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早期的护理干预

陈念嫦;徐桂红;罗春晓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功能不良,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方法.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5月共有25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内瘘血管出现功能不良.其中11例内瘘血肿,6例穿刺点硬结,3例血管狭窄,均采用喜疗妥外涂按摩加超短波理疗持续1~2个疗程;5例内瘘血栓形成,采用尿激酶溶栓后喜疗妥按摩加超短波理疗1-2个疗程.结果 除2例血管狭窄无改善、2例内瘘血栓形成时间>24h要行第2次内瘘术外,其余患者内瘘功能得到恢复.结论 在内瘘功能不良出现的早期,积极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处理,是内瘘功能得以恢复的关键.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护理查房对肝移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查房对肝移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全年203例肝移植患者常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查房,监测围手术期患者抢救成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并与2005年进行比较.结果 2006年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抢救成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2005年(P<0.05),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005年(P<0.05).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查房保障了患者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安全,是一种有效提高肝移植患者护理质量的方法.

    作者:王颖;尹利华;毛莎;王红;孙平;李黛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杓状软骨拨动术治疗声带活动不良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声带活动不良是近几年来喉科较常见病之一.因声带活动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发声、吞咽功能障碍,给患者在精神、生活、工作上带来烦恼.自从有研究[1]于1966年在国内首次将杓状软骨拨动术应用于环杓关节运动系统的治疗以来,不同的研究对其疗效的报道不一[2].2000年8月-2006年1月,我科对56例声带活动不良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杓状软骨拨动术治疗,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观察其发声特点、嗓音声学、形态学等变化,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徐文;侯丽珍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主要特征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有时伴有尿素氮和肌酐的升高,重者可致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国外有研究[1]于1980年首次报道.国内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文献报道[1-2]某些高危肿瘤中ATLS的发生率为5.6%~25.0%.

    作者:徐国莉;孙宁奋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灌肠软皂测量器的制作与应用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其中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清洁肠道使用的灌肠液为0.1%~0.2%肥皂液,成人用量为500~1000ml.以往在配制软皂液时,多使用药勺随意挖取软皂,以经验估量,无法精确计量,临床应用弊端很多,浓度大大超度0.1%~0.2%,造成无法准确治疗,物资浪费.

    作者:张江春;汤凯捷;张娴;刘怡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淤血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安全性高、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1];给药方便;不需要特殊监测,临床上逐渐取代了普通肝素,用以预防、治疗静脉血栓栓塞及急性冠脉综合征[2].

    作者:葛兆霞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社区产后访视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析

    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新生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性服务,通过护理督导可以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和信心,增强对新生儿的保健护理能力,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1].《全国城乡孕产期保健质量标准和要求》规定了城市产后28d内应进行3次访视,其访视率应达到80%.有调查[2]发现,产后访视全程保健服务率为28.48%.

    作者:肖雪梅;赵秋利;吴萍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患者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危险的主动脉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膜撕裂或剥离,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患者易因大血管破裂而死亡.根据其病变范围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分为3型[1],其中Ⅰ型可累及主动脉升、弓、降部,需行外科血管重建,用4分支人工血管取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科为13例患者施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慕贤;谢庆;陈思;李敏仪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一次性有氧医用雾化吸入器改良后的临床应用

    雾化吸入是治疗气管炎、哮喘、咽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手段之一.而SW-Ⅱ型射流式一次性有氧医用雾化吸入器构造主要由雾化杯、圆柱管(杯盖)与扁形嘴含管(吸嘴)相连接而成,由于其质地较硬,无法调整各种角度,只能用于坐位患者,而对卧位患者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对原装置进行改良后应用于临床,操作方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雅娇;林艳;李碧华;陈娟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早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早期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方法.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5月共有25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内瘘血管出现功能不良.其中11例内瘘血肿,6例穿刺点硬结,3例血管狭窄,均采用喜疗妥外涂按摩加超短波理疗持续1~2个疗程;5例内瘘血栓形成,采用尿激酶溶栓后喜疗妥按摩加超短波理疗1-2个疗程.结果 除2例血管狭窄无改善、2例内瘘血栓形成时间>24h要行第2次内瘘术外,其余患者内瘘功能得到恢复.结论 在内瘘功能不良出现的早期,积极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处理,是内瘘功能得以恢复的关键.

    作者:陈念嫦;徐桂红;罗春晓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1例经典型Kaposi肉瘤患者的护理

    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发生在皮肤、黏膜、淋巴结、内脏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分为经典型、非洲地方型、免疫抑制/器官移植相关型和艾滋病相关型[3,4].我院2006年3-8月收治了1例经典型Kaposi肉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昕婷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行CTA检查造影剂注射部位及给药速度的研究

    随着CT检查技术的发展,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开始应用于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在为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TA检查的护理配合中发现,选择不同部位注射造影剂及给药速度的不同,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很大,而确定合理的给药速度及给药部位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此我院接受CTA检查的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注射部位及给药速度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阳;赵丽;陈淑杰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皮试局部肥皂清洗效果的研究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皮试是一项基本且常见的护理操作,临床对于皮试前皮肤的准备多用75%乙醇、0.5%碘伏等化学消毒剂进行.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一部分患者的皮肤对化学消毒剂过敏,使皮肤发红而影响对皮试结果的判断,导致假阳性率的上升[1],限制了临床医生的用药.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经济、安全、方便的皮肤准备方法.

    作者:钟雪莲;王欣;王秀荣;云小蕊;沈丹薇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日常活动实施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日常活动量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128例住院CHB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日常活动实施量化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组均每隔7 d检查1次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2组能量消耗的变化情况、日常活动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2组日常活动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ALT和TBIL下降速率明显提高,能量消耗量下降,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CHB患者的日常活动实施量化干预,可以提高其肝功能恢复的速度,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制订科学具体的活动量化指标,可使患者能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动内容,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辛玲芳;朱虹;蔡微娜;张欣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人工破膜引流器的研制与应用

    人工破膜是临床上常用的引产催产方法.目前大多数医院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使用破膜叉或妇科钳刺破或夹破胎膜,存在着手术精确度差、胎儿头皮易损伤的危险.而且破膜后羊水溢出,可能沿宫颈损伤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诱发羊水栓塞.为克服上述缺点,笔者研制出人工破膜引流器试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于华荣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症状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根据结果分为抑郁组32例及非抑郁组27例.比较2组患者服药、遵守透析方案、控制液体摄入、运动等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4.24%,治疗不依从率为84.7%;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患者在总不依从及服药、遵守透析方案、控制液体摄入、运动等治疗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与治疗依从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差,抑郁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一项因素,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方案中应包括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措施.

    作者:吕利明;高慧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1例溴甲烷中毒性脑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溴甲烷(CH3Rr)属剧毒化学品,是重要的熏蒸杀虫剂及化工原料,有严重的神经毒作用.2007年1月3日我科收治了1例因溴甲烷中毒后出现双手抖动2个月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旋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原位肝移植联合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联合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HPLT)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HPLT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消化道出血、盆腔脓肿形成、中肝静脉不完全堵塞、肝动脉栓塞、腹腔积液、输入袢抑制综合征等并发症,经积极有效的处理后痊愈,于术后3个月出院.至今无瘤生存28个月,移植肝功能及消化功能良好.结论 HPLT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极高,加强术后出血、感染、移植肝血管并发症、胃肠吻合口漏、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能充分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廖苑;叶海丹;黄婉琳;陈雪霞;张劭;何晓顺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国内外研究表明[1],AMI患者发病后存在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即交感风暴[2],可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3],易发生心律失常和猝死.已发现[4,5],AMI的危险因素多达246种,而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已被确认为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董玲玲;吕淑红;张积平;王平;曲茗玲;王彩虹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继发重度脑血管痉挛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引起脑缺血和脑梗死的病理基础,常导致患者病残和死亡.因此,针对动脉瘤性SAH继发严重脑血管痉挛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对防治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残疾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显示[1],低年龄、较大的脑内血肿量和白细胞计数峰值是重度脑血管痉挛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临床护理中应逐一加以重视,防止脑血管痉挛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缪建平 刊期: 2007年第31期

  • 腹直肌横形皮瓣乳房再造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乳房的完整是女性体态完美的重要因素.乳房缺失会给女性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腹直肌横形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TRAM)乳房再造是目前常用的自体组织乳房再造的方法.其优势是组织量大,再造乳房丰满,并有一定的下垂度,手术的同时又进行了腹壁整形,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自然、持久、美学效果良好的乳房,而且为患者解决了身心两方面的痛苦,从而提高了乳房缺失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盛敏;张媛媛;揭小燕;高景;张岚 刊期: 2007年第3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