妇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且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曾三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在精神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严重兴奋躁动、伤人损物、自杀、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的精神病患者;或因脑炎、脑外伤所致的谵妄、昏迷、躁动不安的患者.
作者:李留芝;李书光;楚平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于产妇死亡的4大原因之首[1].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70%[2],而巨大儿由于使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伸展,影响正常收缩及缩复作用易引起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作者:路潞;施蓓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又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
作者:梁小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本院开展此项技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洁;杨泽斌;袁淑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对血液透析透析液细菌超标的原因和有效的监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在血透机开机运转正常5,15,30,60 min分别对透析进液采用3种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采集样本20,60,37份,透析出液采样97份,透析废弃液采样10份.对透析进液、出液和置换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按无菌注射法斜刺入透析进液管内抽取透析进液进行采样,细菌菌落数含量低为(19.5±18.0)CFU/ml,无菌注射器针头平行穿过接头器口抽取接头器内部透析液采样,其细菌菌落数增高至(122.5±87.5)CFU/ml,进液接头器自然流出法采样的细菌菌落数为(1280.0±120.0)CFU/ml.各组采样数据以经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采集透析液的细菌含量,透析装置经过反渗水的冲洗,冲洗了机器内部的细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数减少.结论 透析液进液细菌含量高于出液的原因在于采样时开放进液接头器装置时污染.所以,建议在血透机的透析进液接头器前10 cm处安装一进液采样口,使透析进液、出液采样标准化.
作者:马玉英;殷惠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对眼眶肿瘤患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由于眶内含有丰富神经、血管和肌肉,手术视野狭小,故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1].
作者:吕彩玲;辛红霞;买玉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紧急大剂量输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保证患者紧急大剂量成分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时性.方法 对33例急性大失血患者均采用少白细胞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等成分输血,根据病情调整不同成分输入的顺序、剂量及速度,输血过程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尿液、血压及伤口出血情况的变化.结果 本组循环血量得到有效补充、血压及组织供氧恢复者26例;循环血量未得到有效补充、血压及组织供氧未有效恢复者7例.结论 对紧急大失血患者采用成分输血可取得较好疗效,护士应了解各种血液成分制品的特点,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尿液、血压及伤口出血情况的变化,以保证紧急大剂量成分输血患者的安全.
作者:刘兴玲;吴远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子痫前期-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以妊娠20周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损害;严重患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作者:吴天霞;朱丹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甘露醇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在低温环境中,甘露醇极易形成结晶,需要加温溶化后方可使用.
作者:方燕;张敏;熊晔;王林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组DNA病毒,主要经性生活传播,HPV感染已经证实其是致宫颈癌的必要因素[1,2].
作者:李小萍;黄朝霞;邬真;淮丽;吴娇玲;邱笑飞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