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与焦虑状况分析与对策

安春梅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 社会支持, 焦虑状况, 医疗护理质量, 医疗服务需求, 心理健康水平, 医学模式, 一般人群, 健康观念,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 职业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提高的同时,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期望也越来越高[1].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明显高于一般职业,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2].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照顾性家访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常见的表现,由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和额叶皮质元的进行性变性为特征的病理损害所致.

    作者:项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及对策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常通过鼻(面)罩、鼻枕或接口器等方法连接患者.近年来,NIPPV已经成为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方法[1,2].然而,患者一旦开始了NIPPV治疗,耐受性、依从性成为影响NIPPV疗效的主要问题[3~8].

    作者:胡晓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东莞市中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全市中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情况,建立促进其健康发育的长效机制.方法 收集5年学生健康体检、生长发育调查资料.学生常见病多发病按龋齿、视力低下、沙眼、肥胖、营养不良5项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病率由高至低为视力低下、龋齿、肥胖、沙眼及营养不良,分别达41.43%、17.38%、3.49%、3.23%、1.82%.其中以视力不良和恒牙龋齿患病率上升幅度较大.结论 视力低下和龋齿为今后学校卫生工作防治的重点,同时,应继续重视沙眼、肥胖、营养不良的防治.

    作者:黄福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精神病患者遵医行为与病情及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精神疾病病因复杂,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需长期遵从医嘱,坚持服药巩固治疗,预防复发,遵医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为探讨遵医行为与病情及社会支持的关系,2003年1月-2005年10月本研究进行了遵医行为与社会支持状况的对照研究.

    作者:周敏;甘桂荣;张小琴;郭晓玉;熊莹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在临床上对有皮肤水肿而又必须应用静脉给药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可以减少对皮肤反复穿刺而造成的人为损伤,但对于全身水肿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由于其四周浅表静脉较细、组织水肿及处于高凝状态,使穿刺成功率较低,置管保留时间短.因此我们对68例全身水肿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实行颈外静脉留置针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丽清;李美萍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医学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医学论文是医学工作者医学研究或业务工作经验总结的成果,是医学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篇好的论文不仅能体现出作者的成就,同时也能促进医学的发展.为了提高医学论文的写作水平,避免论文形成后劳而无功,笔者就医学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作者:曲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压缩雾化吸入机故障分析及对策

    压缩雾化吸入机具有用药量少、雾粒小、操作和维护简便、雾化时间短、无需特殊吸入技巧、故障率低等特点和优点,因此近年来在各大医院广泛使用[1~3].由于使用时间长,日常维护不当,出现了一些故障.

    作者:吴利平;罗顺清;李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掌握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68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出血原因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提高了产后出血的治愈率,达98%.结论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和急救护理,是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文秀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的方法及体会

    护理记录是护士执行护理工作过程中的文字材料,是护士针对护理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1].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次在法规中明确规定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客观资料作为法律性文件.

    作者:王亚宁;刘诗红;刘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碘伏除锈法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医用金属器械、容器等,因保管或使用不当,会出现生锈等现象.若丢掉不用,确实浪费,而继续使用又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笔者21305年12月-2006年6月,对26件医用生锈的金属器械和容器用0.5%的碘伏液进行擦拭除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跃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冠状动脉搭桥下肢术前消毒用抬高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常取单侧或双测的大隐静脉代替冠状动脉,由于目前没有专用的下肢消毒抬高装置,临床上一般采用绷带悬吊的方式.传统方法使用不便,易摔伤患者下肢.为此,我们研制出一种下肢消毒用抬高装置,经临床应用5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立萍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实施

    目的 逐步建立和完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对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实施质量控制前后、住院3 d以上的患者各240例进行一般资料、健康教育内容的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施质量控制前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分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控制实施以后,患者的入院宣教知识、辅助检查相关知识、心理卫生的有关知识的知晓分值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t值分别为2.753,3.052和2.335,P<0.05.结论 运用有效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健康教育质量控制体系,能有效地提高临床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丁小容;罗捷;卞苏环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轻便实用型体温计托盘的设计与应用

    针对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并制作了轻便实用型体温计托盘.经我院临床推广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改善心肌供血的有效方法,传统的冠脉搭桥手术(CCABG)是在体外循环((CPB)也就是心肺机辅助下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是外科医生在跳动的,无CPB支持的心脏上实施手术[1].

    作者:唐翠明;练敏;黄永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老年妇科患者术后并发心脑血管病的护理

    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1].然而由于老年患者心理及生理的特殊性,患者往往由于心脑血管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导致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增加.

    作者:安旭姝;李慧艳;曹国芬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儿童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婴幼儿发生肾衰竭时,有其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为了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必须进行透析.而婴幼儿血管通路来之不易,血透操作较难,因而绝大多数患儿均行腹膜透析治疗,但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加强腹膜透析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双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护士压力调查及调节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现阶段护士面临的压力来源,大限度地缓解护士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方法 自制护理人员压力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00名临床护士的压力状况进行调查,针对压力来源采取相应对策.结果 护士的压力主要来自患者、社会和工作方面.调节后,护士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阶段护士面临的压力来源主要有社会压力、患者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自身压力,通过采取积极的主观措施进行调节,能使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

    作者:程红;林戈;李惠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时刻提示盘的设计及应用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对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多需用消毒液浸泡的方法使器械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所以必须要有一种计时工具来提示医务人员浸泡的器械物品是否已达到规定的浸泡时间,以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作者:卢钦玲;邓红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自我粘缠绷带在新生儿静脉留置输液中的应用

    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对新生儿患者尤其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而浅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患者痛苦,有利于I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等优点[1]而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常规固定方法很容易发生各种安全问题,如液体外漏、留置针滑脱、连接于留置针肝素帽上的头皮针滑脱等.

    作者:姜玲;蹇嫦娥;李满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个体人性化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人性化护理对减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996-2006年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213例患者分为2组,A组89例只施行一般的常规护理,B组12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特别注意加强对患者的个体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7%,B组术后并发症为3.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实施个体人性化护理,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赖丽萍;蒋志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